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成安县委党校 王志彬
手里拿着2023年第10期《时事报告》,我的心情激动得像拍打海岸的浪花一样,难以平复。我不断打磨自己的写作水平,结合我在邯郸市委讲师团的工作经验,经过不断润色终于让《务求实效做好宣讲》这篇文章登上了《时事报告》这个“大舞台”。样刊到手以后,我翻看着目录和文章,脑海里不禁放映起与这位良师益友的一幕幕故事……
2012年,是我从学校抽调到宣传部工作的第4个年头,当时接手了单位订阅《时事报告》和《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工作。对我来说,《时事报告》是我的老朋友,是我放在案头必读的党刊。因我在基层从事宣讲工作,所以特别关注杂志刊发的政策理论宣讲方面的内容。《时事报告》给我的感觉是,刊发的文章政策理论性很强、实用性很强,讲形势、谈政策、答疑问、鼓斗志,拿起来就能讲形势作报告,是我基层宣讲的“教材”和专用辅导材料。
有一年,我参加《时事报告》杂志社的用刊评刊问卷调查,我的答卷被评为优秀问卷。作为奖励,杂志社给我邮寄了一个印有杂志社标识的U盘,这个U盘我至今还在用。这么多年,无论是我搬办公室、换岗位、挪物品,这个U盘都一直陪伴着我,它是我和《时事报告》的信物,是伴我成长进步的见证。
2016年以来,我坚持在邯郸市各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党组织、中小学开展政策理论宣讲410多场次。其间,《时事报告》就像一位导师,默默地陪伴指导着我、鼓励着我,又好似一个亲密的战友、得力的助手,总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帮我攻坚克难、突出重围。说到这里,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和表达我的感情,我想,还是说说我心底最朴实的谢意:感谢《时事报告》良师益友十年如一日的陪伴。
拉一拉放飞的思绪,聊聊开篇提到的发稿的事,它是杂志伴我成长、指导我进步的印证。
经常看到杂志《交流与思考》栏目,我就想,啥时候成安县的做法,也能在《时事报告》上发一篇。于是,我总结成安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写了《繁荣农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一文,投给了《时事报告》。2019年6月的一天,我在邯山区某村宣讲,接到了杂志社编辑老师的电话,说稿子准备刊用,需要修改完善一下。编辑老师非常热情、负责、细心,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并精心挑选配发了图片。2019年第7期《时事报告》刊发了这篇文章。杂志拿到手的那天,我激动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第二天,单位领导知道后,在会上集体学习了这篇文章。同事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2023年10月,我把从事基层宣讲工作的一些经验做法整理了一下,再次投稿,没想到,再次被杂志刊用,乐得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多年的基层宣讲,一路走来,从懵懂、摸索到逐渐清晰、进步,离不开《时事报告》的陪伴和指导。它帮我学习吃透党的政策和创新理论,见证了一个基层宣讲员的成长。如今,我先后获得河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省委讲师团系统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邯郸市优秀青年讲师等荣誉称号50多项;参与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等17个调研课题研究,多篇报告受好评。我还成为河北青年讲师团成员、邯郸市委讲师团基层宣讲师。荣誉和成绩的取得,与这些年《时事报告》的支持、指导、激励密不可分,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在《时事报告》杂志社建社三十周年之际,衷心祝愿《时事报告》越办越好,成为广大读者爱不释手的案头书、手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