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委中心组学习 >

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   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发表时间: 2025-10-22      来源: 《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25年第5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中信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中信集团党委持续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重要载体,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提升学习质效、推动学用转化,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提供有力思想保证。

坚守政治定位,以学铸魂强党性。坚持以政治学习为根本,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在聚焦主题主线中学出政治忠诚。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在深学细悟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集体学习研讨作为主要学习形式,系统摆布全年研讨主题,持续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二是在把握职责使命中学出政治担当。通过党委中心组读书班等形式系统学习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实践路径,找准方向、厘清思路、激发干劲。指导各金融子公司党委中心组开展检讨式学习,反思服务实体经济、合规经营等方面不足,制定改进举措,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是在明晰形势任务中学出政治定力。及时跟进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保稳提质增效的具体举措。

突出理论底色,以学增智长本领。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厚实理论功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一是加强战略性研究思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标对表制定集团党建工作体系、深化改革总体思路,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找准新形势下发展方向和定位。二是加强基础性研究思考。注重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桥或船”。围绕金融“强核”工程、实业“星链”工程等集团重点改革任务,制定一揽子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的分领域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党中央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三是加强前沿性研究思考。积极发挥改革探路者、试验田作用,扎实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明确中信金控功能定位,厘清职责边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产融协同化险模式,推动上海董家渡、深圳佳兆业等一批项目化险纾困。

弘扬优良学风,以学正风严自律。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体系,以优良学风带动形成过硬作风。一是从党委书记做起。集团党委书记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第一责任人,主动抓、带头学,切实发挥表率作用。逐项审定有关制度文件,研究年度学习计划、具体安排。带头开展个人自学,研读学习资料、撰写理论文章。在集体学习研讨中,注重启发引导交流讨论,形成课题式研讨的浓厚氛围。把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作为督导调研、谈心谈话的重要内容,层层压实责任,提高全系统理论学习质效。二是从学习制度抓起。印发系列制度文件,健全调查研究、“一学一报”等制度机制,不断提高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深化“学研讲转”方式方法,指导全系统原原本本“学”、聚焦问题“研”、创新方式“讲”、结合实际“转”,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把调查研究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环节,注重结合调研成果谈理论学习思考,以研讨收获启发调查研究,形成双向互动。“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调研课题成果为集团党委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从穿透指导严起。列席旁听子公司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现场点评、指出不足,帮助改进、督促提高,以点带面促进理论学习在基层落细落实。通报年度学习情况,严肃制度规范,推动交流互鉴。指导督促青年理论学习,创新开展团员青年政治理论素养提升计划、创建“年轻干部双月学”活动品牌,引导青年职工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推动学用转化,以学促干求实效。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成果,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一是“稳”的基础更加坚实。增强政治定力、把准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2025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保持积极向好发展态势。二是“进”的势头更加强劲。持续释放改革效能、强化创新突破,一批示范性改革举措顺利落地,金融“强核”、实业“星链”两大工程全面铺开,科技创新“磐石”行动高效启动。制定国际化和港澳业务发展战略,做优“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服务品牌,举办多场“外国企业中国行”活动,形成一批务实合作成果。三是“新”的动能更加充沛。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取得突破,多项科技成果提名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服务前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及前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覆盖率超92%,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注入“中信力量”。

网站编辑: 孙爽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