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委中心组学习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发表时间:2021-11-18    来源:《党委中心组学习》2021/05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整体性的理论品格,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人民价值论和历史实践论的内在统一,内在蕴含着自然观和历史观、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董振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又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搞正确,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其坚实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机统一的,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理论体系的灵魂、基础和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的方法,是论理的方法,然而它就是世界观。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用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客观世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理,如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原理,社会形态和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把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相贯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洞察和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上的又一次飞跃,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我们党和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和真正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提升境界、增强本领,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干事创业。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判断形势,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离不开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是世界观、价值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是一个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第一,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充满人民情怀的人民领袖,“人民”二字在他心中重万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习近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价值原点。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的科学回答和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人民至上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是纯粹的思想实验,而是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乃至外交国防各个环节的基本遵循与现实形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到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从用更加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科学理论,是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的科学理论。

  第二,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没有丢掉老祖宗,又讲出符合时代和实践发展实际的“新话”,是继承与发展有机统一的典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要义,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科学掌握客观规律的创新成果。

  第三,唯物辩证。习近平总书记是坚持唯物辩证法观察世界、判断形势、认识问题的典范,始终坚持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我们观察世界、判断形势、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把辩证思维与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去。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极端重要性,还为我们提供了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辩证思维,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榜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创新实践,处处体现既要注重整体谋划,也要抓重点,牵住“牛鼻子”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法;始终坚持系统观点,“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统筹兼顾方法论;始终贯穿用全面辩证长远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唯物辩证方法论,树立了新时代按照辩证法办事的典范。

  第四,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主张不但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针对当代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战略思考、战略谋划和战略安排,绘制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路线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道义力量和揭示规律的真理力量,在实现造福人类的伟大实践中释放出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整体性的理论品格,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人民价值论和历史实践论的内在统一,内在蕴含着自然观和历史观、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有机统一。

  三、提高科学理论思维能力

  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要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战略思维。所谓战略思维,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以世界眼光去认识政治形势,把握经济走势,了解文化态势”。“只有学会辩证地分析和比较从局部到全局、从眼前到长远的发展形势,学会辩证地认识和比较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学会辩证地思考和比较历史的和现实的发展经验,才能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放到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的大形势、大趋势和历史经验之中去考虑、去研究,才能作出正确谋断和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战略问题的思考和部署,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全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总体战略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深谋远虑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以及外交国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实践,形成了实现中国梦的系统战略路线图。

  第二,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即善于把握本质、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善于正确分析矛盾,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任何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有好的效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不断运动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人民群众新的需要,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三,系统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谋划工作、指导实践,明确提出系统观念是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并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问题,他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关于创新问题,他指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他更是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等,不胜枚举。坚持系统观念,以系统思维作为基础,通过系统分析事物内在机理、运用系统方法处理事物发展矛盾,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这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方法论的鲜明特色。

  第四,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即从根本上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形式主义和无所作为,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创新思维,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把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变革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会深领悟透,坚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破除因循守旧、惯性思维,思想和行动都要跟上时代步伐,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脑袋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推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套路、老办法,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历史和实践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领域创新,才能不断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进步,创造出新的更伟大的发展奇迹。

  第五,底线思维。所谓底线思维,即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几乎逢会必讲防范风险,提醒全党同志注重防范化解政治、经济、金融、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各领域重大风险。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从8个方面列举了16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重大风险,强调要一以贯之防范风险挑战,“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又对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化风险意识、守住风险底线,保持对潜在风险的警惕性和紧迫感,主动出手,坚决驯服“灰犀牛”,全面防范“黑天鹅”,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些重要论述,都体现出了清醒的底线思维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各种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第六,历史思维。所谓历史思维,知古鉴今,善于汲取历史智慧,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避免重复历史错误,增强思维和工作的前瞻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书记注重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中把握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联系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联系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奋斗史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联系100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表现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思维。曾有美国媒体对中西方领导人进行比较说:西方领导人只考虑眼前一两年,最长不过5年,而习近平的维度是50年、100年,甚至200年。确实如此,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眼点都是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提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互不否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论断,体现的也是历史眼光、历史思维。

  第七,法治思维。所谓法治思维,即增强法治素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同时,大力推进组织制度、干部制度、纪检监察制度等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总书记领导制定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在推进国家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迈出了历史性步伐。这里体现的制度思维,也属于广义的法治思维。

  四、整体性的科学工作方法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真理伟力,还因为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问题,蕴含着分析判断形势、研究谋划发展、有效推进工作的理论武器,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科学工作方法论体系。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善不善于发现问题。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聚焦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发展问题要方向清晰,难点问题要明确回答,实际问题要重点解决。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善于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对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要科学统筹、优先解决,确保取得实效,对一些带有共性、规律性的问题要注意总结和反思,以利于更好前进。

  第二,重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要重点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第三,十个指头弹钢琴。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运用辩证思维在重点与非重点相统一的基础上抓住战略重点。他一再强调,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统筹兼顾,打好“总体战”,明确主攻方向;要善于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学会“弹钢琴”,抓住工作的“中心”和“重点”,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西瓜一块抱,搞“四面出击”。他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指出:“作为党委书记,要总揽而不包揽,学会‘弹钢琴’,善于抓重点,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各个班子的职能作用,而不能事必躬亲,专权武断,干预具体政务。”

  第四,善于民主集中。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制度,是民主和集中紧密结合的制度。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全党智慧,体现全党共同意志,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这样做,既有利于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避免发生重大失误甚至颠覆性错误;又有利于克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形成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是说不要民主集中制了,不要发扬党内民主了,而是体现了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是不对的、有害的。

  第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切不可朝令夕改。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强大战略定力,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缺乏足够战略定力,就容易出现心理上患得患失、行动上犹豫不决、决策上摇摆不定,错失发展机遇。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迷惑,从实际出发,以我为主,把握战略主动。我们要善于审时度势、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从形势和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方向、用好机遇、创造条件、驾驭全局,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第六,坚持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党的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就是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这些决策是否正确。坚持走群众路线,绝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而是要诚心诚意、实打实做,使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到党的全部工作中。

  第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干出成效来。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一茬接着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八,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重大职责,要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学习掌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事半功倍、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网站编辑: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