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理论学习“三问” 以高质量学习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
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近年来,张家港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决策部署,紧扣“学什么、怎么学、有何得”三个核心问题,以高质量理论学习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对标“理论原点”,把准“学什么”的方向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张家港市始终将政治学习摆在首位,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学思践悟、细照笃行,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一是聚焦科学体系系统学。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中明确的学习内容,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等专题,切实做到学习方向不偏移、学习要求不打折。二是围绕重点内容跟进学。建立动态化学习响应机制,针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经济文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权威著作,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列入中心组学习议题,组织传达学习、深入研讨,力求吃透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确保党中央最新精神不折不扣落地生根。三是紧扣时代发展突出学。坚决摒弃理论学习“空对空”的倾向,将中心组学习深度融入服务张家港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和主战场。立足全国百强县前列的高起点,聚焦“国际形势与国家安全”“世界科技前沿与发展趋势”,面对“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新形势新挑战,树立鲜明的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学习内容的靶向性与实践性。
二、创新“形式支点”,增强“怎么学”的鲜活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张家港市整合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形式,拓展学习载体,让中心组学习鲜活生动、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一是强化集体研讨主形式。在用好学习报告会、专题读书班、个人自学、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编发相关学习资料和交流发言材料,高标准开展研讨式学习,在重点发言的同时,开展随机式、互动式发言,确保研讨有深度、有质量、有收获。2022年以来,市委中心组每年采用集体研讨形式开展的中心组学习占比近60%,确保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二是打造线上线下双平台。一方面,用好用足线下实践点位,充分挖掘科创资源、文化资源、红色资源,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华为苏州研究所、苏州工业园区培训中心、张家港家风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现场研学,前往苏州革命博物馆参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苏州实践”主题展览,组织开展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等学习。另一方面,大力拓展线上学习阵地。高效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江苏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等资源,创新打造“理响张家港掌上学堂”小程序,实现理论学习“随时学”“掌上学”。三是深化联组共学新机制。创新开展多层次联组共学,促进横向互通、纵向延伸,通过制度联抓、活动联办、资源共享,常态化组织交流研讨式、观摩交流式、调查研究式联学活动。深度结合“换位跑一次”“书记一项目”“在职党员进社区”等特色实践载体,在互动交流、实践体验中深化理解、提升实效。
三、优化“机制触点”,检验“有何得”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制度。张家港市切实加强对中心组学习的组织领导,着力健全体制机制,推动中心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严格责任落实。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巡察内容。构建覆盖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服务保障与效果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年度学习计划备案、中心组成员和学习秘书动态调整备案、学习情况定期报送等常态化管理机制。强化学习报告会规范管理,全面实施授课人背景与授课内容双重审核制度。二是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围绕学习组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管理等事项加强互通互联,共同做好学习服务工作。举办学习秘书专题培训班,聚焦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流程管理、学习档案建设、学习经验总结等核心能力提升,切实打造一支懂理论、精业务、善组织的学习秘书队伍,为高质量开展学习活动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深化列席旁听工作机制,遴选各单位学习秘书,组建30余个列席旁听组,连续5年实现乡科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全覆盖,确保督导常态化、无死角。三是推动成果转化。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近年来,市委中心组成员带头开展理论阐释工作,在《半月谈》《行政改革内参》《群众》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推动解决科技创新、产业转型、项目攻坚、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多个问题。中心组成员综合运用随机走访、蹲点调研等多样化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找症结、谋良策。聚焦县域发展新挑战,撰写调研报告50余篇,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形成了学干结合、以学促干的理论学习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