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孙艳芳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总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每当听到《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人们心中总能浮现出那苍茫而辽阔的内蒙古高原,如今,与这首歌同名的电视剧也一样脍炙人口。
对于为什么要拍摄这部作品,执导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电视剧导演康洪雷坦言:“这是一部关于乌兰牧骑,关于知青,关于我的家乡内蒙古40年发展变化的电视剧。作为内蒙古人,我一直觉得我对家乡有所亏欠,拍了那么多作品,为什么没有拍一部关于家乡的?这部作品也是我心目中家乡的样子,它能放松心灵,包容成长,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命运。”镜头里,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随着剧情徐徐展开:大地平坦辽阔、山峦点缀,呼伦河、闪电河,如献给蓝天的哈达,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将内蒙古特有的恢宏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天空上飘着的每一朵云彩里都住着一个灵魂”“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怀里都揣着一颗滚烫的心”。电视剧深情展现了草原和草原人民的宽广胸怀。莫家兄妹从南京来到内蒙古,在男主角莫成名的视角下,城市压抑乏味:小屋狭仄,令人窒息,不苟言笑的父亲、内敛胆小的母亲……这一切让他只想尽快逃离。在草原上,莫成名在人生选择中寻找自我,在奋斗中履行自己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诺言。他释然了,他因草原而重生,正如他的一句台词,“草原太辽阔了,辽阔到你都不好意思小心眼儿……”这里天蓝地绿,有成群的牛羊、连片的蒙古包,还有热情的乌兰牧骑,当然也少不了大队里招待知青、管够的酒和肉。在这里,莫成名再也不用睡上下铺了,这里还有额吉的爱,一位只会说蒙古语的老妈妈,把他当儿子看待……
仁勤大叔,是草原上威望顶高的老牧民,他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诱捕疯狼一段戏里,他从战略到战术,从利弊分析到对草原狼的心理揣测,一个智慧老人的形象跃然屏幕。仁勤大叔“外冷内热”,是个“暖水瓶”型老人。斯琴高娃饰演的额吉,每天围着蒙古包转,她疼着孩子、爱着孩子,给他们做最好吃的饭菜,缝补最暖和的衣帽,她用最朴素的情感,诠释着蒙古族阿妈任劳任怨、恪守信义的忠诚品格。牧民朱格奈为救被困于暴风雪中的莫青山,脱下自己的皮大氅裹住了他……雪停了,当赶来的人们从雪堆里刨出他俩时,莫青山睁开了双眼,而朱格奈却再也没有醒来。内蒙古人民为了温暖来到草原的孩子,不怕豁出自己的命。
剧情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展现着草原人民的情怀。乌兰牧骑,意为“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他们以蓝天为幕布,以草原为舞台,一下基层就是十几天甚至几十天,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演出中,即使只有一个蒙古包、只有一个观众,他们也要完成他们的表演。演出之余,他们还会帮助牧民修家电、剪羊毛……
莫成名因为自己会拉大提琴而加入了乌兰牧骑。在他的熏陶下,他和蒙古族妻子杭拉养育的3个孩子长大成人后,把草原的音乐特点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为人们喜爱的流行音乐,并且把把最深沉的爱献给草原音乐带出了草原,带到了城市,直至最后登上世界的舞台。
被草原治愈的莫家兄妹曾因环境艰苦而哭泣,也为收获动人的爱情和珍贵的友谊而欢笑。这里有“娜仁”,太阳;有“萨仁”,月亮;有“托娅”,阳光;有“其其格”,鲜花;有“巴特尔”,英雄;有“阿其图”,恩情。扎根草原的莫家兄妹也用心反哺着草原。莫成名给牧民放羊、帮助打井、教小学生,永不疲倦地跟着乌兰牧骑巡演;莫桑梓因公牺牲,是救火英雄;莫青山在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当上了卡车司机……都市与草原、汉族与蒙古族,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也无法分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温暖盈满心怀。
“在采风中,摄制组从内蒙古的最西边走到最东边。我们认识了很多当年从南京来的人,他们有的70多岁了,说着一口流利的蒙古语,举手投足与当地人无异。”康洪雷说,“莫成名和杭拉的孩子成立的乐队走出国门也是有原型的。内蒙古无伴奏合唱团(原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们在悉尼歌剧院、上海大剧院、北京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等地都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获得了很多国内国际大奖。”
细节的真实是作品感人的基础。当康洪雷被问到“在拍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时,他说:“这部剧的时代跨度很大,所以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在还原时代这件事上下功夫。”据康洪雷介绍,为了还原时代,给观众带来真切的体验,电视剧对美术造型要求很高,蒙古包马鞍、黑板报……每一个场景、每一套服装、每一个造型都是按时代感做出来的。不仅如此,对人人向往的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和成群的牛羊,电视剧也必须安排,且不是敷衍了事,而是真牧民出镜、真场景拍摄,就连剧中的一些对白,也用上了一句“我要给你一个告诉”这种草原人民往往会脱口而出的谓语与宾语倒置的句式。特色鲜明的语言活化了一部蒙汉语言的交流史。
原生态的感人,在于它不需花里胡哨的过度包装,只要设置好场景,将演员与人物融为一体,用最能展现角色特点的镜头拍出最真实的状况就很好。阿妈背着的牛粪筐很沉,踉跄的脚步很慢,用力的右肩很斜,捡牛粪的手很糙,跛了的右腿很吃力,挎在右臂的鞍具很重,摔倒的瞬间很真……然而阿妈的表情却很平静,因为这是她几十年劳动的“日常”。拍摄过程中,为了还原草原凛冽的酷寒,剧组在11月寒气逼人的锡林郭勒盟,挖了一条3米深的沟,里面灌满水;为了拍好暴风雪,在降雪较少的情况下,剧组用鼓风机营造大雪效果。“一边在刺骨的寒冷中坚持,一边要克服鼓风机吹出的塑料片卡嗓子,过程很艰辛。”莫成名的扮演者李泓良说。
除了真实的草原场景,还有摄人心魄的草原音乐。有观众表示:“音乐响起时,我的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电视剧从头至尾,草原风情溢满荧屏,那种曲调悠长、嘹亮浑厚、气息宽广、情感深沉的音乐,能让观众不自觉地与剧中人物心灵息息相通。
“电视剧从拍摄到播出,经历了几年时间的打磨,遗憾的是,有的老艺术家没能看到作品的播出,但剧中留下了他们永恒的画面,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说到这儿,康洪雷的眼中满含着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