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备考 申论各种题型一一击破
2011-11-10 15:31:00  来源:《时事报告》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于10 12 日晚在万千考生的翘首企盼中“震撼登场”。由于2010 年国考申论大纲刚刚进行过较大调整,为保证考试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此次大纲要求可谓一字未变。尽管大纲表述未作调整,但申论作为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有着自己特有的命题方式、解题原则和作答方法,因此仍需要各位考生科学备考,认真总结,避免出现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的现象。本文将紧扣申论大纲就申论作答和备考进行详细阐释,以期对各位考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一、2011 年国考申论大纲三大特点

  (一)设置两类试卷、测查不同能力

  2011年大纲要求:申论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较原来一张试卷分题目作答,更能考察考生所具备能力与所报岗位的匹配性。

  (二)不同岗位、不同能力、不同难度

  2011 年申论试卷对两类职位的8 种能力分别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表述。同时结合2010 年的国考真题,不难看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试卷强调对问题的宏观掌控能力,要求看得透、出思路、提方案、写得好。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则强调微观执行能力,要求看得清、抓落实、提措施、写得准。二者的能力要求不同,体现了不同岗位的区别性,彰显了各谋其位、人尽其用的宗旨和精神,申论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必将得到更为明显提升。并且,在申论给定材料的安排和作答要求的设置方面,综合管理类的难度均高于行政执法类试卷。

  (三)紧扣社会热点,测查对国情社情了解

  之前的国考大纲明确表述“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尽管2010 年和2011 年大纲均删掉了这句话,但是历年的国考真题均是围绕社会热点展开,并且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近日明确表示,“为了适应主要考录具有2 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报考人员有关国情社情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测查,增强考试的针对性”,因此各位考生仍需加强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学会分析热点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引发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什么。

  今年《时事报告》杂志与华图教育集团合作,在紧扣国家方针政策基础上选取申论热点,并结合申论国考的规律科学命制了一系列模拟题。这些模拟题的主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教育改革、城镇化建设、住房问题、人才强国问题、收入分配改革问题、文化体制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以上主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维度,可谓是对一年社会热点的全面总结。对这些社会热点,各位考生要避免简单的死记硬背,而应学会用申论的思维和角度对以上问题进一步分析和理解,进一步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二、申论五种题型的作答方法

  公务员考试是把国家公务员的真实工作,进行了“时空集中”的实验室化。申论考试作为选拔公务员的重要科目,更是将公务员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科学地转化成了相应的考试题型。一般而言,申论考试包括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贯彻执行题、论述题五种题型,具体每种题型的作答原则和作答方法如下。

  (一)概括题

  无论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还是报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都需要“日理万息”。这就需要他们能够依据一定的逻辑脉络准确提炼重要信息,概括出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等,与之对应的也就是申论中常见的概括题。概括题最关键的答题原则是全面和客观。由于概括题在阅卷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按点给分”的原则,即阅卷老师根据标准答案核对考生是否具有相关的信息点和关键词,因此考生在作答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全面,避免失分现象。概括就是缩写,概括的语言必须是中性的、白描的,不需要任何的引申和发挥,不能出现考生的议论,因此客观准确是概括题又一重要原则。

  尽管参加申论考试的考生,概括题是必考题型,但对于两类考生的要求则不同。对于市(地)以下考生只需要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即可,省级以上考生除需要理解材料外,还要能够把握材料间的关系,明确内容的主次关系及先后顺序。答题时,市(地)以下考生只需要把材料中相关信息找到即可,但是省级以上考生除需首先概括材料主要信息外,还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引申和提炼,揭示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二)分析题

  对于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需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和国家政策,而且自身要有辩证分析的能力。这也就要求考生在答分析题的过程中能够辩证、全面、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相关问题,既能看到其合理的一面,也能发现其不足之处,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以2010 年国考真题为例:

  2010 年国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第二题】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 分)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了3 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 字。

  这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分析题,考生不仅要分析出材料中的直接信息,还必须要揭示材料中的一些现象所隐含的间接信息。如考生要从荷兰“退耕还海”的过程看到统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保护的意义,看到充分尊重民意,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重要性;从我国“退耕还湖”看到增强对海洋资源的忧患意识和主动保护意识,防止过度开发和忽略环境保护,并最后就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指导思想。

  (三)贯彻执行题

  由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主要担任政策制定者和分析者的角色,因此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是贯彻执行上级工作要求和组织意图,然后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因此,在2010 年国考大纲中首次提出了“贯彻执行能力”,并在考试中命制了相关试题。

  从字面含义看,“贯彻”是理解领会,领会的内容是国家方针政策和组织意图,具体而言包括方针、政策、文件、决策、部署、指示、目标、任务、意图等,从而为执行做好思想准备、奠定认识基础。“执行”就是采取措施和行动,在依法行政原则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完成相关任务。因此,“贯彻执行”的前提是理解和领会,手段是执行,目标是完成任务。联系到整个大纲,有效地阅读理解是贯彻执行的基础,解决是贯彻执行的目标,文字表达是将贯彻执行方案外显的途径。

  2010 年国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第三题】“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20 分)要求:1. 对有关宣传内容的要点进行提纲挈领地陈述;2. 体现政府精神,使全市各界关心、支持污染整治工作;3. 通俗易懂。不超过400 字。”

  本题即属于贯彻执行题。这种新题型往往结合公文来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理解政府文件的精神,立足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四)对策题

  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省市公务员考试,无论报考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还是报考行政执法类的考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均是必考的重点题型。申论考试中提出对策的问题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找问题的原因,第二步是针对原因提对策,第三步是验证对策。这里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虽然对策题有一定的答题套路,但是考生一定要根据材料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保证对策切实可行。

  (五)论述题

  在历年的申论试卷中,最后一道题均是要求考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写作论证,并且平均占到40 分左右。不同于其他题型的按采分点给分,最后一篇大作文的写作题是按档给分,即阅卷老师将考生的卷子依据相应标准将考生试卷划分为不同档次。第一档的作文是“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的文章。要达到以上标准,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民日报》时评等文章的阅读和揣摩,做到多写多练;在答题的过程中注意审清题目,明确论述的主题是什么。由于写作时间较紧,考生要学会合理借鉴给定内容,即适当引用材料中的观点和例子,但切忌避免照抄照搬。

  (华图教育集团教研中心申论研究员杨桂萍供稿)

责任编辑:王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