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事报告首页
  2. 用户名
  3. 密码
  4. 验证码
  5. [ 登录 / 注册 ]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指要
2013-11-01 15:38:00  来源:《时事报告》2013年11期
 

◎华图教育  张永锋

  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将于1124日隆重开赛。本文希望通过科学解读申论最新考试大纲,全面总结申论热点和冲刺技巧,帮助考生消除考试盲点,做最有效的冲刺。

  一、大纲变化解读

  过去三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大纲一直保持“一字未变”,但新近发布的2014年大纲令许多考生感到“困惑”和“纠结”。一方面考试的时间由150分钟延长到180分钟,另一方面大纲对于考查能力和具体要求却未发生任何变化,依旧分为“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两类试卷:省级机关依旧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针对这30分钟的考试时间变化,考试内容又将可能会在哪些方面作出改变呢?仔细梳理,不难发现以下三种情况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第一,给定材料、题型和作答要求不变,只是延长了考试时间,帮助考生更加真实、全面地展现自己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应更加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作答时间,尤其是要仔细阅读给定材料,准确把握命题人意图;仔细审题,确保作答符合要求。

  第二,题型和作答要求无明显变化,给定材料的阅读难度加大、字数增加。在过去三年的申论考试中,给定材料一般包含案例型、数据型、纲领型、评论型和其他等五种类型的材料,字数一般为60007000字。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给定材料字数增加、材料类型更加复杂的情况,考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梳理材料的脉络,从表面杂乱无章的给定材料中,找出反映给定主题的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给定材料无明显变化,但是题型设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过去三年,申论考试一般包含45道题目,包括概括题、分析题、公文题、对策题和大作文五种类型。根据新的考试大纲,题目类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可能出现题目数量增多,作答难度增大和写作字数增加的现象。这些变化,都需要考生认真审题,仔细阅读作答要求。

  二、热点剖析

  从2010年开始,《时事报告》杂志社与华图教育集团二者发挥各自优势,于《时事报告》杂志上,对时事热点进行深度剖析和相应的申论模拟。4年的努力和探索,为众多考生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13年至今,《时事报告》已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美丽中国、绿色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化解产能过剩”等社会热点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命制了模拟题供考生练习。考试前夕,建议考生除了对上述热点做一个系统的复习和模拟测试外,还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热点问题。

  热点一:杜绝铺张浪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但一些人挥霍浪费的现象也令人震惊,铺张浪费之风已蔓延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这绝非一般小事,因为它不仅严重脱离了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目前,我国各种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其中,公款浪费更是危害巨大、影响恶劣,需要加大解决力度。第一要改革公务接待制度。应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接待标准,严格遵照执行,切实把接待费用降下来。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对外不对内的原则”,国内公务实行“谁出差、谁负责”制度,推行货币化改革,彻底扭转公款接待政府兜底的现状。第二要规范财政预算制度。应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仅标注大类而且列出具体项目,同时推进预算决算公开,让预算约束真正硬起来;同时,严格监管预算外收入,将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管理。第三要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决策,应充分调研和论证,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决策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杜绝错误决策导致的浪费行为;决策实施过程中,要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第四要严格问责制度。要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提高公款浪费的违法违纪成本。第五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人大、审计、纪委等监督职能,发挥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要进一步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强化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

  热点二: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可见,城镇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土地物权基本形同虚设。二是户籍制度让农民工“被城镇化”。三是盲目造城运动致城镇化效率低下。

  当前,新一届政府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建设新型城镇化,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以人为本,加快农民工等城市边缘人群的城市融入。推进城市经济尤其是服务业发展,为农民工等群体创造更多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机会;要持续加强保障房建设,为农民工等群体在城市安家提供基本条件;要大幅提高农民工社保水平和覆盖面;要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财政保障,使其与市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二要统筹城乡,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要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距;要加快推进农村征地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要进一步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确保粮食等农产品供应安全。三要大小并重,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一方面要推进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国人口众多的现实,引导产业在不同规模城市间合理布局,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四要集约节约,在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建设。要尽快推进资源能源的价格改革,使其能合理反映资源能源的稀缺程度;要鼓励引导形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使用能源的生活方式和产业体系;要加快节能建筑发展、推动新能源的普及应用,使我国城镇化走上绿色、低碳的健康发展之路。(具体内容可参阅《时事报告》2013年第10期《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一文)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