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试题:推进城镇化
2010-05-27 00:00:00  来源:时事报告
 

  一、给定材料

  1.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人口多、农业效益低、农村底子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要长期面对的三大基本问题。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即使未来城镇化率达到60%,也仍有五六亿农村人口。因此,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良性互动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是农民进城转为城镇居民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只注重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战略,但该战略基本是以土地资源为依赖来进行发展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规模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为农村人口非农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因城市房价飞涨、生存门槛日益提高,让进城农民“望楼兴叹”,难以安居乐业,以致大批长期进城农民工很少通过落户转为市民,致使土地城市化远快于人口城市化。

  城镇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桥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城镇化重点放到中小城市和中心镇,把具备条件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强调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支点。强调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城镇化建设,是因为中小城镇就业与定居门槛要比大城市低得多,更符合我国农村实际。

  农村孕育了城镇,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加快城镇化发展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强化中心城镇有利于农村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村镇联动发展,也符合农民需求愿望。在山东、河南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0% 以上的农民工愿意进大城市打工,但选择回家盖房或在城镇买房。

  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在城镇化,最大的内需在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是实现村镇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和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实践证明,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地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越显著。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更有利于凸显农村地域多功能性,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科学发展。

  2.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多年高增长后,又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率先企稳回升。要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下一步该如何拓展发展空间?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投资将起到长期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尽管中国城镇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约10% 提高到大约45%,但与发达国家78% 的城镇化水平和世界平均49% 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厉以宁算了一笔账:今后中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30年以后,城镇化率大约达到75%。要知道,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 个百分点,意味着约有2000 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将是多大规模的建设工程!

  此外,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还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带来消费扩大、促进社会和谐,可谓一举多得。

  3.“拉美陷阱”也称“中等收入陷阱”, 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经济“起飞”,大量农民涌向城市,而由于当时实行的分割政策,绝大多数人被阻隔在城市的周围,形成了特有的棚户区居民,未能融入城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社会消费也出现了畸形现象。一边是繁荣的现代化,一边却产生了那么多穷人;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社会陷入动荡,发展停滞。

  4. 目前一些地方的城镇化热潮出现了两种值得关注的情况。一是许多地方干部对城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新城。一名地方国土部门的干部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对人均建设用地有指标控制,一些地方为突破指标,大做规划文章。特别是小城镇规划贪大求全,不切实际地提出十年二十年内人口要达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面积达到几十平方公里。他认为,正是这种贪大求全的盲目规划引发了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和“圈地运动”。

  二是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取向出现“变味”苗头。有的地方搞城镇化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解决城市扩张和用地不足,却忽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公共服务的保障。这种以土地为突破口和取向的城镇化,无疑极易造成对农民利益的侵害。

  调查中了解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被忽略、“被自愿”的现象时有发生。江苏省溧阳市横涧镇黄岗岭村村民陈须法告诉记者,2005 年村里引入外来资本,承包了近千亩土地建茶场,由于每亩租金只有100 元,村民们嫌低普遍不愿意出租。尽管如此,村里还是通过强行手段将村民们的土地流转给了承包的老板。“当时我住院一个月,村委会趁我不在家,用推土机把我的一亩桑树地推平租给了茶场,对外却说是村民自愿流转。”

  其次是土地流转和拆迁补偿偏低,公共服务没有衔接到位。记者在苏皖川等地采访时发现,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不一,但总体标准过低,有的流转价格每亩只有100 元左右;耕地一次性征用价格一亩也只有一万元左右,仅为土地的短期产出收益,而忽略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以“统筹城乡”为旗号的城镇化最终成了“统筹土地”,忽略了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保障措施的配套。

  再次是农民处在分配链末端,利益“被弱化”现象突出。据了解,安徽省南陵县将大浦试验区作为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对现有分散村庄进行撤并,建设新型农民社区统一安置,节约建设用地666.75亩。通过对原农民宅基地及部分滩地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共新增耕地1223.75 亩。这些节约出来的用地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被置换为城镇用地指标,以每亩20 万元的价格出让给负责试验区建设的企业,而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标准却仅为10 元/ 平方米。而记者在其他一些地方采访时发现,有的地方农民连这10 元/平方米的补贴都得不到。节约出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完全由政府获得。

  5.2009 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河北省邢台市南大汪村村支部书记温成祥认为,这对家住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来说是一大福音,几年内,全村1900 多人将全部转为城市户口。“2004 年,政府完成了在村里的征地,全村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

  他说,“不要以为村民没了耕地就失去了生活保障,以前村里基本没什么集体收入,但是2004 年至今,包括部分土地征用补偿款和集体投资收益在内,村集体资产超过3.5 亿元。”

  邢台市政府副秘书长焦朝君介绍说:“邢台今后将扎实推进城镇化水平,重点实施交通路网、市政设施和产业园区三大工程,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到2020 年,邢台市中心城区人口将达100 万。今年邢台市部分县市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教人员工资等达到市区水平,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到2012年任县、南和县达到市区标准,并逐步实现燃气、供热等市政公共设施一体化,年底实现‘十分钟交通圈’。”

  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的眼光。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在邢台市凰家城市广场占地40 亩的超市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而一些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甚至已把当地四线城镇作为市场开发的重点。相比北京、上海等生活成本高、竞争压力大的城市,中小城市较好的生活环境更吸引不少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落户,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也逐渐倾向于到中小城市就业。2007年毕业的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女孩李晖原在北京一家平面设计公司工作,去年底,她回到了老家陕西省咸阳市。她说:“大城市不仅房价太高,过于拥挤的交通也让我很不适应。而现在的中小城市里发展机会是多方面的。”

  6. 温家宝总理在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说:“户籍制度只是改革的第一步。”长期以来,城镇户籍都是老百姓享受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转变农民工户籍只是打破坚冰一角,与户籍挂钩的就业、工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制度改革,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方面要逐步取得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邱立成说:“城镇化关键在于为进城农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利用城镇化平台逐步建立保障、医疗、教育制度最具可行性。”

  然而仅给农民户口、住房与社保是不够的,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创业资本或者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市长张宪军说:“没有产业的城镇化就没有灵魂,很多城镇都是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张宪军代表建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依托城镇布局产业园区,加强城镇化产业支撑,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一些体制性障碍如土地制度、金融体制也亟待破题。民建中央的提案中建议,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本化红利,解决进城农民和创业农民工的资金问题;放宽民间投资的投入,创新城镇化筹资机制。张宪军代表说:“国家应加大对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资金支持,在小城镇建设上制定相应的税费等优惠政策,同时在资金和项目上促进小城镇的产业发展。”

  二、作答要求

  1. 请概述给定材料所反映的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紧扣材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20 分)

  2. 请根据材料3,分析“拉美陷阱”对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 字。(20 分)

  3. 依据材料,谈谈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系。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超过200 字。(20 分)

  4. 参考给定材料,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900 ~ 1100 字。(40 分)

  三、宏观背景解析

  201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促进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农村覆盖。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

  四、参考答案

  1.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首先,制度方面,我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及与户籍挂钩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制度阻碍了农民的流动;土地制度、金融体制影

  响了进城农民的创业和就业问题。其次,思想方面,一些地方干部对城镇化理解出现偏差,对城镇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部分农民由于知识水平较低,对城镇化建设缺乏正确认识。第三,政策方面,各地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不一,并且标准过低,忽视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一些政府抢占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农民利益被弱化。

  2. 拉美国家由于实行分割政策,导致在城市化过程中,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严重,农民无法融入城市享受现代化的成果,并且滋生了众多社会问题。因此,我国的城镇化要吸取教训,首先政府要实施强农惠农政策,为进城农民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其次,要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第三,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使其能够享受现代化成果。

  3. 首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有利于现代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其次,两者相互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为其提供土地及人员支持;城镇化加速发展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城镇化是村镇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和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第三,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两位一体的战略,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和良性互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4. 略。

  (华图教育集团教研中心申论研究员杨桂萍供稿)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