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四川省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固树立“三下乡”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不断提升惠民实效,推动更多优质文化、科技、卫生资源直达基层,实现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
从1995年开始,由中宣部等13部委主办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推进“三农”工作、促进乡村繁荣、增进农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和载体。30年来,四川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与春节期间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常态化活动相结合,与各类民间惠民活动相结合,推动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使之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3年来,开展各类活动1.2万余场次,直接惠及人民群众超6000万人次。四川省一批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受到中宣部表彰。
为统筹做好“三下乡”工作,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科技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等27家省直单位、国有企业,制定、印发方案,统筹推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不断挖掘整合资源资金,持续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提前征集各地惠民服务需求,切实把活动办到群众心坎上。
抽调省、市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组织“文化列车”下乡巡演,为广大群众带去曲艺、川剧、舞蹈、杂技、小品、魔术等节目,多个精品节目荣获中央和省级文艺类大奖。演出所到之处,热闹非凡,反响强烈,群众以能近距离享受文化盛宴为幸,演员们以能参加下乡演出为荣。“文化列车”已成为四川叫得响的文化活动品牌。
统筹专家学者、农技人员和相关咨询服务人员组织“科技大场”送技下乡,举办农科知识讲座、农业技术咨询,向群众免费发放科普图书、实用科普挂历和优质种子等。2025年一季度,印发各类科普宣传资料300余万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万人次,“科技大场”已成为增长农民农技实用知识、增强科技致富本领的有效平台。
选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等20余家优质医疗机构专家,组织“爱心服务团”,全年持续不断送卫生下乡,为广大农民群众开展义诊、地方病和常见病防治教育,免费送药,免费提供白内障复明手术,同时培训基层医护人员。“爱心服务团”已成为推动农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创新惠民服务方式,统筹应急消防、非遗展演、关爱“一老一小”等方面的教学,为群众提供可观、可感、可体验,且实用管用的惠民服务。发动参与单位和企业积极开展爱心捐赠,今年一季度已捐赠物资(项目)价值超1400万元。一些企业还在“三下乡”活动现场设置招聘展位,为群众提供就业服务。
为扩大“三下乡”活动影响力,充分利用四川省“千媒万屏”公益宣传管理机制,在全省城乡主干道、公园广场、机场车站码头、商业中心、地标建筑、旅游景点等场所,广泛展播“三下乡”活动公益宣传产品,今年春节期间“三下乡”活动全网传播量超1亿次。同时,广泛选树宣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巴山蜀水的每一个角落和人民群众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