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委中心组学习
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
发表时间:2023-01-05    来源:《党委中心组学习》2022/06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韩文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全面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

  一、新时代十年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8.6%,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1.3%上升到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6300美元提高到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得到巩固提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年年均增长4.6%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2020年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大国中稳居首位,2022年有望增长3%以上。同时,我国就业、物价基本稳定,粮食、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这与有的国家出现粮食危机、能源紧缺、贫困增多、物价高企、汇率大幅波动等形成鲜明对照。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2年至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1.91%提高到2.44%,目前已经接近经合组织国家2.68%的水平;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2022年),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3.2件提升至19.1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4.9万家增加到33万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得到加强,按照新体制在重大前沿科技领域组建了一批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量子信息、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高速铁路、5G网络建设等世界领先,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空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三)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12年至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实际增长74.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从9.4%和28%提高到15.1%和32.4%;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45.5%提高到53.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重要产业跻身世界前列。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过去10年我国年产销先后跨过“万辆”“十万辆”“百万辆”,2022年有望达6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一半以上。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64.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提高幅度最快的十年,1.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城成为城镇常住人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至2.5:1。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并取得积极进展,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优势互补性持续增强。

  (四)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至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累计下降26.2%、34%。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4.9%,比2012年提高23.3个百分点。经过持续努力,雾霾天气和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能源绿色低碳化步伐逐步加快,2021年,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0亿千瓦,较2012年增长2.4倍,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装机总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推动达成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直观的成果。

  (五)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增加到19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部署建设21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一系列改革开放新高地、试验田。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对外贸易经受住了重大贸易摩擦和世纪疫情的考验,货物贸易总额和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第一。2012年至2021年,我国货物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由11%提高到15%,货物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从9.7%提升到11.9%。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境外投资存量由不足6000亿美元增长到2.6万亿美元。我国以强烈的大国担当和历史主动谋求世界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全球化最坚定最稳定的力量。

  (六)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牢牢扭住就业这个民生的根本,积极促进就业,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逐步扩大。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9年,人均预期寿命由75.4岁提高到78.2岁,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8000多万套,2亿多人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有效守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七)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积极成效。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用守牢安全底线为发展创造环境,用持续发展夯实安全基础。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持续加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进一步健全,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有力有序。努力稳链强链、补链延链,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韧性不断增强,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保持平稳运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83.8%,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好保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一些长期积累的重大风险得到有序处置,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人口数量达到14亿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迈进现代化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要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达到国际公认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许多经济和民生指标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从经济总量看,尽管我国位居全球第二,但人口基数大,平均下来并不算高。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25万美元,排在全球第六十位左右,距离中等发达国家2万美元以上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使14亿多人口大国的发展水平和人均生活水平逐步赶上中等发达国家。

  同时要看到,人口规模巨大也有其优势。比如,因市场规模庞大而能够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因广阔的市场前景而有利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示范应用,打造创新应用场景优势;因经济体量大、构成多元互补,使得抵御各种内外部风险挑战的力量较强,形成抗风险冲击优势,等等。这些优势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当今世界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美国和日本,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大幅跃升的同时,很多人通过合法致富、勤劳致富、实业致富、创新致富,实现了财富创造和积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重要标志。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包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就业和收入分配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其中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和财富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近些年,尽管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在缩小,但2021年仍然在2.5:1的较高水平。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也不低,甚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水平。在财富积累中,多数是合理合法的,但也存在一些财富来源不合法、不正当的问题。

  没有共同富裕就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一方面,通过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通过实施区域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等,积极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循序渐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实现不了中国式现代化,道德缺失、精神空虚也不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让人民既享有美好物质生活,也享受美好精神生活。这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但也要看到,在精神文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既要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厚植物质基础,也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还要继续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艰巨,能源体系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同时我国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从全球看,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下降、荒漠化加剧等,严重威胁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全人类生存和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生态文明的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尽可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减少对大自然的损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世界近代史上,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决不会再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来推进合作共赢开放体系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必然结论。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也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们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只要我们保持定力,扎实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放在一起集中表述,进行统筹部署、一体安排,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准确把握一体落实三大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找准难点堵点卡点,一体谋划设计、一体研究部署、一体推进实施,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弘扬科学家精神,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强基础研究,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深化科技评价、研发投入、学风作风等改革,落实好“揭榜挂帅”等机制,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投入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

  要发挥人才引领驱动创新发展作用。高素质人才是科技创新力和社会创造力的来源和基础。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千方百计引进顶尖人才,敢于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大胆使用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主战场发现和培养战略人才。要给予人才优越的干事创业空间,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多给人才松绑,鼓励潜心研究、大胆创新,真正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要促进教育更好为创新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素质的根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高度重视创新发展紧缺的理工科人才,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更多培养产业需求旺盛的人才特别是交叉学科人才,解决结构性供求矛盾。

  (二)坚持把协调作为内生特点,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广大人民享受高品质生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认真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推动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呈现新气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走深走实,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三)坚持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不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能够集聚新的发展动能。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促进各项改革系统集成。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济全球化虽遇到逆流,但基本趋势不可阻挡。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在国际竞争中锻造高质量市场主体,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经济质升量增,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五)坚持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以高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推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六)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发展是安全的基础,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不安全就难以持续稳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为国家安全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矛盾风险挑战,由经济下行压力引发的各种经济问题、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各领域都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必须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要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切实维护经济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成果。

  (七)坚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努力在更长时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尽可能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设计,充分发挥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实现潜在增长水平,促使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处于合理区间,实现优化组合。要发挥国家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市场化的价格调控机制,保持市场总供求基本平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更加活跃,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网站编辑: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