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报告 > 国际纵横
世界经济:从“双速复苏”走向“分化发展”
2014-01-07 16:39:00  来源:《时事报告》2014年01期
 

陈凤英

  2013年是世界经济“底部震荡”徘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方向出现逆转,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普遍滑落,而发达国家复苏有所起色。

  IMF估计,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9%,低于2012年的3.2%,更低于2011年的3.9%。全球增速放缓源自:欧元区经济自第二季度开始止跌回升,但全年仍负增长0.4%;美国表现不错,但因自3月份开始每月自动减赤850亿美元,由此拉低经济增长0.51个百分点,加之下半年因财政危机导致政府关门,全年经济只能增长1.6%,低于上年的2.8%;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日本经济增长1.8%,但低于上年的1.9%,又因日元大幅贬值,按美元汇率计算对世界经济仍是负贡献率;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扬言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致使资本流出新兴市场,引发其股汇市震荡,经济增速全面滑落,尤其是“金砖国家”中的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分别增长3.8%2.5%1.5%;中国经济加速转型,但增长由高转为中速,经合组织估计2013年增长7.7%,与上年持平,连续第二年低于8%

  全球经济发展呈分化态势。随着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走势分化,世界经济正从“双速复苏”走向分化发展。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仍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其中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分别达到6.3%5%(非洲是唯一高于2012年增长的地区),明显高于独联体的2.1%、拉美的2.7%和中东—北非的2.3%;发达国家经济企稳,尤其欧洲经济止跌回升,最困难时期基本过去,但只是从“重症监护”转入“普通病房”,发展势头相当脆弱,一旦3月上调消费税,日本经济或呈昙花一现;美国经济好于欧日,复苏势头稳固。事实上,发达经济中美国一枝独秀,“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中则中国经济最亮丽。估计未来很长时期内,世界经济将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引领的新兴经济体共同牵引。

  国际经贸规则博弈白热化。金融危机后,全球化趋势明显减缓,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如火如荼,尤其是美欧2013年年初匆匆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在亚太,美国与11个亚太国家紧锣密鼓开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摆出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且“将中国除外”。亚洲国家则着手构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全球诸多双边/区域自贸区建设可谓热火朝天。美将TPPTTIP视作“面向21世纪的协议”,其标准与规则超越世贸组织(WTO)框架。迄今,谈判中技术性困难多,但决策层政治决心大,且战略目标明确。一旦两项协议达成,美欲将其纳入WTO未来谈判,这将使非参与方面临巨大压力,有一种被规范和重新“入世”的感觉。

  WTO多边合作机制重新激活。WTO换将后,当机立断重启多哈回合“早期收获”谈判,在2013年年底的印尼巴厘岛WTO部长会议上,居然千辛万苦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多哈回合谈判12年僵局终获历史性突破。同时,WTO内《服务贸易协议》与《信息技术协议》在小范围内开始谈判。这一切似乎表明,新一轮全球化高潮正在掀起,这是对世界经济最大的利好消息。应该看到,后危机时期的全球化进程明显减缓,但发展趋势未逆转。

   2014年应是世界经济温和回升年,但仍面临诸多风险:美联储肯定会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由此将引发大量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出,导致新兴市场股汇市震荡,宏观经济风险加大;日本“安倍经济学”效应殆尽,消费税上升后经济增长回落,或引发债务危机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亚洲将首当其冲;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或引发新兴资源出口国国际支付与国内资金链的断裂。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