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一片”是上杭
◎本刊记者 周战衡 孙艳芳
6月,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骄阳热情似火,碧玉般的汀江水蜿蜒穿过县城,倒映着两岸葱郁的香樟与古榕。白鹭掠过江面,荡开“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的静谧诗意。深吸一口弥漫的草木香,肺腑如洗。
革命战争年代,上杭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里有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旧址。毛泽东在上杭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采桑子·重阳》等光辉篇章。在极端艰难的岁月,苏维埃政府在上杭领导广大军民艰辛探索,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开创了“自由光明的新天地”。
成功从古田开始,胜利在这里启航。习近平同志始终情系老区和老区人民,先后13次来到上杭县考察调研。他说:“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同志对闽西老区的关心一如既往。
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为摆脱贫困,上杭人不等不靠、敢闯能干,走出了一条从国定贫困县到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点县的跨越之路,荣获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40多项国字号荣誉。
上杭城市新貌 上杭县委宣传部∕供图
地上红彤彤
循着汀江西行,古田会议旧址的轮廓,在笔架山山麓间渐渐清晰起来。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苍松翠柏下,几个朱红大字如同火炬一般闪耀。步入旧址,一方开阔青翠的草坪豁然眼前。古朴的院落、田田的荷塘、碧绿的苔痕,正向络绎不绝的来访者,无声讲述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1929年12月,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在这里召开。会议解决了人民军队“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里(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2014年,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人民军队“从古田再出发”。
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前,9个红色大字“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格外醒目。1933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上杭才溪写下了《才溪乡调查》,原题为《乡苏工作的模范(二)——才溪乡》,称赞才溪是“全苏区第一个光荣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3次深入才溪调研,对才溪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
上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华娟介绍:“上杭遍地是红色。从1929年至1934年红军长征,全县参军人数达1.5万余人,占当时全县红色区域人口的7%,其中9000多人为国捐躯。上杭走出了27位开国将军,数量居福建之首、全国第十一。173处革命遗址遍布全县,织成了密集的红色地标网。”
以“红”为魂的上杭,先后完成43处革命旧址的修缮和21处将军故居的重建维修,137处文物类遗存得到了保护。“听红色故事、走红军之路”等红色体验之旅,成为人们奔赴上杭的理由。
地下金灿灿
上杭县城以北,十几分钟的车程,便是巍峨秀丽的紫金山。
紫金山因产金得名,早在宋代就有开采。山内,上层是金矿,下层是铜矿,被形象地称为“铜娃娃戴着金帽子”。1950年,地质部门初探,金储量只有5.45吨,每吨矿石含金量仅为0.2克,被判定为贫矿。后来,国家把开采任务下放给了上杭县。
1993年,经全县的艰苦努力,紫金山矿成功炼出33.15公斤黄金,成为当时国内采选规模最大、黄金产量最高的矿山。2001年10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紫金矿业视察,称赞“体制活、效益好、环保有创新”。
30多年来,紫金矿业从一家县属小国企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黄金企业,目前在全国20余省区及海外17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黄金产量占全国1/5,居全球黄金矿业企业第1位。
金灿灿的上杭,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技术革新、产业智慧与政策远见的结晶。
依托紫金却不止紫金,依托资源但不过度依赖资源。走进上杭县工业区管委会一楼大厅,电子屏幕上12张产业链图谱清晰可见。上杭县聚焦金铜、锂氟新材料、无人智驾3个重点产业链,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向“新”而行,以“创”致远,借“势”腾飞。按照“差什么引什么”,上杭先后引进7家世界500强和4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建成34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含3个院士工作站)。德尔科技的产品,打破美日垄断,应用于全球最先进的3nm芯片制程。截至2025年1月,上杭县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入选国家创新型县。
在时代的大潮中,美丽的上杭正在红土地上开展新质生产力革命,造就着一座座挖不尽的“金山”。
满眼绿油油
上杭县的梅花山被称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
“住在这里,如果夜间温度超过26℃,我给你免费。”梅花山森林人家开民宿的老板自信地向我们介绍。
摇下车窗,山野的清风,带着层层叠叠的浓绿扑面而来。梅花山的森林覆盖率达95.4%,绝大部分是原始森林,是“华南虎最理想的栖息地”。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梅花山华南虎园视察,提出要加快拯救国宝华南虎。经过9000多个日夜的坚守,在华南虎研究所虎园内,华南虎已从最初的3只,繁育成活了71只。
得益于满目的苍翠,上杭县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候鸟旅居小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5%,主要流域优质水比例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7%。2024年,上杭县连续第四年获评中国最美县域。
上杭县先后实施242个生态环保项目,探索出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模式,把阳光雨露的利用率最大化,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在古田镇云上森林人家,漫步观光步道,能让你俯瞰“云上仙境”。该县发行的全省首张“林木+林下经济”赋能型“福林票”,让林户马上就能有收益。
针对矿山开采的生态压力,上杭县联合高校,研究乔、灌、草演替规律,实现矿山废弃地的植被快速恢复。在去紫金山矿山公园的路上,我们还和当地同志讨论着矿山公园到底是何面貌。一声“到了”,让我们很是诧异。这哪里是矿山公园?放眼望去,翠微苍苍、白云高悬,还有茶园、玫瑰园!紫金矿业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30年来,紫金矿业掌握了矿区植被演替的基本规律,能边生产、边恢复,即使现在去紫金正在开矿的地方,也见不到过去那种爆土扬烟。”
翡翠般的上杭,其生态之美,不仅在于漫山遍野的浓荫叠翠、沁人心脾的澄澈空气与清冽的水质,更深植在山水与人文交融的和谐乐章之中。有颜值有产值的上杭,正为“两山”理论写下鲜活的闽西注脚。
百姓乐呵呵
红古田,绿上杭,金名片,享幸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刚刚履新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铿锵誓言激荡神州!
2024年,上杭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6.8亿元,人均GDP达15.15万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亿元,增长6.4%,财政总收入1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
一座矿山富全县。紫金矿业累计分红超1000亿元,本地股民占比超30%,户均分红近3万元。全县每10人中就有1人从事金铜产业链工作。
红绿文旅引增收。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1169万人次,旅游收入103亿元。上杭还成功举办“红古田”半程马拉松赛、全国U系列篮球锦标赛、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足球省级联赛等重量级赛事。
实施高中免费教育,社区免费托管学生,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通过“团队式”引才,先后引进4个省内外名医建立工作室,涵盖19个专科、39名医疗专家,县域内住院量占比提升至64.8%,全市排名第一,住院外转率下降32.4%,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全县建成127所农村幸福院,覆盖90%行政村,为老人提供助餐、理疗等服务。60岁及以上老人花3元能在“银发食堂”吃饱(政府补贴5元/餐)。
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坊一特”,上杭县构建“党组织领着跑、企业帮着干、党员带着做、群众跟着富”的共富新模式——“红领共富工坊”,它串联起散落的乡村资源,帮助农民群众从“家庭作坊、单打独斗”转向“持股分红、订单种植、就近就业、产品进商超”。
乡村文化会客厅是上杭乃至整个龙岩市的幸福名片。它相当于村镇上的公共文化空间,功能上是“1+N”,集展览馆、博物馆、购娱中心、文化推广、产业共建、旅游服务等为一体,白天可休憩购物、临时办公,晚上提供作业辅导、文化沙龙,它利用不同群体的错峰活动时间,实现了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家园”的升华,印证着“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深刻内涵。
今年,福建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上杭举行。结合现场会“五个统筹”要求,上杭县全面总结提升“六个共富”机制:思想共富、产业共富、生态共富、城乡共富、改革共富、文明共富,努力为全国共同富裕实践提供“老区答卷”。
“老区的现代化,不是对历史的告别,而是让红色基因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我们正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目标,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点县,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上杭篇章!”展望未来,上杭县委书记罗剑充满信心。
山苍翠、水清澈、人幸福、情浓烈!上杭,这一魅力无穷的客家古邑,永放光芒的红色圣地,卧虎藏龙的绿色宝库,璀璨夺目的创新之城,安居共富的幸福乐土,势头正好,风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