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与制度: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平衡
2014-07-24 08:35:00  来源:《时事报告》2014年07期
 

主持人:《时事报告》主编闵勤勤

  主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会满足官员的面子,而反“四风”会让很多官员感觉是在用制度遏制人情,多少有点没面子。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基层如火如荼地开展,把反“四风”落到实处,确实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中国作为一个“超级人情社会”,这个问题很难做好平衡。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应该如何在人情与制度之间做好平衡?

  我眼中的人情与制度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戴焰军

  人情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因为各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其人情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完全一样的。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国度,传统农业社会条件下人们世世代代以村落相聚,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生存,所以人情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尤为突出。人情本身不是坏事,我们经常评价一个人有人情味,这实际上是褒奖。但是,如果人情代替了法理,代替了规矩,排斥了社会的公平公正,那这个社会就很难健康发展,就要出问题。所以,铁面无私、不徇私情的行为,历来受到人们赞扬,而徇私枉法、任人唯亲等行为,历来为人们所唾弃。于是,怎样处理好人情和法理的关系、人情和制度的关系,也就成为人们,特别是掌握各种公共权力的官员必须过好的一关,我们称其为人情关。

  现实中,许多干部出问题就出在这个方面。一是有些干部本身就把人情放在法理之上,脑子中只有人情,没有法理,办事因人而异,只要是自家人,老同学、老乡、老朋友等关系,就可以放弃原则,徇私枉法。二是有些干部具有一定的制度意识,但碍于人情,不愿意或不敢得罪人,最终放弃了原则,破坏了规矩,违反了制度。三是有些干部严格按原则办事,不徇私情,维护和执行了相关制度,却被人认为是不通情理,六亲不认,成为社会关系中的孤立者。四是有些干部既能维护原则,又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来说服那些试图让他违反原则为己办事的人,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但也是最难实现的结果。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只能靠制度。制度可以使徇私枉法的人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不愿意徇私枉法的人提供自我保护,帮助那些在人情和原则两者之间难作取舍的人消除犹豫的空间。制度不健全,不能为干部拒绝各种人情提供保护,那就等于把干部推到最前面去承担很多本不应该承担的压力。当然,制度不是万能的。即使制度很健全,也可能仍然有人冒着受惩罚的风险去徇私情、谋私利。但在制度很健全的情况下,一来这种行为不太容易得逞,二来即使一时得逞也很容易被发现,最终受到应有的惩处。

  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有一个过程,在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对干部来讲,自觉平衡好人情和原则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干部一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分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什么是公、什么是私。二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法规和道德底线,不为各种私情所动摇。三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掌握好人情和原则的分寸,并把这样一个道理讲清楚——共产党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是不讲人情,只是不能因私情而枉公法。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