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编辑室与读者座谈
2011-01-07 00:00:00  来源:时事报告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记《时事报告》编辑室与总政玉泉路干管局老干部大学读者座谈

  活动缘起于一封读者来信。

  总政治部玉泉路老干部服务管理局老干部大学一位叫李振伦的老人,给我刊来信说:“我是贵刊10多年的老订户。我离休以后,文件看得少了,报告也听得少了,由于有了《时事报告》,使我眼明心亮,了解了许多国际国内形势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解决了若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问题,提高了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受益匪浅。”他在署名之后特意做了说明,“我是80多岁的老人了,眼睛看不太清清楚,写得不好,请见谅”。

  张旭副总编辑(左)和老干部大学校长王敏同志。

  揣着这封饱含老人一腔热情的来信,2010年12月27日下午,《时事报告》杂志社一行人在杂志社副总编辑张旭的带领下,来到了总政治部玉泉路老干部服务管理局老干部大学。

  本以为是一次平常的见面,当我们被请进布置一新的会议室,眼前的一幕真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七位像李振伦一样高龄的老人早已整齐地坐在会议桌旁等候我们,他们分别是老干部大学校长王敏、副校长张国梁、办公室副主任高世杰、文史系主任林治山、书画系主任陈鸾桥、朝阳干休所研究班的张舞原和玉泉路干休所教研班的李克明。

总政治部玉泉路老干部服务管理局政治部主任马安田介绍了老干部大学基本情况。老干部大学隶属总政治部玉泉路老干部服务管理局,管理局下设玉泉路、金汤河、朝阳、大兴、良乡等五个干休所。老干部大学成立于1987年,成立初期有五个系:文史、书画、园艺、垂钓和卫生保健。2001年根据离休老干部急于了解国内外大事的要求,成立了社会科学系。20多年来,老干部大学报名学员累计5056人次,平均每年253人次。随着学员年龄的增长,近10年来学员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还是有不少老学员在坚持不懈地学习。

老干部大学社科系主任李振伦同志和干管局政治部副主任巫建兰(左)。

  李振伦离休前担任原铁道兵政治部群工部部长,老干部大学社科系成立后,任系主任。李振伦介绍:“社科系的任务是组织学习时事政策,要求每月学习1~2次。自成立社科系以来,除了非典时期,从2003年3月19日到8月6日停课4个月之外,老干部们的学习是年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雷打不动地组织。仅以玉泉路干休所为例,从1991年1月13日到2010年12月22日,20年共组织学习540次,平均每年活动在20次以上。”

  在学习方式上,老年大学在不同阶段分为好几种形式。李振伦说:“最早我们有发刊物传阅、看录像、请人作报告这三种形式。开始没有一点经验,学习材料成了大问题。我自己跑到中央党校,订了《报告选》,每个干休所的每个支部各发一份传阅,但《报告选》内容陈旧。请人做报告呢,刚开始坚持得不错,后来慢慢变成了需要我们给费用,一场报告差不多要一千元,我们老干部大学没有钱,最后只好放弃了这个形式。而看录像呢,因为也需要花钱(一张光盘50元钱),也被我们放弃了。最后就只保留发刊物传阅这种形式。纸质报告传阅的形式后来也有变化,因为传阅起来太慢,一个支部30多个人,一人看一天就得30多天,我们就将订阅的刊物找人阅读,制成录音带,发给各干休所,由他们组织播放。”

  “经过多年摸索,也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淘汰筛选,我们选定了五份刊物,其中就包括《时事报告》。我是2000年底得知贵刊的,于是就订了一份,一看挺好,拿回来在老干部学习活动中也非常受欢迎,就这样连续订了11年( 2011年已征订),一直作为我们的学习材料。对于《时事报告》我比较了解,感情比较深,每次给你们打电话都感觉很亲切,有什么问题贵刊也马上帮我解决。比如有几期杂志我没收到的,贵刊甚至用快递帮我送过来,我很受感动。”

  老干部大学的老同志们认真地做会议笔记。

  “我对《时事报告》的看法是,紧跟形势,导向正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栏目多,版面活,质量高,有特色,是一份很有说服力、很有感染力,很有吸引力的刊物,价格也非常合适,是帮助我们老干部领会中央精神、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顾问,是我们学习时事政策的良师益友。对杂志栏目,我个人最喜欢的有‘形势报告会’、‘国际大势’、‘ 农家新话’和‘信息速览’。”说到这里,老人从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剪报本,原来他把自己喜欢的《时事报告》上的文章,一一剪下来留存了。老人一边翻看,一边对喜欢的文章如数家珍,一一给我们举出上述他喜欢的四个栏目中的优秀文章例子。

  “从前年开始,我视力下降得厉害,去年眼睛被确诊为黄斑变性,视力只有0.2了。我只能用放大镜看看标题和重点文章。我是1929年生人,已经80多岁了,有生之年争取多看一些,少些遗憾。”

  目前,老干部们大多和李振伦一样,处于高年龄、高发病的双高期。五个干休所的老干部,平均年龄83.5岁,许多老同志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话也说不清,但是绝大多数学习热情仍然很高。有些行动不便的同志由老伴搀着来参加学习。有一位叫李军的老同志,1922年生人,住在301医院的时候,医生报病危了,还让家人来借材料学习。另一位叫赵挺的同志,1926年生人,身患癌症仍然积极参加学习,近年来他眼睛坏了,看不见红绿灯,一个人不敢上街,干脆花钱请了个大学生给他读学习材料,已经读了四五十个小时。

  读者见面会在热情亲切的气氛中进行。

  通过多年不间断学习,老干部们获益颇多。他们不仅了解党的路线政策,了解国内外大事,更能够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们自己也保持了精神健康,保持了晚节,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自觉抵制错误的东西。”在“法轮功”猖獗时期,参加学习的老干部及其家属没有一个参加“法轮功”活动的,也没有搞别的歪风邪气的事情。老干部们通情达理,顾全大局,这些年坚持积极参加救灾捐款和其他公益活动。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时事报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真诚,也对我们编刊和发行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最后,我社副总编辑张旭深情地说:“我深深地被老同志执着学习的精神打动了,同时很遗憾我们来晚了,早一天来我们就能早一天交到老同志们这样的好朋友。”张旭表示,《时事报告》在未来一定要继续努力结合百姓关注的时事政策热点来办刊,努力将文件语言转化成鲜活的语言,更多地和读者朋友见面交流。张旭系统地介绍了我刊在未来一年将要面向读者的新资源、新成果,重点介绍了我社即将出版的《中心组学习专刊》,希望和老读者们更加深入地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最后张旭送给老同志们12字评语,“视野开阔,思维理性,境界高尚”。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总政治部玉泉路老干部服务管理局政治部副主任巫建兰、宣传干事方先桥,《时事报告》编辑室副主任赵鸿文,编辑梁玲、向继贵、朱军等。

  时事报告杂志社记者 梁玲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