1. 设为首页  |  
  2. 加入收藏  |  
  3. 联系我们:010-64054526    010-84039269
首页 > 传统文化
绣娘的日常,成了艺术有了市场
发表时间:2017-06-15    来源:人民日报网站编辑: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绣娘正在讲解苗绣的技艺与传说。

  

  模特在依文·中国手工坊高级时装秀现场走秀。

   

  入夜,北京恭王府红墙大院内,青石板上搭起T台。缱绻撩人的布依族浪哨中,云鬓香衣款款而来,“依文·永不遗失的绣梦”时装秀上的布依族刺绣惊艳全场。

  谢幕时,聚光灯下,37岁的布依族绣娘黄莲手握麦克风,嗓音发颤,“我6岁开始和妈妈学纺纱、织布、绣花。因为中国手工坊,今天我第一次来北京,把我们布依族做的好东西给大家看。大家喜欢,我很高兴。”

  这个夏天,为迎接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恭王府携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出历时一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从未走出黔西南深山的黄莲,不仅是此次大秀中唯一站上T台的少数民族绣娘,还是都市白领口中的老师和欧洲高级订制时装的工艺师。而这些巨变,正是缘于她口中的中国手工坊。

  承载民族生命故事和美学态度的刺绣,如同深山遗珠,随时在消亡

  “山里的山花为谁开,你翻山越岭为谁来……我像那山花开,矗立在花海,等待那有情人,到我身边来……”在黄莲心中,布依族民谣《好花红》唱的就是不远万里找到她的夏华。

  2002年,夏华自创的依文品牌已问鼎北京市场的销售冠军,位列中国十大男装。走向世界舞台后的迷茫与寻求自我突破的渴望,驱使夏华带着设计团队去贵州深山寻找灵感。“那时越来越发现,中国的美学态度才是品牌价值逻辑的源头。中国的美学态度从哪里找?如何把这些美学态度融入时尚产品形成风格?我们不仅在寻找刺绣作品,更在寻找形成这些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土壤。”

  初到黔西南山寨,夏华感觉“就像一场艳遇”。在山里,村村绣种不同,家家绣法各异。同样是蝴蝶,东家的胜在振翅欲飞的神态,西家的赢在娇艳瑰丽的色彩;同样是绣娘,村头的只擅绣花不擅绣蝶,村尾的只擅绣人不擅绣景。更奇妙的是,每个刺绣图案既是独特的美学纹样,其背后又是少数民族的神话、诗歌等文化遗产。比如一张人物绣片,苗族绣娘就能娓娓道来,“这是蝴蝶妈妈和水泡恋爱,生下12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姜央,我们的祖先。”

  “每一位传统手工艺人都很了不起,像散落在深山的明珠,等待我们挖掘整理并赋予时尚意义,让她们成为有价值的群体,活下来,火起来。”夏华说。

  2006年,聚焦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依文·中国手工坊成立,第一件事儿就是寻人。村干部或许知道哪些人会绣花,可会绣什么、水平如何,无人知晓。只能靠夏华和她的团队,不断往返于大山与都市,挨家走访、鉴别、认证,然后输入数据库。

  走山的日子既苦也乐。32岁的中国手工坊工作人员包唐韬,原本是追求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但是为了发现绣娘,整理纹样,去年在贵州大山里行走了3万多公里。“走着走着,就爱上了阿妈做的饭,喜欢上了她们唱的歌和她们绣花织布的样子。”今年除夕,包唐韬也是在寨子里度过的,“在山里的日子久了,我就发现,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要做一辈子的事业。”

  搜集整理绣娘绣品的日子,钱像打水漂一样投入。一度找不到商业模式的夏华,也曾在山上哭过、疑惑过,“没有商业驱动,文化的复兴难以为继,难道‘非遗’真的是‘非得遗失’?”可是,每次听到“哪家的老妈妈离世了,那种刺梨花再也没人绣得出了”“谁家的闺女进城打工了,她家的绣法要失传了”,夏华的内心又强大了起来。

  “与现代美学书本教育不同,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民族传统刺绣,因为没有文字记录,消亡得非常快。每一个纹样都是这个民族的生命故事和美学态度,发现的过程很震撼。这种美学的原发性的创造力非常强,如何才能让这种创造力与全球设计师碰撞出火花,让她们在这个时代更具生命力,就是中国手工坊的使命。”夏华说。

  让每一位绣娘养着鸭、抱着娃、绣着花,就能拥有体面的收入

  为什么不把绣娘请进城、带进厂?当夏华把中国手工坊的绣娘工作室设在贵州大山里时,很多人不解。

  “在山里越久越发现,苗绣、布依秀这些你我眼里是艺术,其实是一群普通人最朴实的日子。这些手工艺品,只有在它的生态里,才有生命力。”夏华说。

  实际上,在中国手工坊已经认证、培训并签约的绣娘中,多数并没有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有些连普通话都说不了,如何适应工厂生活?可是,不进城,不进厂,这些绣娘能挣到钱吗?手艺不能改善生活,谁还愿意干?没人干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岂不是只能摆在博物馆、写在书本上,变成传说?

  看似两难的问题,可夏华却找到了平衡点。依文集团左手搭建拥有5000多位绣娘、3000多个纹样的中国手工坊数据库,右手建立囊括20多家时尚机构和其设计师的中国手工艺联盟。通过互联网平台,远在巴黎、意大利的设计师就可以与大山绣娘“相亲”,而手工坊团队的工作人员就在山里充当“翻译”兼“媒婆”。

  “中国手工坊既是中国非遗的基因库,又是中国手工艺的产业路由器。”夏华说,中国传统刺绣文化绝不仅是外国人眼中的龙、鹤图腾,更不是简单照搬的漂亮图样,每一个纹样都是一个文化密码。中国手工坊团队会在搜集后,进行专业解码,形成跨文化、跨地域都能领悟并使用的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我们能够让全球的设计订单汇聚于此,绣娘们无需远行,养着鸭、抱着娃、绣着花,就能养家。最终又将每一位绣娘的个体价值整合为中国绣娘的整体价值,让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发光。”

  如今,中国手工坊里已有200多名绣娘与国内外企业进行了订单合作,包括英国B&H创意平台、Lanvin前创意总监Alber Elbaz、“婚纱女王”桂由美、奢侈品女鞋Jimmy Choo的设计师周仰杰等时尚大腕,都成了忠实买家。

  少数民族绣娘及其传统手工艺首次成体系地进入国际时尚市场,也让绣娘的生活变得不一样。71岁的绣娘潘奶奶,满腹故事又绣得一手好花,第一次出山就登上了北京饭店的秀场,今年9月还要去伦敦走秀;独臂绣娘梁光美,一套百蝶衣惊艳欧洲设计师,已跻身高级定制工艺师行列。据初步统计,以往绣娘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在几百元,现在绣娘家庭月收入一般为1500元,有的可达万元。

  “这个扶贫太精准了!与传统进城、进厂务工相比,中华手工坊的扶贫方式与绣娘的工作能力是极其符合的,可以实现永久脱贫。另一方面,这种脱贫不是施舍,而是让每一位绣娘都很体面、有尊严。”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孙取利说。

  商业的参与并不一定是破坏,而是吸引更多人关注

  绣娘们赚钱了,设计师们有了新灵感,中国的美学态度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而市场做大了,中国手工坊通过专业服务也分了一杯羹。在夏华看来,共享经济的模板,让平台上每一个环节都能心甘情愿地付出,心满意足地得到。

  不过,夏华显然没有满足于这个小成功。建在大山传统村落旧宅子里的100多个工坊、13座博物馆,又被打造成了10条传统手工艺体验之旅。山中没有餐厅,每家端出一道菜、一坛酒,就成了长桌宴;山中没有娱乐,村民们点起篝火载歌载舞,比大剧院的演出更令人心潮澎湃;山中没有商业街,可每个手工坊里的绣品都成了抢手货;山中没有游乐场,但在老宅子里建起的博物馆足以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绣娘的指导下,亲手染条丝巾,绣个荷包,重温绣梦,忘了时光。

  很快,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从企业到国际学校,从家庭到个人,全国排名前三的贫困县册亨县,一下子火了。夏华觉得,这个过程仿佛是从中国手工坊里生出了儿子,手工坊和博物馆成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山村与都市彼此既有“拿来”,也有“给予”。

  “我们把传统手工艺从大山带到城市,从传统带到现代,从中国带到国际,用全球设计师和时尚把这些传统工艺复活;又通过高端文化旅游,把都市人带进原生态的日子,让他既看得见风景,又带得走情怀。商业运作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进’有‘出’,活体保护与多维传承。”夏华说。

  随着旅游线路的开发,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了寨子。假如在家乡就能生活得如城市一样好,又何必背井离乡呢?这事儿让夏华觉得振奋,下决心把册亨3万绣娘都培训好,数据入库,订单到户,让每一个人都有活干。

  作为同行,广东名瑞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中涵也在从事潮绣复兴,他觉得夏华的商业运作很了不起。“商业并不一定是破坏,而是吸引更多人关注。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最需要的是年轻人的关注。如果非遗没能实打实地走进下一代人的生活,让每个年轻人能用到,喜欢上,那就无法避免只进入博物馆、沦为文物的命运。”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要闻
网络教学
专题资料库
公务员考试
视频
微信截图_2022082310272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