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试题:人才发展问题
2010-07-10 00:00:00  来源:时事报告
 

  一、参考资料

  1.2010 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2006 年初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2010 年早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人才”、“科技”、“教育”战略三角。这标志着最高决策层已经将提升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作为未来10 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人才是经过培养开发而成长的。人才培养开发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的组合就构成了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日前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以下简称《纲要》) 对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提出了新目标,即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 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2.2010 年1 月11 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吕平安捧回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初中毕业后就扑进田地琢磨科学育种的河南农民, 先后培育出10 多个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和研究火箭飞船的大科学家肩并肩领奖,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吕平安感慨。

  成就吕平安的, 除了勤学苦研的执著, 还有全社会日益更新的人才观念。自2006 年始, 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首设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 一线劳动者由此被纳入国家最高科技奖励的视野。4 年来,已有14 名基层工农获此奖励。

  “这体现了我国人才观念的进步——不再‘唯学历、唯身份、唯精英’, 而是看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委员说。

  3. 成立仅4 年,作为一家典型的“海归”高新企业,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规模不算大,但在手机电视、准4G 通信、移动互联网等行业已有多个技术突破,正逐渐稳固其在移动多媒体核心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国家重视海外人才,一系列的支持举措,确实给了海外人才开始创业和发展好的起点。”加州伯克利博士、创毅视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辉说。

  张辉创业之初,当时国内手机电视终端市场的产业化还没开始,现在耳熟能详的CMMB 这个“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标准尚是行业标准,还不是国家标准。而在欧美和日本、韩国,手机电视都有了本国标准,其中在日、韩两国发展很好,已是手机的标配功能。2008 年夏天,当北京奥运会成为历史上首届使用手机电视观看直播的奥运盛会,很多人可能没想到背后居然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个小公司,可以有这么高的起点,能够和大企业合作,这体现了国家对‘海归’人才的重视。”张辉说。早在创毅视讯刚成立还租住在民宅里闭门研发时,中关村管委会就主动找上门,带来一张300 万元人民币的支票。张辉说,手机电视芯片开发,北京市和国家广电总局等支持了1000 多万元人民币。之后商业融资也很顺利,第一批6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顺利拿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企业的作用不可小视,在说服商业的风险投资时候,信心也更充足。”“留学生创办的民营企业,承担起国家重大专项,激励了我们创业团队,同时也加强了我们和大设备商、大运营商之间的信赖度。”张辉说,作为企业对国家的回报,要让花的每分钱都创造价值,就是要“以创造价值为核心”。

  4. 中组部国际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组组长王辉耀立足我国人才现状,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做出如下分析:大学生就业难和我们人才的短缺有很大关系。似乎这话听起来有矛盾,实际上不矛盾。大学生在我们国家占的比例是9.2%,实际上发达国家是30% 以上了,这个占比并不是很多。而就业比较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家过去很多年是靠投资拉动经济,而不是靠人才拉动。投资拉动大家都知道,带动很多蓝领、农民工就业,但是这个模式现在不行了,就是说我们需要增加我们的人才拉动。我们现在的第三产业、高科技、金融保险、服务行业等占我们整个的GDP 比重才40% 左右,发达国家是80%。从40% 向80% 迈进需要应用大量的大学生人才,社会教育的人才,这里就缺这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

  打个比方, 从国外回来一个李彦宏,创立一个百度, 就带动五六千人的就业,而这里面大多数是大学生就业,而且上下游加起来是上万人。就是说我们需要大量引进这种领军人才、创造性的人才,中国特别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在美国的硅谷,他们的高科技公司一半以上是由这些移民和外来的人才创办的。如果中国能够吸引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或者领军人才,便可以带动高科技产业、服务行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就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5.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浦东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浦东的要求,坚持人才国际化战略,积极探索“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旨在完善浦东国际人才的管理机制、服务体系和综合环境,其中包括不少对现有政策的创新和突破。如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完善永久居留制度,完善在沪工作的高层次外籍人员出入境政策;积极引进金融、航运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市民待遇;拓展国际人才引进的渠道,加快推进人才与资本、技术、产权等国际要素市场的融合与对接等。

  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是浦东打造“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的底气。2001 年,浦东在全国率先组团赴海外招聘留学人才,之后又连续两年举办海外招聘会,共洽谈1.5 万人次。2006 年,浦东率先开展向外资开放人才中介服务市场准入试点,先后有11 家境外知名人才中介机构进入。2009 年,浦东获公安部批准率先试点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提供7 项出入境便利优惠措施,对满足条件的申请人的居留许可延长到3 至5 年,需多次临时入境的还可申请3 至5 年的有效签证,至2009 年底累计办理证照近500 人次。如今,这项政策已在上海全市推广。

  6. 中国人历来把读书看做是升官发财之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学而优则仕”,这样的传统文化与“官本位”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分配格局一结合,让人们形成了一个“千好万好不如做官好”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误导社会人才观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把人才引诱得时刻准备“鱼跃龙门”走入官员队伍中。如今大师级人物几近绝迹,谁敢说与“官本位”无关?在大学里做教授,在研究所搞科研,搞出真正的学术成果,按理说也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可一旦与官员带来的荣耀和利益一比较,有的人心灵的天平就不平衡了。不少人这样认为,一个人干得再好,业务能力再高,若不加官晋爵,就不够成功,只有官帽子戴在头上才算实至名归。在高校,教授博导争当处长早已是平常事。

  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就要祛除 “官本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

  这些国际通行的比较成熟的做法如若能够扎实地推进,对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无疑大有好处。去官场化、去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去官僚化,就是破除 “官本位”,是对旧的体制机制的大胆突破。我们期待以此为开端,真正出现一个能够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大量有用人才的良好环境。

  7. 从2003 年教育部在22 所高校启动自主招生试点, 到2010 年,拥有这一权力的高校扩大到80 所。自主招生作为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成为当前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切入点。自主招生的“热”, 年年上演, 但尤以2010 年度为甚。针对自主招生和高校改革问题,不同专家学者对此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刘海峰(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高考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 而各种“两难”的实质其实只有两个: 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 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远不如城市学生, 在高考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在过去偏重考察知识面和记忆力的情形下,刻苦攻读记诵不辍也可能取得高分。而当高考日益倾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 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有所上升。

  谢小庆(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所长): 高校自主招生为教育领域带来可喜变化, 这些举措已经开始撼动“岿然不动”的高考。自主招生改革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重负下解放出来, 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审美能力方面, 意义重大。我希望已经争取到自主招生权的学校, 更多地采用一些类似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的能力考试。在阳光实名推荐方面,我期待一些中学校长可以像发现“和氏璧”的卞和一样,具有宁刖双足也要使宝玉闻达于世的勇气。希望有更多的大学跟进,使“阳光推荐”成为一批大学的选才途径。

  孟芊(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 自主选拔制度实施以来, 清华大学通过这一办法录取的考生不断增加。根据学生入学后的跟踪评价, 自主选拔的考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发展方面具有优势。

  二、作答要求

  1. 请根据给定材料,对“人才”的含义进行阐释。(15 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 字。

  2.×× 市正在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精神,请依据给定材料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的内容提纲。(25 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 字。

  3.依据给定材料,谈谈培养人才和发展经济两者的内在关系。(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150 字。

  4. 请围绕“人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40 分)

  要求:( 1)请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 ~ 1000 字。

  三、解析

  宏观背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5 月25 日至26 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强调,到2020 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于6月正式颁布。

  参考答案:

  1.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当代,人才要以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造价值为核心,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并重视个人实际能力。

  2.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意义重大。首先,坚持“以用为本”,培养有用英才。人才培养要适合当前经济发展,要向应用型、实用型方面转变。其次,破除“官本位”,建立适应当前发展的人才管理制度。要去官场化、去行政化,对旧的人才管理体制进行大胆改革,塑造能够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大量有用人才的良好环境。

  再次,引进大量高端人才、创造性人才。要完善国际人才管理机制、服务体系和综合环境,拓宽国际人才引进的渠道,以人才拉动投资、带动就业。最后,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和人才选拔途径。以教育公平促人才培养,并采用灵活的人才开发与选拔机制。

  3.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一,培养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培养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才能拉动投资,从而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第二,发展经济为培养人才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为国家实施一系列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第三,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培养人才与发展经济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4.(略)_

  (华图教育集团教研中心申论研究员杨桂萍供稿)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