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 更好发挥服务示范作用
2012-08-06 15:50:00  来源:《时事报告 党委中心组学习》2012年03期
 

    2011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620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732.22亿元,增长2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2.12亿元,增长3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53亿元,增长24.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85.02亿美元,增长20.8%

  

深化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

  更好发挥服务示范作用

  □ 天津市市长 黄兴国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六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在金融、涉外、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实践,大胆先行先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4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1亿元;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突出。2011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620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732.22亿元,增长2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2.12亿元,增长3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53亿元,增长24.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85.02亿美元,增长20.8%

  一、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08年至2010年,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实施计划”,2011年又启动了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两个“三年计划”,涉及10个领域。经过几年的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

  (一)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我们按照国家批准的金融改革创新方案,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由2006年的95家增加到2011年的844家,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市场建设不断加快,规模和资产经营质量明显提升,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金融业实现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一是股权投资基金快速发展。2006年设立了全国第一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2009年设立了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发展的政策,设立了专门为股权投资基金服务的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股权投资基金服务中心、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银行服务的“创投之家”及第三方服务机构。截至2011年底,已注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和股权投资基金公司(企业)2408家,认缴(注册)资本4600亿元,银行托管资金1705亿元,投资551个项目,成为全国股权基金相对集中的城市。

  二是“融洽会”影响力不断提升。2007年以来,联合全国工商联、科技部、美国企业成长协会,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简称为“融洽会”,创造了“快速约会、资本交易、中介服务”的融资新模式,为国内外中小企业搭建直接融资对接平台。六年来,“融洽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被喻为“资本的盛宴”。

  三是融资租赁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制定系列政策措施,从融资租赁公司设立、业务创新、市场培育、物权保护、风险防范、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市融资租赁法人机构达到57家,累计完成176架飞机、301艘船舶及大型装备等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合同余额超过2200亿元,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四是创新型交易市场规范发展。相继设立了渤海商品交易所、天津股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等11家创新型交易市场,完善交易所的登记结算、做市商、现货贸易连续报价交易等制度,形成了涉及产权、物权、股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和大宗现货商品的市场交易体系。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流转,累计成交金额超过3万亿元,为多层次、多功能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形成进行了先行探索。

  五是初步建立了外汇改革创新体系。开展外汇结售汇改革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汇试点、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试点、外资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结汇试点、中新天津生态城意愿结汇试点。改革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方式,放宽个人持有境外上市公司股权外汇管理。开展“离在岸结算及贸易融资服务”、“离在岸综合授信业务”试点,积极探索建立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离岸金融业务体系。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累计达532亿元。

  (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我们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为目标,以东疆保税港区为重点,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在增强区域服务辐射功能、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明显增强。

  一是东疆保税港区建设进展顺利。东疆港岛3l.9平方公里造陆工程全部完成,保税港区一期4平方公里运作良好,二期6平方公里具备封关条件。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进出口加工等功能不断提升。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国际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试点启动实施。设立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建立各监管部门参加的口岸联合监管协调委员会,确定天津港集团为保税港区开发经营主体,形成了政企分开、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

  二是内陆“无水港”建设成效明显。天津港在内陆12个省区市建设了21个“无水港”,其中10个进入运营阶段。口岸功能和保税功能向腹地进一步延伸,外省市在天津口岸进出口值所占比重达到60%

  三是口岸大通关体系初步形成。建成了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完善了电子口岸服务功能,为进出口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模式和“集中审单、集中查验、集中审验”的三集中检验检疫制度,通关效率明显提高,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四是涉外经济领域发展成绩突出。2011年天津口岸进出口累计完成19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3%,离岸服务外包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31亿美元,是2006年的3.2倍,年均增长25.9%。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50余家在津投资。

  (三)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我们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整合科技资源,聚集科技要素,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推动科技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一是大项目承担。近几年共推出工业、自主创新产业化等重大项目1440项,总投资2.2万亿元,通过高端项目引领,有效地聚集了科技资源,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是“小巨人”应用。制定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支持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成长起来,涌现出一大批“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实施财政、金融等配套扶持政策。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已达到2.78万家,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近30%,专利申请占全市80%。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1450家,80%以上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小巨人”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三是科技平台整合。整合建设了全市仪器设备共享共用信息网。与科技部共建了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运营、开放联合、资源共享的格局。

  四是要素分配激活。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制度,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创业等政策以及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在科技管理方面初步建立了统一高效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开放共享、协调创新的科技服务体系。

  五是科技金融助推。出台实施专项资金、信贷支持、专利权质押贷款、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初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破解科技投融资难题。目前,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基金,累计为企业落实银行贷款超过100亿元。

  六是扩大开放做强。建立完善了与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合作会商制度,加强了与中科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的合作共建,21家国家大院大所、50多家央企的100个大项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863计划首个产业化伙伴城区试点。目前,天津已聚集100多家外资研发机构,推动了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