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申论应试十大关键词
2011-11-10 15:32:00  来源:《时事报告》
 

  基层人员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想就是申论文章所要求的“思想深刻,视野开阔”。基层考生多是经验型、实干型,但接触面过窄,因此视野开阔和思想深刻就成了最大的拦路虎。为帮助广大考生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关键词”的形式将2010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思想串联起来,供大家参考。

  一、科学发展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十二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基于以下考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重要出发点。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几十年,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因此,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建议》中有个重要论断:“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报中没有出现GDP 指标,而是说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这意味着,在下一步经济发展中要兼顾增长和稳定两个方面。这正是“十二五”与“十一五”规划的最大区别。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前年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突出强调了三个判断: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二是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确实不可持续,发达国家过度消费模式难以为继,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势在必行,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调推动力。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对这一论断,可从两方面理解:其一,这是我国发展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早在“九五”时期,中央就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其二,这是适应发展新阶段、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化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三、改革

  2010 年,在中央政府大力推动下,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接连推出。讨论多年的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率先“破冰”。走进“十二五”,改革仍将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

  把握改革的重要性,一要深刻理解并牢记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视察时的这段讲话: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过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两三百年才走完的历史进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都会遇到,而且会更加集中、更加尖锐。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

  二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战。改革开放30 多年,凡是在当时条件下好改的、能改的,基本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需要完善的,都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因此需要打攻坚战。

  四、包容性增长

  2010 9 16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有专家认为,“包容性增长”是对未来5 年、10 年、20 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的一个大判断。

  包容性增长是2007 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来的。所谓“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指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有三个基本含义:其一,民众认同,即胡锦涛主席提出的,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因此,从“十二五”规划开始,转变为经济增长和民生齐头并进的规划,是必走的一步。其二,“包容性增长”强调的,主要是解决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缩小各方面差距。其三,可持续增长,即“十二五”规划中讲的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五、中等收入陷阱

  2010 9 月,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30 周年座谈会上表示,目前摆在中国面前的新问题是“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经济学认为,当一国人均GDP 超过3855 美元之后,如果经济能继续发展、产业结构能顺利升级,那么该国就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历史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恰恰是中等收入国家需要应对诸多复杂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挑战的关键阶段,需要解决收入分配、城市化、资本账户开放、产业升级、社会服务滞后等诸多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境地,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20 世纪70 年代,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在相继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就纷纷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致使这些国家出现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

  目前,“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症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表现出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我们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这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实现更大更持久的发展。

  六、创新型国家

  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类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 个左右。

  2010 6 7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就国际金融危机后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提出了重要看法。从国际上看,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从国内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不能成功,关键就在自主创新能力。

  七、城市病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正成为困扰我国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的重大障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众多大城市的“痼疾”。尽快消除“大城市病”,不仅是城市发展自身的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一要深刻认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产业聚集,具有显著的规模效益,是交通、流通、通信、金融、管理的控制中心和科技、人才的集散地,创新需求最多、创新能力最强。在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化和城镇化。二要深刻认识我国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 个百分点,就要有1000 万人口进入城镇,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压力巨大;长期生活在城市的1 亿多农民工,虽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在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不能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待遇;随着城镇化推进,人地矛盾和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剧。

  “ 十二五” 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 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并超过50%。强调“积极”,就是要把握机遇,有序推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提供新的增长空间;保证“稳妥”,就是要认清客观条件和重点任务,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八、人才强国

  2010 6 6 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纲要》提出,到2020 年,中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胡锦涛主席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能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才是关键。要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真正变成全党、全社会的一致行动,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给予人才发展以更加突出的定位,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人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要结合实际掌握“人才工作以用为本”的指导方针。“用”,就是要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实现人才自身的价值,提高人才效能。当前人才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够用”,主要是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二是“不适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三是“不被用”,许多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

  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09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既是尽快协调与平衡区域发展的需要,更是尽量满足全国民生幸福的需要,这一政策将在“十二五”期间乃至再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得到更大力度的推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别、收入及身份差异如何,都能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它所强调的核心是机会和效果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从供给情况看,尚未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范围,公益性服务领域投入长期不足,历史欠账巨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从城乡情况看,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普及性差。从区域情况看,不同地区公共服务差距比经济差距还要大。从不同人群情况看,城乡低收入家庭和社会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还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可见,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距离形成完整制度和达到均等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十、橄榄型分配格局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高屋建瓴地勾画出我国分配格局的基本框架。进入2010 年,中央领导同志更是多次就收入分配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在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温家宝总理在4 1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所谓橄榄型分配格局,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而富人阶层和贫穷阶层比例都较小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形如橄榄球的社会群体收入分配结构。历史经验表明,橄榄型分配格局是相对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分配格局模型。

  要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就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过去人们耳熟能详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当前提出的四个“更加注重”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转身。__

责任编辑:王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