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点推荐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发表时间:2024-03-12    来源:《时事报告》2024/03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郑青文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命题,深刻把握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厚重的文化情怀、宏阔的文化气度、深沉的文化担当,为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赋予了重大责任、作出了科学指导。

  “使命”这个词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引领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是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概念。很多人把中国共产党称为使命型政党,就是因为其对于国家、民族所肩负的使命的自觉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新的文化使命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在文化领域的集中表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是历史的转折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复兴中华文明、找寻中华文化的新生命,成为我们民族的时代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担负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所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不是孤立存在、独立发展的,而是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紧紧联系。推进中华文化复兴、赓续发展中华文明,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只有将新的文化使命置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才能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其时代意义。

  新的文化使命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提出,“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这是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新的文化使命强调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三个内容层层递进、次第展开,有文化繁荣才有文化强国的坚实根基,有繁荣发展的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才能够真正实现。

  从广义上讲,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创造,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党的政治文化、军事思想、外交思想等,都属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传统文明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的现代文明。这一文明形态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出来的,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意识形态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基础上孕育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文明。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善于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必须以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文化创新创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入推进的关键时刻,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类风险加速积累,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信息技术革命和传播变革深入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舆论生态、文化业态、传播形态,使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大势,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作理念、内容、载体、形式、方法的创新,以塑造起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要克服经验主义、主观主义、保守主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努力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不断以新思路谋划工作、新机制整合资源、新举措破解难题。要借力现代信息技术的科技赋能,借鉴其他领域、其他国家成熟有益的经验做法,借助专家学者的智慧成果,既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自身,又能够跳出既有工作模式,始终使我们的工作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相符合、相适应。要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为要求,着力解决一些领域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让各类文化资源要素活起来、动起来,以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造力,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活力、添动能。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实”、力戒“虚”,注重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下决心调整改进一些重声势轻效果的模式化套路化工作方式,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有针对性,要让工作成效体现在面上、线上和每一个点上。

  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当下,推进中华文化复兴、赓续发展中华文明、应对国际文化竞争,需要我们深刻把握新的文化使命应运而生的逻辑必然性和与时俱进的现实重要性,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网站编辑:单良晨
分享到:
形势政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