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2012-09-18 15:22:00  来源:《时事》初中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北京育英中学 周婧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把握课程设置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

  新课程理念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原则,注重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的设置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释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紧密结合的课程,我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核心问题去考虑,从高二学生学情出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教学中运用创设中关村发展的情境、引发探究问题、通过师生对话、组织探究活动、坚持成果共享的思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中关村发展的典型案例,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班级学生情况,对他们进行原有基础上的分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运用中关村发展的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分析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

  2.学习内容分析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也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所以本单元本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3.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一定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经过高二对《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他们有了哲学知识的基础,但还没有系统的哲学知识和哲学思辨能力。高二学生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对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有了一定的兴趣,但是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及解决的能力。

  4.教学方式

  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式、讲授式教学方法

  5.教学手段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资料、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运用相关的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教学难点: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中关村30年:电子一条街变身科技园中关村30年:电子一条街变身科技园

  教师提问:你能说出这是哪里吗?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对联:

  ▲昔:因陋就简开拓天地 

  ▲今:中国硅谷硕果累累

  教师归纳、总结:第一副图片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成立时的办公室外景。第二幅图片是中关村西区的繁华夜景。短短20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去年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941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

  教师继续提问:中关村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之中蕴含着怎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思考

  教师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本节课同学们经过预习,可以说理论层面上不好理解和把握。在这里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本地区的发展的事例,降低学生学习的心理预期难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

  【教学环节二】讲授新课,案例教学,探究活动

  【学案展示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海淀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全面推进,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召开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动员大会,成立了核心区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1+7”的工作机制。设立中关村西区协调管理委员会。中关村自主创新核心区中海淀园总收入增长20%。电子信息、先进技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全面回暖。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动西区业态调整、环境提升和功能布局优化。

  材料二:海淀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核心区建设是关系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关键之举、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必须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围绕四个一批目标,争取在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提出探究问题:海淀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关村地区的发展,今年又提出要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认识到海淀区举全区之力发展中关村,是因为中关村的发展影响着海淀区的整体发展,影响着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关村的发展可以为海淀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着力解决主要矛盾。)

  引出书本上的案例,毛主席在辽沈战役中全面分析敌我双方矛盾,作出了攻打锦州的英明决策,夺得了重大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海淀区着力发展中关村的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主次矛盾的含义,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合作、乐于探究的品质,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师生共同探究并归纳学科知识点:主、次要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教师继续出示材料

  【学案展示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

  建国以后,海淀农业逐步恢复,居民增多,逐渐形成集镇,名海淀镇1952年设区时因镇而得名,直到1978年,海淀还只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近郊区,兢兢业业地为保障首都的粮食和蔬菜供应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当时,海淀为外人所熟知的,除了京西水稻之外,恐怕就只有四季青的菜蔬了。

  材料二:

  198010月,中共海淀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要从海淀区的实际出发,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达的美丽清洁的海淀区和以菜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首都副食品基地,更好地为中央服务、为首都人民服务、为旅游服务,并尽快使农村进一步富裕起来。

  材料三:

  19844月,海淀区召开科技大会,提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发新型产业,这是我们的战略措施,也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要在海淀区发展智力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先进的新型产业,以实现我区经济的高速、持续的发展,要把海淀区建成智力最密集、知识最密集的新型产业区,把海淀建成名副其实的科学文化城。由此,海淀百年的文化知识积淀所凝聚起来的智力优势才真正地派上了用场,海淀的经济发展从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农副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依靠丰富的智力资源和进行高新科技的研究开发上来,这一华丽的转身堪称美妙绝伦。

  提出探究问题:通过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海淀区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有什么不同?从建国到现在海淀区工作重点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从材料中可以清晰地分析出海淀的经济发展从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农副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依靠丰富的智力资源和进行高新科技的研究开发上来,因此在这样的契机下,中关村得以发展,那么从过去着力解决农业问题到现在的重点加强科技发展可以看出主次矛盾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且他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海淀区工作重心的变化这一情境,使小组同学共同探究,分析理解,从而掌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关系这一重、难点。给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出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探究并归纳学科知识点: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继续出示材料

  【学案展示探究活动三】

  材料: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由此中关村成为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和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区;19996月,国务院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20058月,国务院做出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策2009313日,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提出探究问题:国务院要求把中关村发展成为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国家科技示范区发展科技自身蕴含的优势资源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多媒体展示

  中关村优势资源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39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140多家

  ◆ 联想、百度、中星微、科兴、华旗等创新型企业近2万家

  ◆ 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超过百万,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数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

  ◆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 每年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IPO企业数量10家以上

  ◆ 微软、甲骨文、IBM10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设立70多家研发机构

  ◆ 大学科技园17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9

  ◆ 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辐射全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教师归纳、总结:正是因为中关村有了这样的优势资源,才使得中关村具备了发展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中关村自身的优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是决定了中关村可以发展科技。中关村发展的劣势也就是它矛盾的次要方面。

  师生共同探究并归纳学科知识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教师过渡:除了发展的优势之外,目前中关村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中关村的进一步发展。

  【学案展示探究活动四】

  材料一:值得深思的是,3年前,中关村还被业内笑称为三缺一(只有写字楼、住宅,缺乏商业配套),如今却又为商业配套过多、业态混乱而急迫整改,中关村正遭遇商业地产发展过快带来的阵痛。过度集中的零售业、交通的拥堵、同质卖场间的恶性竞争……

  材料二:目前中关村西区的业态比较混乱,多种业态并存,电子卖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商业所占比例偏高,科技金融特色不突出,与中关村西区的发展定位还有较大的偏差。海淀区区长助理傅首清对媒体坦承。

  提出探究问题:通过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关村这个海淀区的品牌会因此消失吗?为什么?

  学生谈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这些劣势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中关村发展中的这些问题,不会任其发展的,这也体现了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顾全大局这一思想,为下面继续学习两点论和重点论做好铺垫。教师进一步出示材料。

  海淀区政府在做什么?

  【学案展示】

  材料三:海淀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活跃在中关村西区的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被列为不鼓励发展业态,取而代之的是鼓励科技型和创意产业落户,调整措施分为鼓励、限制和淘汰三条线并行。一场大调整已经展开。

  提出探究问题: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海淀区政府整治中关村地区发展问题的态度和决心,改变这些不利的因素是为了中关村更好的发展,这种改变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中关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是互相依赖的,同时优势和劣势也是相互排斥的,优势如果不合理的利用就会转变为发展的劣势,进而影响到中关村整体的发展,劣势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也会使中关村的发展出现重大的问题,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中关村的发展问题进行干预。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次要方面之间的关系。

  师生共同探究并归纳学科知识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关系。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材料,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以海淀区要统筹各个地区的发展,既要看到中关村的优势资源又要看到发展的问题,说明要坚持两点论,在海淀区发展的过程着力发展中关村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在中关村的发展上抓住了这些优势资源,说明要坚持重点论。)

  师生归纳总结知识点: 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关系

  课上调查:有哪些同学去中关村买过电子商品?你在中关村购物的印象和感觉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播放视频:播放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节目:中关村消费陷阱何时休

  学生合作探究

  通过播放视频《经济与法》节目的视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提出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中关村的消费欺诈,小组学生展示。

  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设计使学生能够明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对症下药的道理,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阐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环节三】课堂小结,图示概括,强化认识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本课小结通过师生对话方式,先由学生概括总结,教师再以图示形式归纳本框知识,由此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探究】请你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出客观的分析,并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办法,形成分析报告,组内交流、组内监督具体实施,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板书设计】

  

  五、 教学反思

  首先,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创设教学情境,搭建学生生活与课本知识的桥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活动,通过师生对话,培养学生哲学思辨的能力。

  本节课的知识容量比较大,知识较为抽象,理论难度大,教学难度比较大,但与中关村发展的实例相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法,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心理预期难度,可以在学生原有知识研究的基础上生成性学习。在教学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况,采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创设情境,引出探究问题。贯彻了三贴近的原则。

  除了教学资源的选择之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的渗透,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小组调查研究,共同讨论,培养了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团结的品质。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