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形势政策·交流园地 > 宣传动态 >
磁县:解锁文明城市密码 勾勒百姓幸福画卷
发表时间: 2025-08-01      来源: 磁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文明是城市繁荣的底色,

展现城市魅力;

文明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助推城市进步。

在冀南大地的青山绿水间,

磁县正以“小城大爱”的温情力量,

书写着文明城市的动人篇章。

图片

  炎炎夏日,漫步在磁县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街道宽阔畅通、一次次服务润物无声、一张张笑脸幸福绽放、一幕幕感人事迹不断涌现……近年来,磁县深入开展双争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为出发点,持续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让市民群众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

 

让文明基因嵌入城市肌理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座城市是要有精神的,而文明,是诠释城市灵魂的最佳载体。文明交通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图片

  近日,在磁县城区友谊大街、迎宾路、朝阳大街、和谐大道、迎宾大道等多个路口处看到,新增的车道隔离防护栏整齐划一,形成了一道道保护“屏障”。

  “以前开车经过这些路段时,总担心对面行驶的车辆,现在安装了隔离防护栏,规范行车空间,行车也更加顺畅,心里踏实多了。”磁县出租车司机张冬冬说。

  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磁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完成5条主干道19000余米的护栏安装工作,有效杜绝车辆随意调头、逆行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宽阔的街路、简洁大方的护栏与城市建筑交相呼应,展现出城市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图片
图片

  这只是磁县文明城市建设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磁县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基础设施“强筋骨”,改造提升8条主干道,打通6条断头路,9条道路竣工通车,5条主干道增设安全护栏;新建停车位1309个,公共充电桩276个;投资1.74亿元,对21个老旧小区56栋楼改造提升,改造面积20.16万平方米,惠及1672户,26个小区配备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新建中小学5所,扩增学位2.3万个;新改建便民超市、农贸市场14家;50余座公厕全部免费开放……

  城更净了、路更畅了、居更安了,磁县的城市面貌在文明创建中不断被“刷新”,日新月异的变化可见、可感、可触,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让文明之花开遍磁州大地

 

  城市的发展进程中,绿化始终是一抹亮丽的色彩,它赋予城市生机与活力,提升着居民的生活品质。

  “这条路真好,夏天在这儿转一圈凉快,心情也舒畅。”正在晨练的磁县居民李先生说道。

  漫步在磁县和谐大道,一条近45公里的林荫长廊,道路两侧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形成天然的绿色穹顶,将夏日的炙热温柔地挡在外面。近年来,磁县扮靓城市底色,推进城市现有公园、道路两侧绿地及林荫道等建设,对和谐大道两侧、中华慈大街等绿道、林荫路进行提升改造,建成城市林荫长廊45公里,城市绿道28公里,城区绿地覆盖率达46.05%。

图片

  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打造双争等主题公园10处,建成口袋公园70余处,增设成语小品、墙体彩绘5000余处。开展市容环境攻坚行动,年均清运生活垃圾4.1万吨、树枝杂草200余吨、建筑垃圾0.8万吨,清除“牛皮癣”2000余处。强化精细管理,实施背街小巷治堵、治脏、治乱、治景、治损“五治”攻坚。加强农贸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管理,每周六组织志愿者到主次干道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活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其中。

图片

  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让人们不仅能享受生态宜居的“慢生活”体验,更能真切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生态福祉,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为这座城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让文明培育融入日常生活

 

  城市的核心是人,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在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磁县牢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让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

图片

  夏季热浪滚滚,但在全国文明村磁县北来村的农家书屋阅览室,放暑假的孩子们在凉爽的房间内看书学习,静静地享受着阅读的乐趣。“我们村的农家书屋藏书丰富、环境优美,现在孩子放暑假了,我就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看书学习,感受浓浓的书香气息。”磁县北来村居民张霞说。

  磁县充分发挥244个农家书屋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静心阅读 文明相伴”“文明阅读 你我同行”“遵守阅读规则 做文明读者”等文明提示牌张贴在阅读书桌和书架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文明行为。

图片

  近年来,磁县坚持以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提高居民文明素养、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六进”活动,城区设置公益广告500余块,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养犬”等专项活动1000余场。开展法治德治宣传教育活动60余场,发放普法宣传材料2.6万余份。以需求导向深化“志愿关爱”,全县共建立志愿服务队380余支,注册志愿者84800余人。开展“创建有我·感谢有你”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文明手册》3万余册,培育“帮代办、上门办”“解铃姐姐”心理服务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30个。“12345”政务热线全年受理各类诉求17594件,回复率100%,办件满意率98.4%。以典型培树引领“向上向善”,磁州镇北来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先后获评中国好人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名、河北好人3名、河北新时代好少年1名、市“双争文明使者”6名,涌现陈玉文、贾美兰等一批双争先进。通过媒体线上展播,阵地线下宣讲,让榜样事迹家喻户晓,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文明,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

  如今,走在磁县大街小巷,栋栋高楼鳞次栉比,街头巷尾干净整洁,公园绿地风景如画,文明礼让蔚然成风,志愿服务温暖人心……磁县将接续发力,加强“硬件”、提升“软件”,外修“颜值”、内塑“气质”,打造全域文明,让城乡居民共建共享文明创建成果,不断推动城市向更高水平发展、更高层次迈进,加速奔向文明新高地。

网站编辑: 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