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较量》的背后
◎刘 江
《绝密较量》播出后,取得了“台网双爆”的成绩,收视率和网络热度都很高,引起大家对反间谍工作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导演,回顾这部剧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其中的点点滴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心里。那些故事、那些瞬间,让我感慨万千。
一切的缘起,始于一场新时代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一位来自国安战线的英模,他的面容被隐藏,声音经过特殊处理。虽然英雄们的相貌无法公开,但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国安干警与敌人的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瞬间、生死一线的抉择,让人落泪。这些在隐蔽战线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至今仍不能用真实姓名接受人们的致敬。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在我心中种下了创作的种子:我渴望通过一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国安英雄,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绝密较量》属于当代谍战剧。相比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战场,拍好《绝密较量》更考验创作者的能力和对细节的把握,任何细节的失真都会让观众瞬间出戏,而这,正要求我们力求做到内容的真实与形式创新的结合。
在创作筹备阶段,我们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几乎翻遍了近些年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真实非涉密案例,还走访了众多国家安全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故事,比任何刻意虚构的情节都更加打动人心,这也坚定了我们拍好这部电视剧的决心。
在剧情架构方面,《绝密较量》采用了强情节类型化的叙事策略。开篇就抛出色诱、投毒、跳楼等多重谍战情节,呈现了暗杀、威逼利诱等多种间谍活动的渗透和破坏手段,力求节奏凌厉迅猛,紧紧抓住观众眼球,基本平均每集破解一个间谍阴谋。这种节奏参考了真实国安工作的“突发性”。每集结尾都留有“钩子”,让观众像干警一样时刻紧绷。剧中“隔空拷贝窃取机密文件”“更换车牌金蝉脱壳”“投放延时发作药物毒害重要科研人员”等情节,均源自近年来的真实案件。“老人身份证外借被利用”等话题引发全民对间谍手段的警惕。
在人物塑造上,我们给每个主要角色都进行了两层甚至三层的身份设计:表面职业、隐藏身份与终极真相层层递进,那些像剥洋葱式的人物身份为剧情的走向增加了悬念。这就要求演员必须在完全“吃”透剧本后,精准把握每层身份的细微差别,才能让观众在后续反转中感受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们注重在剧情当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避免把国安干警塑造成无所不能的“超人”:他们会因线索中断焦虑失眠、会因队友遇险情绪失控、会被亲友催婚……他们是“会疲惫、有烦恼”的普通人,而平凡的一面,更能使角色显得立体丰满。
即便是反面人物的塑造,我们也力求真实,要让观众感受到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相当强的破坏力。例如剧中的间谍头目,表面上是个聚光灯下的富豪慈善家,而背地里却利用各种机会窃取我国机密。
剧中还有对“身份证被盗用”“涉密人员酒后失言”等安全隐患的呈现。年轻侦查员因为疏忽被间谍反跟踪,导致整个行动组陷入危险。这样的内容是生动的普法案例,能让涉密人员提高警惕。《绝密较量》拍完后,现场的技术顾问——真正的国安干警——偷偷掉了眼泪。
拍摄这种题材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既要尊重隐蔽战线的特殊性,又要满足戏剧的张力。荣幸的是,国家安全部门全程给予了指导。他们对道具与动作设计进行了严谨的审核,以确保技术细节的真实与安全。如核电站安检流程、防扫描窃听装置等情节的还原,都是得益于他们的鼎力支持。
《绝密较量》的拍摄困难重重。我们选在青岛、荣成两地取景,还在废弃的国家安全局办公原址上搭建了场景,一比一还原国安人员的工作环境。在拍摄核电站时,我们要严格遵守各种安全规定和保密要求,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都要经过层层审核。
剧中有很多追车戏,为了达到最佳视觉效果,拍摄团队做了精心的策划准备。如在高速公路拍摄时,为保证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对车辆的速度、行驶路线都要进行精确的计算。这样的努力使每一次拍摄都成为对身心的巨大考验。
在机场拍摄也非常棘手。拍摄时,既不能影响机场的正常运营,还要防止旅客对拍摄的围观。为此,我们要提前与机场各个部门沟通,制订详细的拍摄计划,要精确到每一个机位的摆放、每一个镜头的时长。过程中,所有人都高度紧张,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确认,以呈现出最令人满意的效果。
全体演员的付出,让人感动。一位演员在拍摄追逐戏时不慎摔倒,严重挫伤,但他第二天就坚持拍摄,说不能因为自己影响进度。一位演员为了呈现最精彩的打斗场面,要求按照真实情况进行表演。在激烈的打斗后,他身上多处受伤,但他只简单做了包扎,就继续拍摄。还有一场水下的拍摄,摄影师为了捕捉到最佳角度,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上岸后冻得浑身哆嗦,战栗不止。
整部戏的拍摄,使剧组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了国安战士忠诚无畏、严谨坚定的精神。大家说:“我们只是模仿和表演,而他们却是时刻处在真正的危险之中。我们的努力,只为能更好地诠释出国安干警的艰辛。”
《绝密较量》拍摄现场 刘江∕供图
虽有很多幕后的感人瞬间没有呈现在银幕上,但我们并不遗憾,因为它们已内化为我们的精神营养。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让这部剧的每个细节都充满了温度和力量,也正因此,《绝密较量》才能如此精彩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安战士的伟大与不易。
《绝密较量》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我们对此非常感恩。它是对国安英雄的赞歌,也是对国家安全意识的传播。生活在安全环境中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在隐蔽战线为国为民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正如片尾主题曲中所唱的那样:“请记得,尽管夜再黑,尽管路不平,我会在这里!承诺过就无悔的人,不会枉付真情。”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十周年,《绝密较量》也是我们献给这个重要时间节点的一份礼物。希望大家了解,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应该成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
(作者为电视剧《绝密较量》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