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推荐
以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发表时间:2023-04-13    来源:《时事报告》2023/04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郑青文

2023年2月24日,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本届订货会以“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高质量再创出版辉煌”为主题,集中展示图书40万余种 鞠焕宗∕摄

  自信方能自强,自强更显自信。历经非凡十年,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发奋进的自觉、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让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让民族复兴的步伐更加坚定豪迈。

  文化自信自强,源自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始终坚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新征程上守正创新、勇毅前行,首先就要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从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到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再到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网络生态持续向好,人民共同的信仰更加坚定。

  文化自信自强,源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回望历史,中华民族因自觉传承文明、赓续文脉而生生不息、绵延发展;迈向未来,更加需要培根浚源、固本开新,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些年,国风兴起、国潮流行,北京冬奥会上从天而降的“黄河之水”气势浩荡,“燕山雪花大如席”映衬着中式浪漫,“岁寒三友”簇拥成金色的花环,“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点缀了颁奖礼服;银幕、荧屏、舞台上涌现一大批精品力作,《长津湖》《觉醒年代》《只此青绿》等优秀文化作品“叫好又叫座”;文化类综艺节目频频出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以文化厚度彰显精神高度,带来现象级流量……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地崇敬,从精神深处认同,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增强。

  文化自信自强,源自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文化是创造活力迸发的领域,文化领域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引领需求,就是要以先进文化引领精神家园的建造,就是要在顺应群众中教育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十年来,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我们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国5万余家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设国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优化;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品质持续提升。新时代的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姿多彩,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文化自信自强,源自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彰显。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实践,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国际社会越来越渴望解码中国发展、了解中国文化。我们以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组织好重要著作、权威读物的编辑编译工作,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注重加强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观点理念、重大政策主张的提炼转化,推动对外理论宣介通俗化、大众化、国际化。用好各类文化传播工程、文艺交流项目、图书出版工程,引导更多民间“网红”出海,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推动文艺创作、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品牌建设提质增效。举办北京冬奥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系列主场外交,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没有文化的自信自强、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地位特殊、意义重大。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焕发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就要锚定党的二十大擘画的目标任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现恢宏气度、万千气象,必将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有力的舆论支撑,必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网站编辑: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