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体现
2014-11-06  来源:时事报告杂志社

  内容提要:

  2013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学校教育承载着重任,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其独有的学科特点更是责无旁贷,在教学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怀揣梦想,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又有一些小逆反,枯燥的说教不入耳更不能入心。所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用讲故事的形式,把枯燥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同学们爱上这门课。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教师要少一些枯燥刻板的说教,多一些生动活泼的实践和娓娓道来的故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者:                                     

  工作单位:          北京市日坛中学                      

  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体现

  一、问题的提出:

  2012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概括。2013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自此,在各种公共场合中我们都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标语。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价值观?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把这24个字往教室的墙上一贴,让学生背下来就可以了?这样显然不行。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去运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学校教育承载着重任,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其独有的学科特点更是责无旁贷,要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探究的过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价值观?人教版《哲学与生活》第十二课中是这么描述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简单的说,就是好与坏的评价标准。无论遇到任何人和事,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用价值观来衡量,价值观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但价值观有正误之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们正向的引导,传递的是正能量。现在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这与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紧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包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尊严,国家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如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所说的“中国梦是好日子,价值观是好活法,活法好是为了活到好日子上去。”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讲清这一点,尤其是在会考和高考中有相关的考察题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讲价值观要立足传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习总书记的许多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让人们明白今天的事情,是和古代一脉相承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中描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讲授了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段话,是在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和土壤。例如,人教版《经济生活》中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的是要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不懈追求,为之奋斗的经济价值目标。民主,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人类追求的共同政治理想和国家价值目标。文明,是国家物质生产、社会发展规模与水平和国家公民道德品质的集中反映。和谐,则是中华文化的根。几千年来,中国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深受“和谐”文化滋养的礼仪之邦。从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目标,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建设,和谐发展的内涵不断升华,无处不在,贯穿于治国理政、社会建设、个人修为的方方面面。

  (三)用讲故事的方式,在教学中体现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中国好声音。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怀揣梦想,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又有一些小逆反,枯燥的说教不入耳更不能入心。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少一些枯燥刻板的说教,多一些生动活泼的实践和娓娓道来的故事。正像习近平所说:“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1、选好故事。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各种大小不同、优劣不同、趣味不同的故事,好故事传承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与三个倡导相向而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的诠释。所以在故事的选择上一定要通俗易懂,最好是选取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选取典型事例,如“感动中国”的人物,“最美”的人物等等,选取有代表性,能传递正能量,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故事。例如: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五课讲到企业的经营,第九课讲到市场经济时,许多同学提到了诚信的问题。我们常说,“诚信是立身之本”,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面对的是互信的缺失,是对陌生人留个心眼儿,像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学术造假等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诚信在一部分人心目中已经扭曲成“谁诚信谁就是傻子”。正因如此,国家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内容之一。我当时上网搜寻了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最后给同学们讲述了河北的“油条哥”刘洪安用油不含一滴复炸油,以承诺招揽顾客的故事,又讲述了江苏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上学途中不小心剐蹭了别人的汽车,苦等20分钟仍未见到车主,他留下了写有自己联系方式并诚恳道歉的字条。他们都是普通人,却用行动充分诠释了诚信的深刻内涵: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在同学们思考的过程中,我追问:“你们从小到大抄过作业吗?考试中做过弊吗?撒过谎吗?和故事中的人物对照一下,自己做到诚信了吗?”我想,每位同学心中都有一份答卷。正是通过这两个故事告诉同学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黏合剂,就像修建一座大楼需要钢筋水泥一样,而诚信就是最好的黏合剂。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内容,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认为,用讲故事的方式远比枯燥的告诉学生什么是诚信更易于学生接受。

    2、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形式

  和有效载体。记得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与学生座谈时曾说过,“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多么精彩的比喻啊,是要告诉同学们,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例如: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一课,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在讲这一内容的时候,引发了争论,有的同学说,“您天天讲‘平等’,为什么现实中还有那么多的特权和不平等现象啊?”等教室安静下来后,我从平等的包子这个故事说起。因为一位意外来客,位于北京月坛北街路口西北角的庆丰包子铺火了,意外来客是习近平总书记,他亲自拿钱在点餐台和其他顾客一样点餐取餐,和大家亲切的交谈、合影,把自己当成一个老百姓,到饭馆里去随便吃一顿便饭,这不仅体现了新一代领导人亲民的作风,更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平等”二字。在政治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打出一系列反腐组合拳,各地贪官不断落马,我列举了几位落马的高官,告诉学生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不论涉及到谁,职位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肃处理。在经济领域,我给同学们讲述了我国页岩气招标的故事,有多家公司竞标,最终两家分别来自山西和北京的民营企业榜上有名,而此前曾参与招标的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国企则名落孙山。由于这次招标参与企业的“血统身份”没有限制,国企民企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的开采方案集约优化、谁的资金实力充足雄厚,谁就最后胜出。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同学们,平等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文明社会,平等是人们的一个共同愿望,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平等成为了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三、总结与反思:

  在深入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书籍后,感觉到自己在教学中思路更清晰了,能运用自如的用生活中的事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书本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活力所在,也是思想政治课的职责所在。其实际,一是社会实际,一是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实际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尽可能一致起来,从而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

  教学中,每节课我都会给同学们讲述一个小故事,创设一种情境,最终使学生自己感悟出其中蕴含的大道理,传递给同学们正能量。正所谓小故事大道理,小切口大主题。把枯燥的知识变成娓娓道来的述说,这样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既是教师素质形象的展现,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完善的人格,浓郁的爱国情结,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重要,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语举止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其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难,它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节课的讲述开始,讲好故事,把最美的声音传递出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 公茂虹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2-2013学年第2

  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增刊

  4、“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奇葆《新华文摘》2014年第10

  5、“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云山《时事报告》2014年第2

  6、“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戴木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2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效性案例研究”王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2

  8、“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关键” 叶小文《时事报告》2014年第3

  9、《新华网》201454日,习近平讲话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