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的恩怨纠葛
◎吴孟克
导语:最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军事冲突,再次将这两个国家78年来的恩恩怨怨摆上了台面。
4月22日,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26名游客死亡。
对于此次事件,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政府及其情报机构参与了策划,并为此“降级”了印巴关系,实施了包括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暂停执行双方1960年签订的《印度河用水条约》等措施。而巴基斯坦则坚决否认与此次袭击事件有关,作为反制,巴方采取了包括对印关闭领空、暂停对印贸易等措施,并呼吁对袭击事件进行“中立调查”。5月7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了代号“朱砂行动”的军事行动,巴方随即展开还击,直至5月10日两国停火。双方交火的范围不限于主权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而是扩散到接近两国首都在内的内陆腹地。
印巴的恩怨非常复杂。两国民众原本共同生活在南亚次大陆,关系不睦主要缘于宗教矛盾、领土争议、水资源之争和地缘政治竞争等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英国殖民统治留下的深重创伤。
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入侵印度。1600年,英国殖民者成立印度公司,在印度从事商业剥削,并逐步在印度沿海建立了一些据点。1757年,印度与英国发生了一场大战,印度战败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此后的19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策略,直至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结束。
1947年,在全世界民族觉醒的浪潮下,英国对南亚次大陆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当时的南亚地区,人数较少的穆斯林担心被人口占多数的印度教教徒统治,要求建立独立国家。在经历了超过100万人丧生的大规模血腥冲突后,南亚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而巴基斯坦则又由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组成,东巴基斯坦后来成了现在的孟加拉国。
在分治过程中,血腥的暴力在印巴两国的集体记忆中留下了深重的创伤。1947年、1965年和1971年,印巴又爆发了三次战争,导火索都是对领土的争夺,其结果是孟加拉国的独立以及持续至今的克什米尔主权争议。
克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帕米尔高原西端,处在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山川壮丽、气候凉爽,被喻为南亚次大陆的后花园。克什米尔地区的人口以穆斯林为主,但上层统治者却是印度教教徒。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巴基斯坦主张克什米尔应加入本国,而统治者却要加入印度。1947年秋,印巴两国刚刚宣布独立就爆发了第一次战争,结果,印巴各占了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其中巴基斯坦控制了37%,约为8.58万平方公里,而印度控制了63%,约为10.14万平方公里。后来,虽在联合国的调停下两国停火,但印巴又在之后发生过几次战争和冲突,却也未能改变各自对克什米尔的控制现状。
在印巴两国的恩怨中,不仅有克什米尔问题,还有孟加拉国的独立。20世纪60年代末,东巴基斯坦讲孟加拉语的民众与巴基斯坦政府发生对抗,引发骚乱,印度军队乘机介入,印巴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导致了包括平民在内的300万人丧生,巴基斯坦遭受了惨痛的失败,其结果是以1971年孟加拉国的独立而告终。几十年来,巴基斯坦对印度肢解了他们的国家始终耿耿于怀。
印巴关系紧张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水资源冲突。对干旱的巴基斯坦来说,水资源是其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任何势力的干涉都会遭到巴方的坚决抵制。在巴基斯坦,约65%的就业依赖于农业和畜牧业,而农业和畜牧业则由印度河支撑。印度河水系主要分布在印度(39%)和巴基斯坦(47%)。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印度获得了对印度河上游拦河坝的控制权,这些拦河坝可以调节流入巴基斯坦的水量,这使得印巴之间形成了一种“上游—下游”的水资源结构。
印巴之间为平衡紧张的水资源关系,于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将西部河流划归巴基斯坦,东部河流划归印度,并规定了两国在河流使用方面的合作和信息交流机制。在今年5月的这次冲突中,印度暂停了印度河水的共享合作,这对巴基斯坦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挑衅。
由于以上种种复杂的纠葛,几十年来,印巴两国的关系持续紧张,对话也时断时续。
2014年,政治立场属于右翼甚至极右翼的印度人民党上台执政,纳伦德拉·莫迪出任总理。该党对外宣称有1亿多党员,主要支持者为印度教教徒,具有浓厚的民粹主义情结。在社会问题上,印度人民党主张恢复传统印度教文明的价值理念和一统地位,反对给予宗教少数派(特别是穆斯林)“特殊优待政策”,从而被外界视为印度教至上主义。该党上台执政后,对内对外都采取了强硬举措,并煽动民族、宗教情绪,出台了一系列强硬的教派主义政策。
2016年和2019年,莫迪政府打着报复恐怖袭击的旗号,对巴基斯坦发动“外科手术式”打击,2019年还宣布废除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权。对此,巴基斯坦予以强烈谴责,认为印度的这一举动背离了联合国通过的要求“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克什米尔归属”的决议精神。
从长远看,印巴关系的紧张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但目前印巴两国的战争力量旗鼓相当,且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两国要进行持续性的大规模战争,可能性不大。
印巴是搬不走的邻居,双方都要认识到,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作为两国的重要邻国,中国十分重视中印、中巴关系,始终秉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发展同所有周边邻国的关系。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印巴局势紧张以来,中国一直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呼吁印巴两国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升级。中国支持和欢迎印巴实现停火,也愿意继续为实现全面持久停火、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作者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