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3-09-14 22:56:00  来源:《党委中心组学习》2013年02期
 

  2012年,海淀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4400家,占全市55%,占全国13.7%;发明专利授权量11313件,占全市56.1%,约占全国7.9%;技术合同成交额1134亿元,占全市46%;海淀区域内共有5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占全国22.4%。

  抢占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 隋振江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近年来,海淀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依托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紧紧抓住建设中关村核心区、中关村人才特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重大历史机遇,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以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以高端创新要素聚集为支撑,在政策集成、协同创新、产业集群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先行探索实践,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海淀特色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路。

  一、依托资源优势,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作为推进海淀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

  多年来,海淀区积极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主动把全区科学发展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政策机遇转化为科学发展机遇,统筹谋划立足当前、事关长远的重大发展战略。

  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国家的战略安排,在海淀聚集了一批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高度密集的人才智力资源成为海淀独特的发展优势和鲜明的区位特色。目前,区内驻有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25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0家,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普通高等院校33所,有工作或生活在海淀的两院院士500多名,占全国的37%。近30年来,海淀区依托这些资源,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推动区域历经了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中关村科技园区再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四次历史性飞跃,逐步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创新区域。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和高端创新要素在这里萌发、聚集、成长、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源。2012年,海淀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4400家,占全市55%,占全国13.7%,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总量的42.9%;发明专利授权量11313件,占全市56.1%,约占全国7.9%;技术合同成交额1134亿元,占全市46%。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中,海淀区域内共有5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占全市获奖总数的65.5%,占全国22.4%。

  抓住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2009年3月,国务院做出同意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批复,要求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影响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深层次制约因素,充分挖掘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各类创新要素和地方政府协同创新的潜力,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加快产生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底,国务院同意在中关村示范区进行“1+6”系列政策先行先试。2011年初,国务院批复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用10年时间,将中关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随后,中央和北京市相继做出了在中关村建设人才特区和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重大决定,把许多政策放在海淀先行先试。北京市提出要发挥好海淀作为中关村核心区的带头作用,在体制机制方面大胆创新,瞄准国际一流,争做世界第一梯队,推动创新成果充分涌流和高端产业聚集发展。这些都为海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谋划引领未来的战略部署。近几年来,海淀区紧紧围绕在“十二五”末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率先落实中关村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努力在体制机制改革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科技产业功能区布局与规划、高端创新要素聚集与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建立以新一代信息网络、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航空航天和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通信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力争在“十二五”末高科技产业总收入达到1.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0亿元,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把海淀打造成为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要素的集聚区,当好首都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