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国蓝领的未来
2011-12-19 13:55:00  来源:时事报告杂志社
 

“十一五”职业教育盘点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王继平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已有16000多所,年招生规模达到110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3000多万人。这是“十一五”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个专业类别35个比赛项目,共有2715名选手参加比赛,展示职业技能。这也是“十一五”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

  第七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参加全国决赛的学校共1712所,学生共31525名,参赛作品共30844份,展示综合素质。这仍然是“十一五”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

  ……

  也许你要问,哪个更能展示真实的中国职业教育?其实,它们都是。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引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时期快速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培养规模更大、结构更合理

  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各级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学徒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68万人,占到了当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的51.27%,在校生规模达到了2195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313万人,在校生965万人。近5年来,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了3800多万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左右,有效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超额完成了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十一五”任务目标。

  二、人才质量更高、素质更优秀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就业难”更加突出,但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始终保持了很高的就业率。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让人羡慕。这与我们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质量持续提高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广泛开展了职业教育与行业的对接对话活动, 成立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各领域专家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机制;发布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推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完善了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双证书”、优秀学生表彰和就业服务等……这一系列的动作,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资助加免费,职教更实惠

  接受职业教育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为促进教育公平,2007年,国家明确规定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一、二年级学生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截至200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经费已约500多亿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接近90%,惠及学生1000多万人。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政策,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做起。2010年,免学费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惠及学生400多万人。这些优惠的政策,增强了职业教育吸引力,使接受职业教育成为改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命运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

  四、学校条件更好,保障更给力

  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投入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专项资金超过120亿元,支持建设了2300多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680多所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中央不仅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入,还积极构建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成了15万名骨干教师培训,支持聘请了3万名兼职教师。2010年,又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二期骨干学校建设项目。一个个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为全面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惜别“十一五”,踏上“十二五”新征程,我们坚信职业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闵勤勤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