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走出去 赢回来
2012-03-12 15:51:00  来源:《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2011-2012学年02期
 

关楠思

  在大红灯笼映衬下,美国布兰森白宫剧院洋溢着浓厚的中国气息,在这里上演的舞剧《功夫传奇》集武术、舞蹈、杂技、魔术于一体,把美国观众带到了神奇的东方,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每场演出结束,美国观众都激动得站了起来,用他们刚学会的中文高呼“好、好”;许多美国小男孩围在中国演员的身边久久不愿离去,都想成为中国功夫的“美国传人”;白宫剧院的美国员工也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历史……

  《功夫传奇》在美国观众心中种上了中国文化的种子。同样,这样的文化种子也播撒在每一次中国演出、中国电影、中国图书所触及过的地方。“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走出去”通过一手抓弘扬传统,一手抓开拓创新,推动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开展文化交流 弘扬传统文化  借助舞台艺术、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中心等载体,中国杂技、武术、书法、京剧、太极拳等传统文化纷纷走上国际舞台。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再仅限于版权和产品,已走出多样化之路。

  ——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全球品牌。自200411月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以来,截至20115月,全世界已有101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2011年孔子学院全年举办1.3万场文化活动,吸引了722万人参加,为各国汉语爱好者搭建了广阔舞台,学习汉语的人数以39%的速度增长。

  ——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更广阔。近几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年均总数与人次均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总和。我国与148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的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国家整体外交工作;在海外已建成巴黎、柏林、东京等9个中国文化中心,培训学员达3万多人;在50多个国家举办了200多个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节、艺术节,“欢乐春节”、“相约北京”、“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不断涌现,成为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央电视台已开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国际频道,在14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海外用户超过1.6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建成56个境外整频率电台,使用61种语言对外播出。此外,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新华社还推出展示国家形象的宣传片,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示中国形象。

  推动文化贸易 创新传播方式 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队”之一,采用了“借船航海”、“造船出海”、“把赛场变市场”等多套“海外战术”。该公司与世界闻名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合作,推出以中国节目、中国古典文化元素为主的大型演出。从1999年首演至20101月圆满收山,全球巡演历时10年零9个月,在欧美日本60多座城市共演出3843场,购票观众总量超过900万人次,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外商演的时间、场次、观众总量3个最高纪录。

  随着民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的广泛参与以及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中华文化展示了新的活力。

  ——演艺、出版、影视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影响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出版规模是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在境外举办了100次中国电影展,展映国产影片578部次,海外反响热烈。47部国产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票房收入超过35亿元人民币。

  ——涌现一批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如,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公司与伊朗、南非、乌克兰等国合作兴建华强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

  ——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逆差逐步缩小。“十一五”期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60.9亿美元,相比“十五”增长100%;文化服务出口总额为11.8亿美元,相比“十五”增长255%。图书版权进出口比由2003年的15.41下降为2010年的31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我国文化“走出去”正在步入“战略机遇期”,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不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都在看中国的电影,看中国的动画片,在中国文化主题公园中尽情游戏玩耍。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