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开麦 潮涌钱塘
◎梁 龙
“在杭州,有一种神奇的天气现象,就感觉天上有什么东西飞来飞去,我以为是没睡好,眼前幻影重重,再仔细一看,原来天上飞的是‘杭州六小龙’。”“我们问企业,你们现在需要什么支持?他们说我们最近订单很多,特别忙,你们少来就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是我们的工作准则。”话音刚落,台下立即爆发出笑声、掌声——这并非演出剧场的脱口秀,而是浙江青年“开放麦”理论宣讲现场。
青年宣讲员在现场与观众互动 梁龙∕供图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开展“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已大大小小宣讲了10万多场。宣讲形式突破传统的坐而论道,将脱口秀、情景剧、说唱、相声等融入其中,让广大青年、大中小学生,能春风化雨般地领略思想的魅力和理论的有趣。
面对多元思潮和信息洪流,如果理论传播不先问听众“想要什么”,而一味地“一顿塞”“一个调”“一勺烩”,就会让人提不起劲,甚至将人越推越远。
“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但飞不进去或在门口徘徊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真正破解不接地气入脑入心的问题。”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有关同志表示。
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手机刷得好不热闹。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还在于理论宣讲没对上现实频道。人们渴求的是能直击心灵、让人共情共鸣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为此,浙江的选择是:摆脱“复读机”,让青年人站上C位,从青年人喜欢的脱口秀中借鉴轻松诙谐的表达形式,包裹住理论“硬核”,创新形成“开放麦”宣讲方式。捕捉年轻人的舆论关切,用“青言青语”,迎着青春的味道,实现思想浸润,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年轻人中扩圈、破圈。
“开放麦”的宣讲效果如何,还在于观众的反馈和其带来的涟漪效应。2022年,绍兴越城区“古越新声·灵五七五”宣讲团首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公开售票,没想到,预约开启即秒空。2024年,浙江推出“言之有理”之江潮声“开放麦”系列活动,几乎每场活动结束,都有年轻观众自发“留堂”,询问如何报名加入。
宣讲一杯水,队伍一汪池。有活力又要有道理,有故事又要有学理,为此,浙江探索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宣讲员队伍,以多元背景的“青宣派”奏响理论的大潮音。
摒弃“唯学历论”或依赖固定专家,转向一线挖掘人才。青年干部、高校学生、外卖小哥、乡村创客、文化特派员、企业职工,甚至外籍人士……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都可成为“开放麦”的主角。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大家平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有宣讲任务时就聚在一起“走南闯北”。
具体怎么选?核心特质强调的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尤其是注重有基层经历、有真挚情怀、有表达感染力的青年。选拔通过公开招募、导师推荐和社群筛选等多种方式进行,并通过名师授课、实战考核、毕业公演等一系列“魔鬼试炼”。
浙江“8090”和“00后”理论宣讲能吸引年轻人主动参与、形成风尚,在于“求真务实”的浙江精神,源于浙江市场化、实战化的整体环境。
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的认识就会产生飞跃,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只有沉入社会肌理,才能摸到民生脉搏。浙江自2023年开始,广泛推行“蹲点式”宣讲,并立下一条硬规矩:无调研,不宣讲。宣讲员白天沉到乡村、企业开展“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三四万的步数都是常态,晚上讨论创作形成讲稿,第二天上午直接现场展示。参与的青年对这种“特种兵式宣讲”乐此不倦,感觉蹲出了视野,蹲出了观点,蹲出了信念。
浙江“8090”和“00后”宣讲团每次进高校宣讲,绝不打破学校原有的课程安排,而是将思政课直接平移到宣讲现场。浙江省委宣传部同志表示,“思政课改革的关键,在于打破‘大思政课’仅是高校、马院和思政教师职责的观念,它是全党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开放麦”也是破解难题的钥匙。湖州吴兴区“王金法广播”在宣讲中收集民情民意,把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杭州桐庐县结合“新村夜话”,在宣讲中积极为群众解决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问题;温州瓯海区“瓯青说”宣讲员在调研中梳理“停车难”“食品安全”等高频诉求。这使得宣讲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理论武装与实践转化深度融合。
如何更好地发挥宣讲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自驱力?浙江的经验是提供“看得见”的尊重与认可。比如,获全国表彰者,在杭州余杭区可享受百万元住房补贴;金华为宣讲员开放4A景区免费通道;衢州则直接提拔转任到重要岗位,还推荐一批“能言善写会调研”的宣讲员到知名媒体、国企等就职。
如今,浙江“8090”和“00后”宣讲团已发展成为浙江最大、黏性最强的青年社群之一。青年在此获取资讯、交友互助、交流情感,大家对理论宣讲自发地“一键三连、无限催更”。
对宣讲员而言,参与“开放麦”宣讲就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宣讲员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从麦粒长成了麦浪”的蜕变。“00后”宣讲员郑德镇在朋友圈中有感而发,“为什么做宣讲?我喜欢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自己,我喜欢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我喜欢在热爱的事业里乐此不疲的自己”。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省衢州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作出重要批示。5年多来,浙江主动打破理论藩篱,把曾经被认为只能放在大礼堂、大教室讲的“高高在上”的理论,拉回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开放麦”宣讲是针对青年认知规律的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青年认识时代、融入时代、贡献时代的窗口。
真正面对青年,理解青年,发挥青年的“朋辈效应”。从“低头”到“抬头”,从“任务”到“信仰”,从“孤岛”到“社群”,浙江的经验证明,青年理论宣讲的活力和未来,蕴藏在“让青年讲给青年听,让青年影响青年”的实践逻辑中,蕴藏在将宏大理论谱写成青春故事的能力中。当真理找到青春的语态,理论便能化作改变的心态。浙江的“青”风,正从钱塘江畔吹向更远的地方。
(作者为浙江省“8090”和“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