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逻辑——突破惯性思维的制约
2011-11-13 21:05:00  来源:《时事报告》(职教版)
 

◎马加力

  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甲和乙打赌,甲对乙说:“如果我送给你一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于是,甲就去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鸟笼挂在乙家中最显眼的地方。

  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一个漂亮鸟笼干什么?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那个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鸟笼逻辑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鸟笼必定用于养鸟,结婚必先置办新房,社会必然分三六九等……这种惯性思维的益处是,能够帮助我们快捷地认知和适应周围世界。然而,如果把惯性思维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会成为一种刻板思维,容易陷入墨守成规、顽固不化的窠臼中。

  “鸟笼逻辑”的对应面是反向思维,遇事“脑筋多转几个弯”,多考虑一些可能性,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这么一个故事:德国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一批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结果,生产出了大量不能书写的废纸。他被工厂解雇了。正当他心灰意冷时,他的一位朋友安慰他说,事已至此,你只有看看能否从错误中找出有用的东西。这句话启发了他,他很快就发现这批废纸的吸水性相当好,可以用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出售,结果相当抢手。因为这个错误的配方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他就去申请了专利,成为“吸水纸”的发明者。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