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重三促”学习路径 助推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化内化转化
◎天津市宁河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宁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把《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意见》和《天津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的若干措施》,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构建“品牌化”打造、“多维度”拓展、“全方位”考评的学习链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化内化转化。
重“品牌化”打造,促学习提档。理论学习既要真学,又要常学。为推动理论学习下苦功、下真功、久久为功,创新打造“‘宁’听习语”理论中心组学习品牌,分设“声声入耳、字字润心、句句化行”三个模块,牢牢扭住“学、悟、行”三个关键环节,以“品牌化”实现学思践悟固化、深化、常态化。一是“声声入耳”学思想。严守政治学习根本、严格“第一主题”制度,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年初制订学习计划、中心组成员列出学习清单,以制度的“硬约束”让理论学习“强起来”。每年组织开展“读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一堂党课、做一次重点分享”的“三个一”学习活动,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牢记殷殷嘱托上下足功夫。二是“字字润心”悟真谛。坚持学与思相辅相成、思与悟相得益彰,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悟出真谛、找出规律、想出方法。积极撰写学习体会、理论文章,在往深里想、向细处悟上传导压力,近三年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聚焦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在《天津日报》《求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习体会文章20多篇,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撰写的理论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在人民日报刊发,形成良好示范。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实行“年初报题、年中交流、年底收账”的调研模式,确保每位中心组成员每年至少撰写1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为深化学习、指导实践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句句化行”见实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比如,聚焦生态保护修复,坚持把思想“破冰”作为行动“突围”的关键,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施保护修复“十大工程”,不仅让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七里海湿地重回自然宁静之美,而且生态红利持续显现,保护修复案例入选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4年荣获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入选世界“自然城市”平台,理论的真理力量在生动的实践中充分彰显。
重“多维度”拓展,促学习提质。坚持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从多维视角推动学习往高处拔、往广处拓、往深处钻。一是“组团式”研讨。将集体学习研讨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形式,持续提升思想碰撞的热度、观点交锋的深度。推行“组团式”研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与天津理工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聚焦‘十项行动’打造科创高地”主题,开展联组学习,在科研联合攻关、平台共建共享、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共同培养等方面达成思想共识。组织各镇街之间、委办局之间、各镇街与委办局之间“结对子”,以主题联学、共建联学形式,共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体会、探讨发展办法,达到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行进式”研学。为把鲜活的理论学鲜活,提升理论学习吸引力、感染力,深入挖掘本土红色、生态等文化资源,精心创设“沉浸式”“体验式”研学场景。以天津市党团组织创始人——宁河人于方舟烈士为背景,以方舟烈士家乡俵口镇为载体,串联打造新生社场景体验、狱中抗争、革命舞台剧等10个点位,长达3.8公里的沉浸式红色研学线路“重走方舟路”,把家乡“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红色教材”,自2022年建成以来,已吸引全国各级党团组织1100余个、4万余名党员干部,前来开展互动式、行进式学习体验。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整合于敏纪念室、周思聪艺术馆、中国甑乡板桥镇等文化资源,连点成线建成“行走的课堂”,在行中听、在看中学,推动理论学习更加入脑入心。三是“一线式”研磨。突出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把学习场地搬到项目现场、施工一线。紧扣中央大政方针政策、聚焦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民生热点问题,梳理确定生态移民搬迁、乡村振兴等12个重点主题,选取北淮淀生态移民搬迁、新时代农村共同富裕示范基地等实地点位,举办“学习践行党章推动农村共同富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主题现场学习活动,结合具体问题学、盯着实际困难谈,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真正做到以学促做、学用结合。
重“全方位”考评,促学习提优。为有效克服理论学习中存在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碎片化、随意化”“学用脱节、两张皮”等问题,建立理论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机制,以检查、监督、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推动学习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建机制、组队伍,把好事前准备关。制发《关于建立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11项旁听重点,组建由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委区级机关工委、区委党校等分别牵头的8个列席旁听工作组,实现对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的全方位考评。每个单位确定一名列席旁听联络员,至少提前一天向列席旁听工作组报送学习方案,列席旁听工作组对方案进行前置审核,对主题不聚焦、内容不合理、时间不充分的,打回报送单位调整修改甚至延期进行,确保学习效果。二是现场听、实地看,把好事中监督关。列席旁听以参加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为主,通过全程听、实地看、查档案、个别谈等形式,了解掌握学习组织、学习管理等情况,并就学习组织是否规范、研讨交流是否深入、学习成果是否有效转化等作出评价,形成列席旁听情况报告反馈被旁听单位。为更好发挥列席旁听规范提升理论学习效果的作用,实行交叉旁听方式,将各镇街宣传委员、各委办局宣传干部纳入列席旁听人员“储备库”,由列席旁听工作组根据旁听需要,从库中抽取共同参与旁听工作,达到旁听一家、提升两家的效果。三是严回头、抓闭环,把好事后整改关。坚持列席旁听是手段,不是目的,对旁听出的问题揪住不放、整改到位。将理论中心组学习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旁听反馈问题作为意识形态专项检查和专项督查的重要内容,倒逼问题实现按时保质销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