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应该学什么
2011-11-25 13:20:00  来源:《大学生版》
 

◎ 张 辉

  “上大学3年了,最难受的是,总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好。”谈到大学期间应该如何学习,就读于某师范院校的小吴一脸迷茫地说。人们通常认为,“上大学该学些什么”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据媒体调查,“不知道该学什么”已成为不少高校学生的普遍困惑。可见,和青年学子们交流一下“大学期间应该学什么”还是极其必要的。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大学期间的学习都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树立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期望自己在四年之后变成什么样?以怎样的面貌去迎接职场的挑战?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去迎接职场上的挑战?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认定目标并努力实现它,是每一位渴望成功的大学生都必须做好的功课。

  有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当然,也抱怨自己。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哈佛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目标对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目标注定要兜圈子,有目标而不能持久也同样没有太大意义。虽说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能实现,但如果没有任何目标那一切就都无从谈起。

  其次,把专业知识技能学扎实。大学是人生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最后阶段,更是做好知识技能储备的黄金阶段,把专业技能学好学扎实极其重要。有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所学专业过于冷门,因而底气不足。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怕专业冷门,只怕学艺不精。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你确实学有所成,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小林原本一心想报考一所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不料却阴差阳错被调剂到了某林学院的园艺专业。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小林决定接受现实,非常投入地学习这个自己很不喜欢的专业。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对园艺专业越来越喜欢。毕业的时候小林被上海一家园艺公司聘用。由于小林的设计方案每次都能让客户非常满意,工作不满一年她便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如今,小林已经自立门户,在上海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园艺公司。

  当然,大学各门专业只是你迈向职场的第一步。当你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时,不必灰心丧气,你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加以弥补。小罗是一个历史学硕士,毕业后却找了一份药品推销员的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生物学和化学,并参加了行业培训。与此同时,他所掌握的艺术、历史、政治学等知识使他在推销产品时与客户沟通起来更为顺畅。

  所以,大学期间,每个人都应当从自己的专业入手,不断积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参加各种考试及实践强化专业技能。

  再次,学会做人与交往。一个大学生功课学得再好,能力再强,如果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观,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不遵守社会公德,缺乏社会责任感,很难想象他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会做人的关键是要把社会公德、做人的基本准则内化为自觉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在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严格自律中,讲道德与修养,讲理想与价值,讲责任与贡献。

  《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19世纪的国家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20世纪的企业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21世纪的青年不学会沟通无法生存。”国家的合作是外交,公司的合作是商业协议,人与人的合作交流则可能是跨国界、跨领域、跨公司的。印度著名企业Wipro的首席执行官保罗曾说过:“我可能早上和一个美国人合作以便更好地与某印度公司竞争,中午向一个中国人下订单,下午和一个法国人签约,晚上把产品卖给英国人。我们能把任何工作移到任何国家。今天的人才不但要适应这种国际产业链中的合作与竞争,而且更需要具备自觉、上进和沟通的能力。”可见,沟通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要想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具备两种基本能力:一种是英语听说能力,另一种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此外,良好的社会交往是每个人社会化成长的关键,大学生还应该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学习与不同群体和个人建立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方法。

  最后,要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存在;思考,是指开动脑筋想问题。独立思考,就是遇到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得到真正答案,形成独到的见解。微软前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教时,曾有位学生家长向他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都不会用。”李开复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的确,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敢于对前人进行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而独立思考是创造精神与创新精神存在的基本前提,可以说,独立思考是大学生学习的灵魂和特质。一个大学生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处事亦步亦趋,那他注定不可能在学习和事业上开拓创新。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所以,在大学期间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培养自己正确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四年大学生活,如果你能够顺利完成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蜕变。那么当你离开大学时,你最大的收获将是“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和渴望”。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新世纪的栋梁之才。

  (作者为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力资源专员)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