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报告 > 聚焦 > 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红利 > 现状分析
机遇与挑战
2014-02-20 16:19:00  来源:《时事报告》
 

  1.未来十年,农民工市民化将带来40万亿投资需求 未来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1.2个百分点,将再有2亿多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2011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约为3.33∶1,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其收入和消费必然明显增加。同时,人口城镇化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载体,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目前大约占23%,在此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努力达到40%以上,由此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到6亿人左右。

  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使得中国经济未来10年仍将处于上升通道,国家发改委有过一个测算,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将拉动GDP增长3.5至6.8个百分点。10年中,我们的人口城镇化率有望达到50%以上,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将有望达到45万亿—50万亿左右,居民消费率将达到50%左右,最终消费率达到60%左右。我国将基本形成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迟福林 中国经济新闻网

  2.2.36亿流动人口“半市民化” 我国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3%,这是以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的,但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只有35.3%。这说明有大量经常住在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还不是城镇户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当前我国有2.36亿外出流动人口,其中1.63亿为外出农民工,还有7000多万城镇间流动人口。

  ——新华社

  3.城镇化对粮食安全提出新挑战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一个城里人消费的农业资源,比一个农村人要多得多。城市化率高了,农产品需求总量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食用油、肉蛋奶消费大幅增长,直接导致玉米等饲料用粮的需求大幅增长,带动了大豆的大量进口。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近6亿吨,粮食总产还需在目前基础上增加20%。目前我国小麦和稻谷的自给水平较高,但优质小麦和粳稻的需求十分旺盛,未来仍会进口一部分小麦和稻谷;而饲料粮需求的旺盛增长使得未来玉米进口仍会增加。大豆进口也将持续。

  ——新华网

  4.我国城镇化发展普遍存在盲目求大现象 人均用地133平方米,已经超过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的规划标准高限。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建设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5平方米。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85倍。而国际平均水平是1:1.23。香港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倍,而建设用地面积不到上海的l/10。现在许多城市,大广场、大马路、大办公楼,超占、浪费大量土地现象严重。

  ——人民网

  5.截至2012年,全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者占农民工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仅为17.8%、19.7%、10.4%和28.0%。

  ——农民日报

  6.新生代农民工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对城市留恋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调查发现,目前,大量农村户籍的人口在城市工作,人户分离现象比较普遍。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在未来就业、居留去向方面表现出明确的城市取向。

  面对“是否愿意返乡就业”的问题,七成打工者表示不愿意。其中,“90后”比例最高,达到72.7%,“80后”约有71.2%,“60后”和“70后”以及其他年长者群体比例略低。

  即使回乡就业,有79.8%的人选择回县城及以上城市,这表明进城打工者对城市的留恋。回乡就业做什么?进城打工者首选“自己经营做买卖”,这部分人占到40.9%,其次是“去企业工作”,占到23.2%,只有15.7%的人选择“回家务农”。

  ——北京日报

  7.新城热催生“鬼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对12个省区的最新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全部提出要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共规划建设了55个新城新区,其中沈阳要建设13个新城新区,武汉也规划了11个新城新区。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占92.4%,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161个县级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67个,占41.6%。

  ——财经国家新闻网

  8.房产泡沫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利用“商品住宅用地出让用地建筑面积/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计算近三年城市供求比,一线城市供求比仅为0.64,供小于求。与之相对的是,三四线城市供求比均值达1.22,供过于求。从单个城市供求比来看,供过于求现象更为明显。其中,甘肃武威供求比高达8.06,山西大同供求比高达5.7,鄂尔多斯4.9,延安4.34。

  ——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孙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