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推荐 >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发表时间: 2025-01-24      来源: 《时事报告》2025/01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林晓楠

现代物流连接生产与消费、内贸与外贸,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降低物流成本进行了系统部署,为促进全社会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物流降本仍存空间

物流成本是涵盖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多方面的成本支出,是反映物流行业和产业生产等运行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党中央高度重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工作。《“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部署。2024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进行全面研究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出了明确要求。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同志介绍,近年来,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强规划引导,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比如,协调推动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由11%降至9%,减轻了物流企业的负担。以一家年营业额1000万元的物流企业为例,税率降低后,每年可少缴增值税20万元左右。再如协调相关部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国联网,极大缩短了长途货运卡车通行等待时间,降低了物流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燃油成本。还牵头组织开展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形成了“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框架。截至目前,已将6批151个国家物流枢纽、4批8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重点建设名单,将4批100个物流园区纳入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名单。

多措并举下,我国物流降本成效显著。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意味着我们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18元下降到了14.4元。但要看到,我国的社会物流成本仍然较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实体经济运行角度来看,我国制造业占比较高,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产业组织模式和产能空间布局不够优化。在一些传统制造业集中的地区,由于产业集群发展不够成熟,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较长,物流环节增多,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以钢铁产业为例,我国部分钢铁企业分布较为分散,铁矿石等原材料需要从不同地区运至生产企业,导致物流成本上升。

从物流运作层面来看,联运衔接不畅、货物运输结构不合理、物流枢纽节点与生产力布局不完全匹配、物流数智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也造成了物流成本较高。我国货运市场超过七成由公路完成,相比铁路和水运干线运输,公路运输成本最高。同时铁路、公路、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又不足,加之转运设施不完善,也增加了物流成本。比如一些地区,货物在火车站等待转运至公路的时间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

此外,物流领域不同程度存在的行业垄断、地方保护、区域分割等问题,也推高了物流成本。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立足优势,创新推动物流降本工作。宁波舟山港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每年可为客户减少异地订舱成本约3200万元,使货运总成本降低30%;安徽投建“7000—9000车位”远洋滚装船舶,建立了可靠、稳定、安全的滚装运输体系……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要力争降至13.5%左右。这是综合研判我国产业结构及运行特征、物流业发展实际后提出的目标。达成这一目标有诸多好处:

宏观层面,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降低物流成本,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约13.5%,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每年能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超1万亿元,有效降低国民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产业层面,我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近90%。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能增强制造业发展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比如汽车制造企业优化物流配送网络,能降低零部件库存和运输成本,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区域发展层面,我国幅员辽阔,降低物流成本可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一些沿海地区通过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和产业集群,实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社会民生层面,能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与消费密切相关,物流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能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时间成本。

《行动方案》是“施工图”

与以往政策相比,这次《行动方案》有不少亮点。围绕具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同志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做好3方面工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铁路货运、公路货运、物流信息数据等重点领域,深入推动解决改革不到位问题,如加快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促进公路货运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推进物流信息开放互联共享,完善全国统一的物流大市场。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物流设施网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堵点卡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功能提升,完善物流枢纽配套设施及集疏运体系,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加快健全多式联运体系,一体规划推进产业布局和物流枢纽建设等。

激发创新发展动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制造业供应链融合创新,加快数字供应链发展,鼓励开展重大物流技术攻关,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以及“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积极培育物流领域新质生产力等。

网站编辑: 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