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形势报告厅
“一带一路”上的光明天使
发表时间:2023-12-21    来源:《时事报告》2023/12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本刊记者刘欣越 孙艳芳

2019年,鲍永珍带领“光明行”团队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这是鲍永珍团队与当地医护的合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国家医疗队开展“光明行”国际医疗援助的第十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鲍永珍教授是国际“光明行”首批国家医疗队队长。从2013年开始,她带队前往非洲、中亚许多国家,为超过3000人带来了光明。

  用有限的时间创造最多的“光明”

  2014年,鲍永珍带领中国首批“光明行”援非医疗队前往非洲大陆东北部的吉布提共和国。“可到了吉布提贝尔蒂耶医院后一看,我们都傻眼了,房子空空荡荡,这哪是手术室,这不就是一个空房子吗?”说到这时,鲍永珍坦言,这些年援外的经历让团队成员学会了布置手术室、调试设备等技能。有一次,大家在手术中碰上停电,最后用手机的手电筒打着光完成了手术。

  除了硬件条件较差以外,当地老百姓的病情也非常复杂,常常伴有其他并发症。鲍永珍向我们介绍,白内障的发展过程可分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四个阶段。膨胀期很容易继发青光眼,手术难度比较大,到了成熟期,患者基本上就属于“盲”的阶段了,这个时期一定要尽快安排手术,再不做就晚了,而到了过熟期,可能会出现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过敏性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此时的白内障晶体核会活动而且很硬,手术难度和出现其他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紫外线辐照是引起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之一。非洲地区紫外线强,白内障发病呈现年轻化特征。与患病人数较多的情况同时存在的是非洲相对较低的医疗水平,如在国内已经非常普遍的白内障手术,对非洲一些国家来说,仍然“遥不可及”。在这些国家中,能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医生非常稀缺,这也让当地许多白内障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在非洲、中亚,大部分的白内障患者都处于过熟期,有的还出现了并发症,手术难度很大。”鲍永珍说。

  面对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患者人数众多的情况,鲍永珍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患者做手术,甚至顾不上吃午饭。鲍永珍说:“在援非医疗队中,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大部分队员都已经习惯了不吃午餐。在吉布提将近1个月时间里,我们完成了1086人的筛查,做了520例手术。”

  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大家乐在其中。“能让患者重见光明,对眼科医生来说,是一件光荣的事,我们的付出非常有价值。”

  鲍永珍分享了这样一个小故事。2014年援助吉布提后,“光明行”医疗团队打算在2015年前往博茨瓦纳。在博茨瓦纳,一位69岁的老太太哈蕾芙的女儿正在中国留学。“在给哈蕾芙做手术时,她的白内障已经处于过熟期,手术结束后,突然,这位博茨瓦纳老太太用中文和我们说了一声‘谢谢’,我们都很惊讶,也很感动。”鲍永珍说。哈蕾芙的女儿说:“中国的大学让我增长见识,中国的医生又让我的妈妈重获光明,我们爱中国!”

  从2014年至今,除了因疫情中断外,“光明行”医疗团队每年都会援助非洲、中亚地区的国家。2023年4月和9月,鲍永珍带队去了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累计完成860例白内障手术。很难想象,“中国速度”这四个字,会被用来形容做手术的速度。鲍永珍说,“其实,比‘中国速度’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中国速度’践行着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承诺”。

  为当地留下“永恒的光明”

  十年来,“光明行”医疗团队将光明送到了马拉维、吉布提、博茨瓦纳、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在每次“光明行”期间,医疗队都会对当地眼科医生手把手进行培训,如将白内障超声乳化这一先进手术技术传授给当地的医生。尽管中国的专家会离开,但为当地培养的医疗队和留下的手术技术,能将光明永久地留在受援国。

  鲍永珍团队在援外时,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教给当地的医生护士,但与系统化的培训相比,这种短期培训效果仍显不足。因此,不少国家都希望能与中国共建医学合作中心,为人才的交流学习提供更大帮助。

  2022年7月,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达成共识,中方在继续开展“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的同时,在乌设立了防盲合作中心。2023年4月19日,合作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揭牌。

  费勒是中乌防盲合作中心成立后首个到中国进修的医生。从观摩手术到研讨方案再到模拟手术,费勒每天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生怕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来中国进修学习的机会非常难得,我的同事们都非常羡慕我,连院长都羡慕我。”费勒说。

  清理消毒、滴散瞳液、上麻药,使用超声波探头去除浑浊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一整套手术行云流水。“中国医生的手术动作,没有一个多余的。”费勒回忆第一次看到中国专家做手术时说,“我赶紧打电话给家人,让他们带着外婆专程从撒马尔罕赶来看中方专家的门诊”。

  “直到现在自己做手术,我才体会到中方专家有多厉害——速度快、动作精准、病人痛苦少。”费勒说。谈起这位学生,鲍永珍感慨地说:“费勒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他抓住一切机会向大家学习请教,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上,这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很愿意为这样的人才提供进修机会,也希望能通过交流合作,深化中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撒马尔罕州卫生局局长朱曼尼约佐夫表示:“我们的医疗机构都希望与中方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期待双方的合作越来越深入。”鲍永珍表示,“光明行”作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民间交流的重要方式,未来还将帮助更多的患者重见光明。

  国有界,爱无疆。“光明行”这个小而美的援助项目,架起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健康桥梁,铺筑了增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的丝绸之路,联结起中国与各国人民命运与共的心灵纽带,勾勒出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敢担当、有作为的大国形象。

  (本栏目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合办)

网站编辑: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