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推荐 >

为新型工业化注入金融活水

发表时间: 2025-11-04      来源: 《时事报告》2025/10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张 宁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强调通过金融手段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推动我国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广场举行的“金融集市”上,一家保险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金融消保相关知识 金良快∕摄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而加快新型工业化,金融又是其重要的推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一方面,尽管传统制造业不断升级,部分产业仍然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另一方面,制造业整体还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困境。新型工业化正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所涵盖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创新性强等特点,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但这些产业在发展初期往往面临资金短缺、融资渠道有限等问题,急需金融大力支持。

十分紧迫且必要

推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有助于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通过提供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多样化融资渠道,能满足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其次,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机构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股权融资支持早期创新项目,承担创新风险,能提高创新效率,同时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与监管机制也能推动企业规范运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再次,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引导金融资源向新型工业化领域集聚,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最后,能够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支持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与品牌,能增强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推动我国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

政策核心内容

《意见》中的各项关键举措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有助于科技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这一领域技术门槛极高,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技术研发。像中芯国际等集成电路企业,在解决卡脖子等难题、突破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技术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此时,通过专项再贷款等方式,激励银行向这类企业提供5年期甚至10年期的中长期低息贷款,帮助企业解决长期资金需求难题,将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助力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以新能源汽车制造工业为例,当科技企业处于初创期,凭借其创新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先进的商业模式,首先会吸引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这些风投机构会为相关企业注入早期发展所需的资金,助力其完成技术研发和产品原型的打造。随着这些科技企业进入成长期,银行机构基于对其技术实力、市场前景的评估,为其提供科技贷款。这些贷款资金可用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更多的销售服务网点,完善供应链体系,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当这些企业发展成熟,符合上市条件时,证券公司可以加入进来,助力其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后续的技术升级、产能扩张、走向国际等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更进一步,这些科技企业在不同时期都会面临一些财务、责任等风险,此时保险机构就有了服务场景,借助于保险产品,科技企业可以进一步把重心放在发展上。一句话,科技企业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金融需求,在政策指引下都会有精准的金融服务来对接。

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添砖加瓦。以5G基站建设为例,三大运营商在大规模建设5G基站时,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融资租赁公司与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展开合作,融资租赁公司购买5G基站设备,然后租赁给运营商使用,运营商在租赁期内分期支付租金。这种方式既解决了运营商一次性大规模采购设备的资金难题,又促进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产品销售,加速了5G基站的建设进程。这将推动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对不同主体的影响

政策将为制造业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创新主体及产业园区带来全方位变革。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融资环境的优化是首要利好,不同类型企业均能受益。如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企业可获得长期低息贷款,缓解研发周期长的资金压力;突破核心技术的企业,能通过上市融资,快速募集资金。融资的改善,可使企业加大研发设备采购与人才招募,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助力传统制造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对金融机构而言,有助于其拓展业务。金融机构通过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建设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能助力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对科研创新主体而言,能在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建设上获得强力支撑。如科研创新主体可与科技中介合作,引入创业投资基金等耐心资本,高校院所可联合创投基金,为其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而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定制化金融服务,能助力科研主体吸引顶尖人才。

此外,在政策影响下,金融资源将向产业集群倾斜,产业园区将迎来发展新契机,这会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加速产业链完善。

展望未来,该政策的实施将实现我国金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一方面,金融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持续资金动力,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发展又为金融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华丽转身。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网站编辑: 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