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形势报告厅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新在哪
发表时间:2022-03-14    来源:《时事报告》2022/03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张家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工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2020年首轮“双一流”建设总体实现预定目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成效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也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近期,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亮点

  《若干意见》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呈现出多个亮点。

  动态调整原则初现威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特征是开放动态的计划,破除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弊端是突出亮点,着力探索滚动资助、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新模式。尽管新一轮建设中尚没有一所高校出局,但是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13所高校14个学科给予公开警示,个别警示学科被撤销调整为新学科,如果2023年再评价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毫无疑问,这种公开警示及再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方期待的动态调整原则,对被警示高校和其他建设高校也是动力和鞭策。

  遴选认定机制彰显公平。“双一流”建设以“扶优扶强扶特”为价值取向,范围平等覆盖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三部委根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经过专家委员会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定了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新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433个一级学科(新增35个学科),其中基础学科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共有7所“双非”高校、8个学科首次入围。建设高校布局更为合理,建设学科结构得到优化,真正做到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

  身份和层次追求淡化。新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既没有AB两类建设高校区分,也没有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区分。教育部强调,“双一流”重点在建设,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将高校划分“三六九等”。这是第二轮建设的重要创新点,必将淡化建设高校对身份和层次的追求,引导建设高校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更好更快更准地实现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

  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尊重。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双一流”建设的既定目标和应有之义,此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没有公布“双一流”建设学科,而是被赋予学科建设自主权,两校将自行确定并公布建设学科。此举可以视作本轮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开端,只要条件成熟将会有更多建设高校自主确定建设学科,而且在考试招生、人事制度、经费管理、学位授权、科研评价等方面的自主权也会越来越多,让高校更加自主地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完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内部治理体系,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建重点内容更加聚焦。在加强党的领导、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若干意见》延续了2017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的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但进一步深化了内涵、突出了重点、细化了要求,特别强调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任务。值得称道的是,《若干意见》将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完善稳定支持机制作为重要任务,这既是“双一流”建设自身规律的体现,也是基于首轮建设经验的改进与升华。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分类分层评价、多元多维评价、国际同行评议等将是探索关键点。完善稳定支持机制,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前提,建立健全中央、地方、企业、社会协同投入长效机制、扩大建设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等将是改革大方向。

  “双一流”建设应常抓不懈

  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艰巨的任务,“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应常抓不懈。

  完善动态管理和成效监测机制。加快构建多维多层分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如人才培养指数、学术生产指数、社会贡献指数等,推动高校迎战智能社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创新性实践探索。完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适度增加院校自评、第三方评价、国际同行互评和学生参评。

  引导高校自主内涵发展。引导建设高校主动拥抱市场、服务国家、奉献社会,扩大高校配置经费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发展模式的自主权。引导高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特别是人才培养体系、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人事制度体系、内部治理体系等。

  统筹“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科学处理“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生态建设的相互依存关系,防止建设高校和非重点建设高校形成中心—边缘关系。发挥“双一流”建设的传递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引领带动其他高等院校共同进步。

  重视利用国际资源。统筹国内外人才资源,鼓励建设高校发起国际学术组织和大学合作联盟,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和国际化联合科研水平。

  建立规范的高校人才市场。深化高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规范学术人才市场,引导高校外引内育并重,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作者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网站编辑: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