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报告 > 聚焦 > 社内动态
【新春走基层】 将农民的家长里短搬上银屏
2012-02-16 09:36:00  来源:《时事报告》杂志社
 

□ 《时事报告》杂志社记者 王志才

  回乡之路,可谓历经波折,从电话、网络的连番抢票,到后来星夜离京,连夜赶往千里之外,在凌晨的候车室苦等两小时后,挤上回村的小巴士,雪后初霁的路面,使得爬行的小巴士如同甲壳虫在冰上蠕动。如果抛去情感,回乡可能真的是一种身体上的“折腾”;然而,从心灵深处,不管距离,不辞辛苦,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家,就是让游子魂萦梦牵的地方,是深藏心底的动力源泉,在外漂泊的人们需要回家休整、充电。

村头那座十一孔连桥  王志才 摄

  老家所在的豫西北,处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汇,地处太行山腹地,历史上山多水少,石厚土薄,十年九旱。解放前,时有“半缸水逼退一门亲”之类因水引发的悲情。所以上世纪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硬是在崇山峻岭之间“扣”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林州人从骨子里就渗透着一股子韧性。建国后,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谱写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创业三部曲,形成了全国知名的“林州建筑”,成为著名的建筑之乡,林州人民常年在全国各地承包建筑工程,为城市化建设“添砖加瓦”,为社会主义建设“夯实地基”。

  从问候语感受新变化

  过年,才是村里人真正的收获季节。在外奔波一年的人们,见面一改前几年“算账了么?”的旧问候,变成“每天多少工钱”的新口头禅,最不济的包工头也会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把工钱发给大家。这样的变化一方面得益于政府整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且,随着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今年技术好点的工匠们一般都开到了每天130元左右,佼佼者甚至年收入超过了10万,农民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这时候,平日里懒散、不舍得出力气的年轻人,就会很怕熟人询问,感觉面子上过意不去。

  有孩子上学的家庭,见面就会先谈论子女、孙子孙女,甚至外孙外孙女的学习情况,一句“今年孩子拿奖状了么”,会让成绩好的孩子家长、孩子脸上特别有光彩;没拿奖状的孩子免不了回家受一阵子数落,只能暗暗发誓在下一年比超赶学了。由于省情的特殊,考学的压力就显得格外重。如果成绩不太好的话,很可能就要跟随父辈,成为建筑大军中的“新生力量”,变成“第二代建筑工人”。

  从村容村貌体验新建设

  随着外出打工返乡人们的回归,村里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从里到外的发生深刻改变。手机的逐渐普及,使得更多的座机直接变成了停机;有线电视的引入,提供了更多的频道选择,以前的“老三台”已很难满足需求;更多的家庭换成了大尺寸的平板电视,空间省了,电费节省了,还提高了成像效果,搭上麦克风,甚至可以时不时的开个家庭小“party”;伴随外出打工人员年龄的不断更新,村里也逐渐有更多的人家安装了电脑、拉开了网线,村民的生活也在透过“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城镇化”……

冬日,“寂静”的村舍  王志才 摄

  今年,村里主要街道都架起了路灯,每当夜幕降临,路灯就会照亮整个路面。以往,不明亮的夏夜,街头纳凉的人们更多是靠一以贯之的熟悉感“摸黑”,时常会有追逐的孩子磕磕碰碰。而今,条件好了,人们反而更多的会呆在家里面,看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困扰已久的生活垃圾问题,今年也得到了极大改善。2011年,在居民聚集的地方建立了垃圾堆放点,定期用卡车清理,拉送掩埋。以往,生活垃圾无处堆放,只能是偷偷的倾倒,发酵变质的味道在微风的夏夜尤为明显。垃圾堆也成为蚊虫繁衍的温床,传染病爆发的隐患。

  从方言剧寻求新亮点

  大年初二一早,赶往十五里外的舅舅家拜年,表弟不满两岁的小女儿,步履蹒跚,因为厚重的棉衣,变得只能依靠大人的手做牵引,在我们几个人面前轮流的“游荡”。在看完一档电视节目后,舅舅提议播放刚购买的光盘,随着前奏的递进,突然感觉跟以往看过的“大片”很不一样:浓重的林州方言,取景也是寻常可见的农家村舍,庄家人扛着头行走于山间小路,小推车、农用三轮车穿行于田间巷陌。电影的标题也很让人熟悉——《小锅盖娶亲》,一不小心会误理解为《小二黑结婚》,错以为赵树理老先生的文学作品在林州县城取景改拍了。故事情节不算新颖,但感觉很是真切。作为建筑工人的“小锅盖”,其貌不扬,也没有太高的文化修养。但是,朴实能干、踏实肯干、坚强有韧性。作为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经历结婚娶亲一系列的波折、冲突,真实反映出林州农村现实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让人在哈哈大笑之后,留下一些思考。作为常年在外的游子,除了给家人打电话,在外的日子很少能听到家乡话,看到方言版电影,让我耳目一新。

  新奇的感觉诱使我对电影的拍摄打破沙锅“查”到底,原来是由林州天河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完成的,而该中心先后拍摄电视剧十余部,其中5部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多次荣获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大河奖”、河南省广播电视技术质量奖。电视剧《山情》、《天山下雨地上流》、《夙愿》等,电视纪录片《匠乡劲旅》、《红旗渠》等均取材于林州的实际故事,《夙愿》更是以万福全老人真人故事改编,记录他20年来投入200余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的壮举。该中心竟然还拍出了一套“小锅盖”系列,从《小锅盖娶亲》到《小锅盖当上村主任》,尤其是后者,一位刚刚上任的“80后”村主任,面对农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旧思想,面对农村老人“老无所养、老无所乐”的现实,青壮年外出打工,如何领导“386199部队”做好日常生产活动,主人公运用国家不断推出的各项民生政策,依靠林州人特有的韧性、真诚,解决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后来,该剧受到林州市人口计生委的赞扬,并依据该剧为蓝本,陆续推出了多部反映农村计划生育题材的短剧,使农村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旧有婚育观念。

村头用了几十年的宣传工具  王志才 摄

  而《婚前婚后》则翻版于现实实际,反应当前山区农村青年娶媳妇难的社会问题。农村正当龄的年轻人,结婚彩礼动辄十几万,还得在县城买楼房,在物质的现实面前,爱情对乡村人来说,也变成了高不可攀的奢侈品。此剧的播出,给盲目买房的待嫁年轻人敲响了警钟,是要两个人的生活还是要空房子?这部反映现实的电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甚至远在美国、加拿大的一些林州人在通过网络获知相关信息后,还专门托朋友帮他们购买光盘。

  从参与热度看村民的文化主体意识

  另一个让我关注的细节是剧中的演员身份。20多位在剧中担当角色的演员都是普通群众,其中,年龄最大的有76岁,最小的才13岁。他们真实的表演,朴实的语言,展示了林州普通老百姓多才多艺的一面。在拍摄期间,剧组碾转于林州多个乡镇和村庄,组织了上千名群众演员。本地演员郑凤山、孙金凤、彭凯、郭晓云等人在接收采访时表示,他们参与拍摄方言剧完全是出于对艺术的爱好与追求,他们演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图的是让群众乐一乐,笑一笑。林州市民付水菊、李金香、马海霄等人只要听说要拍电视剧,不论她们是在剧中饰演配角还是群众演员,都是随叫随到,为的是能在电视剧中露露脸、过过戏瘾。事后看到的一个VCR,记录的是剧组进驻村庄,依据横水镇、采桑镇两个村落流传的一个神话爱情故事改拍电影的开机现场。周围聚集的村民都对能把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搬上银幕感到高兴,村民自发组织的秧歌队、锣鼓队这天也到现场助阵,场面很是红火。

  农村,在印象中,总是文化产品的贫瘠地、接收地,2012年春节,北京市顺义区几位农民工主办的“农民工春晚”因为有崔永元的主持,才在媒体中得到“星点”曝光。农民,一直忙乎与土地、与牲畜打交道,农村与文化产品的制作总显得格格不入。但,农民也有享受文化的需要,吃得饱、穿得暖,而文化空白,不是新农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让原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局面出现了新迹象,文化也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农民拍电影,拍农民喜爱的电影,拍农民看得懂的电影,农村潜在的文化市场也是巨大的,以《乡村爱情》系列为代表的东北系农村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市场,也展示了当代农村的新变化。但中国地域宽广,尤其是地区差异很大,单单几部农村电影并不能完全反映当今中国农村的新迹象。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各地农村富含特色文化资源。现实却是当前农村的发展更多侧重放在了物质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并不重视农村文化自身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生活无形的影响。面对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立足民间传统文化才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根本,而继承和创新则是关键,要在保护传承中创新,同时完善产业政策,尽快在政府层面建立相关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农村也可以成为文化产品的发源地,农民也能成为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农民的文化产品主人翁地位才能彰显,挖掘农村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王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