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职业教育发展迎“春天”
2014-09-25 09:21:00  来源:时事报告杂志社 总编室
 

  链接一 高层声音

  1.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习近平

  2.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既要加大政府支持,又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关心和帮助职业教育工作者,推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一环,更事关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技不压身,学好技术,就有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本事,这是一辈子都打不破的铁饭碗。

  ——李克强

  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有机衔接,畅通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改革办学体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刘延东

  4.要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不断完善职业培训政策,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模式,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

  ——马凯

  链接二 政策法规

  1.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3.5亿人次。

  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二是要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和投身职业教育,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三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

  四是要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健全就业和用人保障政策。五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评估,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招收年龄在50岁以下,初中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

  为我国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拉开了序幕,同时也反映出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

  3.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包括中职和高职)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将分别达到22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将分别达到1390万人,继续教育参与人次将分别达到2.9亿人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终身一体包括职业辅导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劳动者终身学习;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包括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开放沟通包括: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畅通一线劳动者继续学习深造的路径,建立在职人员学习——就业——再学习的通道,实现优秀人才在职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顺畅转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4.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中外合作;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链接三 观点

  1.以人口来说,人口红利是必然的,很多国家都经历这个阶段的,但是中国应该看到,廉价劳动力时代就是技工时代的开始,技工时代就是我们下一步走的,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加大职业技术教育,这样的话我们才形成一个技工时代,技工时代对于我们来说,远远比企业将要转移的后发展这些东南亚国家要强。我们的技工要接受培训,这样我们的技工很快会成长起来。工资比别人要低这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优势,东南亚国家进入技工时代,我们要向高级技工时代过渡,他进入高级技工过渡我们向专业人才过渡,人口要人口红利我们要创造。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厉以宁

  2.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六个特点

  一是坚持五个对接:职业教育的专业和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三是聚焦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四是扩大优质资源。五是服务社会公平。六是推进综合改革。国家批准了56个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和9个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这些试点试验探索好的经验做法,最后上升为国家制度,向全国推广。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葛道凯

  3.中国职业教育现在存在五个“一边、一边”的问题:一边是“毕业等于失业”,大量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另一边是用人单位高薪也招聘不到自己满意的技能人才。一边是再困难也不能亏了孩子,只要有点经济实力,家长都愿意花钱送孩子上大学,哪怕是上民办的高价三本大学,至于就业的事放到毕业后再说;一边是职业技术院校招不到优质学生,勉强招来的也大都是成绩差,家境不好被迫报考的低素质学生。;一边是国家提倡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另一边是很多技能工作从业者靠不多的收入勉强养家;一边是高校每年出了多少多少项科研成果;一边是不少企业因为没有适销对路,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濒临倒闭;一边是对员工技能水平不满;一边是从不对员工技能进行培训提升。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曹晶

  链接四 数据

  1.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十年成就

  十年间,职业教育取得了五大辉煌成就:

  一是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2013年,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依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的各类培训达6000多万人次;

  二是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为补充,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配套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

  三是探索了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了行业企业办学、集团化办学、行业与学校对话协作等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四是确立了覆盖广泛的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五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十年来进行的改革举措

  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资助与免学费制度;

  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开展综合改革实验和配套改革试点;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职业教育对经济建设的贡献

  助推经济增长,7265万技术技能型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十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毕业生达7265万人,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的贡献率为21%,为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提高就业能力,中职就业率达到95%以上,高职就业率达到87%以上

  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95%以上,2011年,中职毕业生享有劳动保险人数为80.86%,就业起薪高于1500元的占55.2%;

  近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平均月收入为2171.3元,两者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

  促进社会公平,90%中职生和20%高职生享受国家资助

  从2007年起,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在资助范围上,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奖励资助的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2007年以前的0.3%提高到3%;国家助学金由每年的3%扩大到20%;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比例由2007年以前的5%扩大到90%,覆盖了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

  在资助力度上,国家奖学金由过去每生每年4000元,增加到8000元。新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为每生每年5000元。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由2007年的生均1500元,增加到生均3000元。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由2007年前生均1000元,增加到生均1500元。并从2009年开始,国家对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优化教育结构,中高职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两个“半壁江山”

  数据显示,中职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48.89%,高职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7.67%,初步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有力地改善了劳动力结构,大大加快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服务“三农”发展 “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

  数据显示,职业教育重点建设的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一大批涉农院校及农业专业点,构建起了覆盖广大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5年中,面向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输送毕业生300多万人,有2500多万农村新生劳动力在接受了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后进入城镇工作,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年均培训进城农民工2000万人。

  推进区域发展,60%以上毕业生当地就业

  数据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0%以上留在本地发展,并且此比例还在上升;高等职业学校35%的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市就业,68%在学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2003年启动的东西部合作办学,截至目前,近3000所中高职学校开展了办学合作,每年联合招生达30多万人。

  2010年、2011年相继启动国家重点中职学校举办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工作,19个东中部地区省(市)面向两地共招生6300多人,支持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传承民族文化,开设50多种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专业,造就一大批文化传承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共开设各类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专业50多种,培养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和传播基地,在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2.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情况

  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情况:

  2013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1016万人,在校生2934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23万所,年招生698万人,在校生1960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5.91%、44.48%;高等职业院校1321所,年招生318万人,在校生974万人,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5.5%、39.45%。另有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5593万人。

  ——新华网

  3.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情况

  2013年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是96.81%,是自2006年来第八年保持在95%以上。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特点:

  一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是主要去向,占到就业学生总数的71.45%;二是到第三产业就业占的人数最多,占到57.63%;三是在本地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占69.77%;四是中职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3%,但在城镇就业的超过90%;五是加工制造类的毕业生最多,就业率最高,接近98%。

  2013年中职就业的三个新特点:第一,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4.57%,中职毕业生“求职有道,升学有门”的局面基本形成。第二,中职毕业生就业的起薪越来越高,比如上海达到2763元/月。第三,就业发展空间比较大,中职学生就业以后,绝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够在岗位上留下了,成为所在企业的骨干。

  专业对口率:

  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76.01%。另据第三方机构对2012年中职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对口就业率为70.54%。2012届理工农医类高职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为64%。

  从2013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教育类专业对口率最高,达82.81%;其次是医药卫生类,达82.71%;加工制造类、土木水利类、旅游服务类、财经商贸类、石油化工类和能源与新能源类,都在平均值以上。

  ——新华网

  4.全国中职免学费实施情况:

  从2009年开始实行免学费政策,已经涵盖中等职业教育91.5%的在校学生。免学费政策有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孩子全免,城市孩子绝大部分都免。二是学校免多少,财政补多少。三是公办学校全免,民办学校可以收取超过免费标准部分的学费。

  目前,全部免除中职学生学费的已经有19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他们都不再区分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市孩子,全部免了学费。这19个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是:山西、内蒙、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

  ——搜狐 教育

  5.中国高技术劳工缺口2300万

  根据目前受教育情况和需求增长,到2020年,全球高技能劳动力的潜在短缺量约为3800万至4000万,发达经济体为1600万至1800万。其余约2300万的缺口将出现在中国,约占全国需求量的16%,尽管到2020年中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将出现大幅跃升。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6.我国不良产品每年造成2000亿损失

  中国企业平均产品合格率均为70%,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每年近2000亿元人民币;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是60%~80%。在全球47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熟练工人和熟练劳动力的易获得性,分别排在倒数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7.我国初级技工及无职称职工高达76%,中级以上技工需求紧俏

  2012年全总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95年,其中52.7%的职工受教育程度为中专及以下,初级职称及没有职称的职工高达76%,仅34.6%的职工在结束上一份工作后接受过技能培训。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6年的统计,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为20.6%,而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

  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中级以上技工的供求倍率一般在1.3至1.4之间,短缺程度严重的地区高达1.6,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人到3300万人之间。职工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因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是当务之急。

  ——中国新闻网

  8.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做职业教育

  除了现有的10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外,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也将转型为职业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目前130余所高校已经提出了转型试点申请,其中以地方本科院校居多。但如果“211”、“985”高校符合转型条件,愿意转型,也将进行转型。

  ——《人民日报》

  链接五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方向

  1.新形势下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⑴抓紧制订出台配套政策,按照已明确的方向、思路和原则,转化为具体措施,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重点抓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沟通,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引导和支持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转型等关系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就业创业创新等系统性制度建设。

  ⑵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把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落实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创新过程、实习实训过程、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过程,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重点放在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改革完善社会用人政策,建立完善政府职业教育政策信息平台,保证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创新政策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

  ⑷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正确履行政府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的职责。

  ⑸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体系建设,重点放在总结提炼地方经验,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法规条例。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已形成的59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各方面作用,用政策激发企业兴办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⑹加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动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社区等共同参与的治理结构,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形式。推动职业院校依法修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学校章程,依托企业、贴近需求,突出实战和应用,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活力。

  ⑺落实总书记关于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的批示要求,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放在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增加投入总量、创新投入模式,加强政府统筹、完善政策措施,实施绩效考核、强化监督检查。

  ⑻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进展其才的批示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新闻媒体的密切合作机制,宣传职业教育有利于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成功的各项国家政策措施,动员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经验案例。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形式,倡导尊重职业人才的价值观,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行行出状元”的浓厚氛围。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2.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四个方向:

  ⑴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体包括:继续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推动职业教育的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中职和高职相衔接、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推动职业教育办出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

  ⑵推进产教更加深入融合和校企更加密切合作。在继续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更好地落实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推动社会力量更加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来。

  ⑶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包括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包括加强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的建设,等等。

  ⑷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保障。继续推动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教育部网站

  3.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首先,应转变职业教育就是技能培训的认识误区。从广泛的意义来看,所有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包括硕士、博士,都将从事某一项职业,都应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应是分类不同,而非高低之别。

  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指出,人们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使个人生活及为某种职业或专业做好准备的一种机会。这实际上点出了高教与职教的一致性。在我国,本科教育中的医学类、师范类、农林专业、财经专业、艺术专业等,也都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理当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从这一角度来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将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型、技术型专业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形成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自然变得更丰富更全面更高端。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进行全国统筹整合,根据不同的职业类型,搭建几所类似于北大、清华这样的职业名校。现实生活中,由于缺少家喻户晓的职业名校,很多从高等院校毕业的优秀青年想继续接受职业教育却找不到合适的教育机构;有的在工作后发现对所学专业缺少兴趣,想换个行业却没有新职业的领路人。而现有的职业教育,仍陶醉于技能大赛比拼和简单技能培训上,一些院校甚至连实训的基本要求都未达到。如此低水平运转的职业教育,吸引力必然大打折扣。试想,有了职业名校的标杆和示范效应,有了优秀学子的踊跃报名,全国老百姓在心中树起了几个响当当的职业教育品牌,谁还会再歧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变高端,还需要大量优秀教师参与。唯有一大批高端人才投入职业教育工作中,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级技术人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的倡导下,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包括留洋归来的博士们,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农村,形成了“博士下乡”的平民教育奇观。当今社会,高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更需要具有充足实践经验和各行业中的优秀人才致力于职业教育工作,来提升整个国家的人才素质与综合实力。这需要国家通过正确的政策导向和相应的制度保障,改善当前职校的教师队伍结构。

  ——《人民日报》

  4.我国职业教育,缘何高就业率和招生难并存?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何人们不愿选择职业教育?就是已经学成毕业的职校学生也不愿意从事技工工作。究其根源,可归结为这样一种错误机制——错误的人才理念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导致错误的市场需求信号,错误的需求信号引导出错误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错误的劳动力供给行为。

  ⑴ 受个人和企业双重观念束缚,蓝领地位不容乐观。

  我国自古以为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动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在这样的土壤中,白领和蓝领的提法自然很容易生根。加之改革开放后,社会对知识的崇尚与尊重令昔日工人“老大哥”的光环日渐褪色,蓝领在许多人眼中成了苦、脏、累、待遇低和没有前途的代名词。作蓝领就意味着人生价值不高,社会地位低下,永远称不上人才。要摆脱“劳力者”的命运,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上学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这种价值观的集中反映。

  除了求职者本身对蓝领的偏见外,人们对技工岗位望而却步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虚高”观念也有联系。现在人才市场追求高学历的现象愈演愈烈,许多企业一直持高学历情结。在人才招聘市场,在媒体的招聘广告上,人才录用的底线一般都是在本科、研究生。在这种态势面前,人们产生“蓝领恐惧症”也就不足为怪了。

  ⑵技能人才价格总体偏低,技能人才供求失衡。

  虽然各地人才市场上频频爆出“高级蓝领万金难觅”的信息,但技术工人的平均待遇水平不容乐观。中华英才网耗时3个月,在国内40个城市开展的一项收入调查:在15个行业、23类职务中,薪金最有吸引力的是计算机行业,平均年薪44102元,其次是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服务行业者——前三名中没有第二产业技术者。由此可见,历来有之的“蓝领待遇低”的事实并没有扭转。劳动力市场价格的行业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有人才的行业流向以及未来人才的储备方向。

  ⑶职业教育对市场的响应能力缓慢,加剧技术人才总体下滑趋势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技术工人最主要、最直接的渠道。在观念和对未来收益预期的交互作用下,人们势必将从事技工工作视为畏途,职业教育的生源危机更是在所难免。许多家长宁愿让孩子上高考的“独木桥”,也不愿让他们将来当技工。近年来,全国3700多所技术学校招生一直在萎缩,学校发展举步维艰。许多职校、枝校虽然连年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以上,招生时依然门庭冷落。

  ⑷企业行为短视,内部缺乏人力资本良性的投资机制。

  部分企业在职工的技术培训上舍不得投入,有的满足于现状,看不到企业发展对高级技工的渴求;有的把培训投资看优质是企业的额外负担外负担;有的虽然投入了,但资金微乎其微,教育力度也不够。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短视行为,会使技术工人更加匮乏。实践已充分证明,在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上,一份投入可以换回十份、百份的效益。以德国为例,德国产品质量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该国重视职业教育,各行各业都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德国、瑞士的中学生中,70%进职业学校,30%上大学。

  ——南方网

  链接六 他山之石

  1.德国和瑞士的经验

  ⑴德国经验

  传统文化的影响。新教伦理的职业精神和崇尚技艺的传统文化肯定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职业教育在很多国家的社会声望都比较低,属于次等教育。但是,在德国,67%的被调查对象接受过双元制职业教育,每年有5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上职业学校,甚至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均以此为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后,新教充分肯定了个人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尊重个人的适当选择。这种传统所形成的普通德国人的生活观和择业观,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德国青年选择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劳动力市场的配合。按照劳动力市场分化理论,德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专业化程度高、人才招聘依据职业资格标准、人才在市场上流动性大等特点,只有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人才能在这样的劳动力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所以,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来制定能力培养目标,以参与工作过程为核心设计课程。

  产业结构的支撑。德国的产业结构带有明显的手工业特点。德国产业以奔驰、宝马等汽车工业闻名遐迩,机械工业领域的机床、建筑机械、纺织机械和机械零部件等产品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这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德国传统手工业。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学徒制,手工业传统的保留也使得手工业时代的学徒制得到传承。学徒制作为“初始萌芽式的职业教育”,强调在工作过程中学习职业技能,为近现代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会制度的推动。行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据统计,2008年德国签订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合同为625914份,这些合同的主管单位均为各职业领域的行会。德国工商业行会负责对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主要的“一元”企业培训机构进行管理、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督。

  严格的职业精神。从企业家到工人,从职业教育机构到质量监管部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可以说是贯穿德国实体经济各个环节的一个重要软实力。从实际操作层面看,这种软实力获得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德国对技工、技师、技术员和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分层次、标准化的培训。这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对各级技能证书的获得有统一量化的质量把关,更重视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

  比如,中国一著名企业引进一批德国设备,装配说明书上写明某处螺钉要拧七圈半。中国技工实际装配时有时拧七圈,有时拧八圏,认为两种做法的紧固程度差不多。德国人说那不行,规定七圈半就得七圈半。这是德国本土设备装配长期总结的最佳紧固度。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职业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容不得一点“灵活性”。

  ——《学习时报》

  ⑵瑞士经验

  瑞士职业技术教育呈现四高特点:一是接受职业教育学生比例高,瑞士约2/3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二是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三是掌握技能的职校毕业生收入高。四是社会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认同度高。瑞士资源贫乏、国土狭小,在艰难的历史阵痛中,瑞士人认识到,在一无原料二无能源的情况下,只有靠高素质的能工巧匠创造产品的高附加值,才能使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目前,瑞士95%的原料和能源以及65%的消费品靠进口,经过加工,其中70%~90%的产品被增值高达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国际市场上出售。

  国家扶持,立法保障。瑞士各界很早就对“高素质劳动力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达成共识。1848年,瑞士联邦宪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明确联邦政府和公有企业有资助职业教育的责任。1930年,联邦政府正式颁布《联邦职业教育法》。该法对职业学校的建立、教学大纲、教师资质、考试组织、资格证书颁发和职业教育研究等作出系统性规定。2004年又根据形势发展修订了该法。各级政府在财政方面也对职业教育进行“政策性倾斜”。

  “三位一体”,地方主导。瑞士《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由联邦政府、各州和行业协会“三位一体”共同管理,由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资助。其中联邦政府负责职业教育的全面规划、资金监控、教学质量评估等。各州负责职业教育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统筹“校企合作”,发布学徒岗位信息,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等。行业协会负责基础职业培训,提供实习场所等,并对职业教学大纲和考试标准提出建议。“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明确了职业教育领域的分工和职能划分,州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更加凸显,有助于各州“以我为主,因地制宜”地确立职业教育的优先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在瑞士,与职业学校合作是企业求之不得的事情。学生实习不仅是免费的,还可以从企业得到一定补贴。对企业而言,接收实习生可以得到税收减免和技术熟练而又廉价的劳动力。校企合作令学校、企业、学生共同获益,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

  制度完善,兼容开放。瑞士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顺畅,兼容性强。学生可从自身条件出发,灵活选择升学道路和发展方向。例如,“联邦职业高中会考证书”获得者可直接升入应用科学大学,如果通过大学能力测试,亦可进入普通大学深造。而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实习亦可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学习。

  观念先进,注重实效。在瑞士国民的人才观中,经过严格的实践培训,具有一技之长,能够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的人就是人才,并不是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才是人才。而高学历的“屈尊低就”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

  严格选拔,保障师资。职业学校的师资有严格的任职资格要求。应聘者应有相应的学历、企业工作经验,并修完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课程。此外,教职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在职培训,完成指定课程,获得相应证书才可以继续在行业内任教。

  ——中国教育报

  2.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几种模式

  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的“一元”是企业,另“一元”是职业学校,该模式核心内涵是——把企业进行的职业技能和工艺知识教育与职业学校进行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

  作为德国职业教育核心内容,“双元制”创造了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与企业签订教育合同,学生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在职业学校则以学生身份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制为3~3.5年,无入学条件。学生主要为中学毕业生,他们的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将被培养成技术工人。教学在企业和职业学校里交替进行。

  ①两个学习地点——企业与职业学校

  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左右。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他们在装配有必要教学设备的实习车间和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培训,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自学的质量意识。

  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30%左右。理论学习中,职业专业课与普通文化课的比例大约是7︰3。

  ②受训者的双重身份——学徒与学生

  由于受训者在两个地点学习,因而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他们是学徒。受训者初中毕业后与所选择的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其在培训期间所应履行学徒的权利和义务。而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中最后三年教育。

  ③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企业的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双元制”的两类师资。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师资。这种专职的或兼职的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再次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

  ④两种指导文件——《职业培训条例》与《理论教学大纲》

  企业培训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实训大纲)进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则遵循州文教部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进行。

  《职业培训条例》是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制定的。它是法令性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以保证各类职业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统一标准。企业培训必须严格按照条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

  《理论教学大纲》是由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制定的,按教学范围、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内容编写。这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各州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动。

  这两个文件,充分体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以技能培训为主、理论教学为技能培训服务、学习内容的安排,采取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法以及采用模块式教学的特点。

  ⑤两种教材――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为保证技能培训的统一标准和质量,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出版了整套实训教材。实训教材根据职业大类编写出若干教学单元模块,每一单元模块又由教师参考书、学生练习册、习题指导书组成,并辅之以专用练习本、工作记录册、测验习题册、投影胶片、工作评估册、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实训组合教具(硬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而理论教学的教材则无全国统一的出版物。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以跟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

  ⑥两种考试——实训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

  受训者经过3~3.5年培训,最后参加由工商协会或手工业协会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包括企业主、企业实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很大。如工业机械工结业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时间长达14小时;专业知识考试一般只考3-4门,总时间为5-6个小时。受训者通过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后,除可获得进入劳动市场所必需的技术工人证书外,还可获得企业的培训合格证书及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⑦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企业除了出资购置培训设施、器材及原材料、学习资料以外,还须支付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的生活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

  ——百度 百科

  ⑵英国学徒制培训

  学徒制培训是一种基于工作场所的职业培训。政府对这类职业培训提供经费支持,通常被称为“基于工作的政府资助项目”。它是以雇主需求为引领的技能开发路径,同时也是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徒制培训项目中的学徒是指那些已经受雇并且接受正式、结构化培训的人员。这种培训项目的对象既包括为就业做积极准备的青年人(尤指16~18岁),也包括有意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成年就业者(尤指19~25岁)。目前,参加学徒制培训的学徒当中,16~18岁青年人约占40%,19岁以上成年人约占60%。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徒通常是每周有一天时间以离岗形式在院校等学习场所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余四天则是在企业等工作场所接受在岗培训。目前,学徒制培训项目大部分是针对“中级”和“高级”技能水平的职业培训。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雇主有责任向学徒提供在岗培训,并支付学徒工资。离岗培训主要由继续教育学院或经官方注册批准过的专门培训机构负责。目前,具体承办学徒制培训项目的院校或培训机构共有1100所,参与此类项目的雇主约有13万。

  学徒制培训之所以能够在英国得到较大发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够给学徒和雇主带来实际利益。研究表明,学徒制培训项目为91%的青年学徒带来了积极的职业生涯利益。这种利益主要表现在:①提高了赢利能力。有超过3/4的学徒认为如果没有接受学徒制培训,他们将不能享受目前的工资待遇;②引发了继续学习的愿望。有超过2/3的学徒希望继续学习。

  雇主也从参与学徒制培训中获得了利益,表现在:①节省了招募成本;②技能需求得到了满足;③获得了对企业更忠诚、更可能在公司长久工作,并且具有企业价值观的员工;④为企业带来了新理念;⑤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选择技术人员的更大空间;⑥更高的生产率、更高质量的工作。

  相关统计表明,在英国,学徒能够比处在同一位置的非学徒员工多创造出价值1300英镑的净利润,学徒的生产率比非学徒高出7.5%;就执行工作任务的准确率而言,学徒可高达85%,而非学徒仅有60%。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链接七 链接资料

  1.我国正从人口大国变身人才大国 将进入技工时代

  中国将进入技工时代

  “技术工人几乎都是通过学徒制度一个个带出来的,这需要时间和耐心。企业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刚建立时,全厂有上百名工人,但技术人员仅有寥寥数人。而现在技术工人的比例已达25%以上。”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最有价值的财富不是某项技术专利,也不是某台设备,而是人数比例越来越大的技术工人,新型产品的研发实验、关键零部件的组装……企业生产必须依靠高素质技术工人。

  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入职后,需要四到五年的培训,通过100多次考试,最终通过国家能源局的考核,方可取得核反应堆操纵员执照。曾经培训一名操纵员的费用基本等同于一个人的重量乘以黄金的价格,所以也被称之为“黄金人”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是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说替代就替代的。

  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的高科技产业转变,这其中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力量不容忽视。“工人的身份已经从简单加工贸易工人转变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其劳动力价值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国下一步要进入技工时代。”

  中国是跨国公司研发目的地首选国

  奥迪、奔驰、福特、西门子、三星、摩托罗拉、IBM……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一个研发基地。他们一方面是要开拓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则是要利用中国高性价比的研发人员,以分享中国越来越具优势的人才资源。

  联合国的调查显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了跨国公司研发目的地的首选国。2013年9月,西安三星数据、西安三星电子研发中心在西安软件园揭牌。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选择西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西安拥有雄厚的科技人才优势,以及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大部分都开设有三星所需要的微电子、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有机构测算,近5年我国科研人员年均增长率达到20%,我国劳动人口中大学生占比遥遥领先于印度等金砖国家。同时,中国研发人员的使用成本大概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7。

  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必须依靠人才资源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人口正在发生两个重要的变化。其一,劳动年龄人口出现绝对下降,人均抚养比将逐年升高,2013年我国老年人将突破2亿。这表明长期给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人口红利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其二,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到1.2亿,高中以上学历人口达到3亿。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教育的发展,人才资源优势逐渐显现。

  这两大变化意味着我国正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中国正处于从高消耗、低成本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高成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更高。过去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更得依靠人才资源。

  ——摘自《人民日报》

  2.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六大趋势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一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在43%左右。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使得产业价值链重构为一条既包含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环节,又包含服务业价值链增值环节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与原有单纯的服务业价值链和制造业价值链相比,具有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和增长潜力,在产业层次上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升级效应。

  趋势二 服务外包成为主要方式

  服务外包成为服务全球化的主要方式和增长引擎,不仅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分工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提高了服务专业化水平,而且使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性、密切性、协同性进一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的规模化、国际化和市场化;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成为制造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出于节约成本、聚焦主业、增强核心能力等因素的考虑,将原来的自我服务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完成。服务外包成为服�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生关系。由于� ��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趋势增强,导致了企业对服务的中间投入增加,带动了全球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这些服务主要是通过在岸或离岸的外包方式实现。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布局,企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的特征更加突出,由此带动了服务业离岸。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9750亿美元,增长率为30%~40%。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65万亿美元~1.8万亿美元。

  趋势三 集聚化、配套化成为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聚不仅是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的共同特征,也是二业融合的主要产业组织形式及空间融合、区域融合的实现形式。各类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往往成为二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如,在一个制药业集群中,集聚了若干制药生产企业,同时也活跃着各类为之服务的研发、物流、金融、产品认证、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机构以及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机构,共同构成了服务支撑体系,为生产企业提供各类配套服务,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这种集聚化、配套化的产业组织形态,不仅能够使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共享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同时大大降低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交通成本、生产成本、服务成本、交易成本等,提高了双方市场机会,促进双方合作交流,共享规模经济收益。尤其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使服务经济更好地体现在实体经济体中,提升全产业链的增值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结构改善,推动区域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带动结构转型升级。

  趋势四 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利润增长模式

  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度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业态、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产业分工更加细化,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一种产品从开发、生产到营销、配送、维护等,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开始分解、整合与重构,产品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于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产业链条更多集中在生产性服务环节,这些服务业的效率、增值空间、利润空间对全产业链的影响都很大,因此成为决定全产业价值增值、利润来源的主要因素,也是全产业控制力的决定因素。

  趋势五 信息技术成为技术载体

  信息技术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黏合剂和推进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革命性的制造方式,众包、电商、网购、网银等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都推动了产业融合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拓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IBM公司在制造业基础上开展IT业务,提出用“服务产品化”的方法创新IT服务,成为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大型跨国企业。通用电气基于B2C运作模式开展在线销售、在线设计、在线咨询等服务,促进产品生产与网络营销的一体化。

  趋势六 产城融合成为实现形式

  产城融合逐步成为现代产业园区发展的主流模式。各类园区在规划时,不仅注重规划产业配套,而且越来越注重周边的生活服务配套,为就业群体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如,各类餐饮、宾馆、商场、娱乐、住宅等生活配套设施,形成了围绕产业发展的生活圈,由此构成了区域内制造业与周边生活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新闻网

  链接八 延伸阅读

  1.《时事报告》2014年08期 《职业教育发展迎“春天”》

  http://www.ssbgzzs.com/sy/ssbg/201408/t20140806_2104060.shtml

  2.《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2014-2015学年01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3.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三十年回顾

  http://www.cvae.com.cn/www/yj/zhyj/09-11-18/4508.html

  4.职业教育为实体经济输血

  http://www.tvet.org.cn/news/h000/h04/1398237637d4131.html

  5.中国信息产业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http://www.ncie.gov.cn/zhuanti/rczl/dzrc_02.htm

  6.美国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http://www.cvae.com.cn/www/yj/gjzj/10-12-27/8919.html

     (王志才整理)

责任编辑:孙 爽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