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与发展:衣食住行话十年变化
2012-10-25 10:40:00  来源:《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2012-2013学年01期
 

  10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一瞬,但对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民族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时间为我们呈现了结果,这10年,是国家强盛的10年,是经济腾飞的10年,是温暖人心的10年,更是民生改善的10年。

  衣:“穿”越十年

  7月的华北燥热难耐,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刘伟大伯感受略有不同:“前段时间女儿给我买了几件T恤,说是棉麻的。这料子穿着真舒服,软和贴身,透气吸汗。穿得舒服心情好,觉得天也没那么热了。”

  在好看得体的基础上,如今人们更在乎衣服面料的舒适性,衣着越来越透着“自然美”。提升着装舒适度的裁剪和设计也成为影响衣服价格的重要因素,为“穿得舒服”埋单的人越来越多。

  10年,打开寻常人家的衣柜,都是琳琅满目。棉的、皮的、毛的、化纤的、羽绒的,应有尽有。如果遇到赈灾济贫,捐出十件八件不带“闪腰岔气”的,这还不全仰仗着箱子底儿厚实。10年前,穿西装打领带被认为是品位和身价的体现;10年后的今天,如果一个人每天都穿西装打领带,则不是售楼先生就是保险经纪。今天,做什么样的事穿什么样的衣、配什么样的鞋,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上个世纪,中国人喜欢穿金戴银凸显身份。而今天,大同小异的金银首饰已不足以彰显品位和身价,“品牌”开始发挥效应。人们不仅消费品牌,还消费品牌所象征的社会文化意义,包括美感、心情、档次、身份、氛围,以此表达自己的地位、个性、品位和情趣。荷包够鼓的人,还不远万里到国外购置洋装。

  有人说:“每个人都该有双好鞋,因为可以带你到最美的地方。”这10年,人们对鞋子已超出保暖的要求,也不再为炫耀而委屈双脚了,只有美观、舒适才入得了人们的法眼。各大品牌的鞋为了适应消费者对舒适度要求的提升,纷纷加大投入,研究新产品。如国产名牌“红蜻蜓”在2009年建立了国家级鞋类实验室,不但注重所有鞋款的舒适性和透气度,连“常创新高”的女士高跟鞋的安全性,都被作为一个课题专门研究。

  人随时代走,装随心气变。10年来,人们对服装鞋履的求新求美、求舒适求健康,很好地印证了大家的钱包鼓起来了,品位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昂扬,享受美好生活的心气儿也更足了。                   (冯雪)

  食:舌尖上的幸福

  安徽宣城的王女士每次看到菠萝,都会感到心酸。10年前,她家住在一个小山村里,一家人没吃过啥水果。有一年,爸妈从城里带回两个菠萝,一口没舍得吃,都给了她们姐俩。从此,这一幕深深印在她脑海里。如今,生活富裕了,王女士家里天天水果不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攀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连上新台阶,百姓的餐桌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餐桌上的巨变,背后是食品生产极大丰富在有力支撑。据统计,10年来,我国食品种类日益丰富,目前已有28个大类、525个小类,具体品种不可胜数。2000年我国肉类、牛奶总产量分别为6250万吨、919万吨,2011年增至7957万吨、3656万吨。2011年全国肉类消费量比1980年增长了7倍,鲜奶人均消费量增长近30倍……

  食品充足了,品种丰富了,老百姓就有了更多选择。拉萨市民洛桑对此深有体会。10年前,如果能吃到品质好的酥油、牛肉,家里过年能有人参果、青椒炒肉,洛桑就感到很满足。如今在拉萨,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的菜肴。日本寿司、韩国烧烤、意大利比萨饼等国外美食屡见不鲜。

  10年来,从吃饱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人们的饮食观念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丹东市金水湾社区李大爷家的餐桌上少了鸡鸭鱼肉的影子,新鲜蔬菜、素食成了餐桌主角。“鸡鸭鱼肉是好菜,但脂肪含量高。一日三餐要讲究搭配,肉最好少吃,鸡蛋一天不超过一个……”健康饮食观念已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10年前,超市里卖菜还不多见,近年来,国家实施“菜篮子工程”,推行“农超对接”,蔬菜直接从农田到超市,流通环节少了,蔬菜更新鲜了,价格也更低了。10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下馆子”并不普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在外就餐,餐饮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家刚推出“招牌菜”,那家又整出了“私房菜”,各种菜式花样百出,不仅看着“养眼”,吃着也很“润胃”。人们在家就餐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民以食为天,今后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将会更丰富,关于“吃”的故事也将更加精彩。                                                      (杨小虎)

  住:居者“优其屋”

  赵绍文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小时候跟爸妈挤在一间屋子里,爸妈睡两边,我睡中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十几岁。”回忆起以前的住房,赵绍文感觉恍若隔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憋屈’。前不久我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都装修好了,‘十一’结婚时就正式入住了。”赵绍文只不过是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数以千万计受益者之中的一个典型。

  10年来,房地产业的较快发展为人们改善住房条件创造了条件,居民住房实现了从“居者忧其屋”到“有其屋”,再到今天“优其屋”的转变。

  “优”在住房面积越来越大。2002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2.79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72%。如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提高至30多平方米,近10年年均增加1平方米,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达近90%,高于美国、西欧国家、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农村居民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宅。

  “优”在住房布局更合理舒适。从平房、筒子楼、普通单元楼,到今天的小高层、花园洋房、豪华别墅;由布局简单、功能空间不齐的格局,到今天的卧室、书房、餐厅、入户花园、阳台一应俱全……住房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户型设计更紧凑合理,充分满足了人们起居、会客、学习、休息等各种需求。

  “优”在住房服务更人性化。10年前,一个大院、几个花台、一个水池、一座假山,可能就能吸引住户,10年后的今天,很多小区林林总总的运动设施、情趣盎然的生态水景,成了小区必备;10年前,整个院落只有一个身兼数职的门卫师傅,10年后的今天,每个小区几乎都有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物业“管家”;10年前,人们买房可能是为了简单的居住,10年后的今天,买房买环境、买健康、买品质,成了人们的普遍观念——近看小环境,远看大环境,以自己选择的新房为中心地,看“衣食住行”。所以,这10年,大多楼盘在规划建设时都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配套因素,尽量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

  虽然10年来,房子建得多了,让居民有更多的好房住,但近几年房价上涨过快,更多的普通百姓买不起房了。针对高房价问题,国家果断采取组合拳,遏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有望逐渐回归合理价位。         (张习文)

  行:天涯咫尺间

  中国的春运一直被戏称为“年度人类大迁徙”。在短短的40天左右时间里,完成几十亿人次的“候鸟式的迁徙”,2001年共运输旅客16.6亿人次,到2012年,竟首次突破30亿人次大关。完成如此巨量的运载量,的确是对交通运输能力“实打实”的检验。

  网络订票是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启的新生事物,轻点鼠标,就可以轻松订到火车票。刷下身份证,就能从自动售票机中拿到纸质火车票,售票窗口的“长龙”再也不用排了,电话订票就更加方便快捷了。过去买票是“华山一条路”,现在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与服务层面便民利民的“软件升级”相比,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就显得气势磅礴。10年来,公路总里程比2002年增长了一倍多,高速公路增长2倍多;铁路营业里程已近10万公里,比2002年增加了3万公里,高铁更是从无到有,投入运营的营业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一;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比2002年也增长了近3倍。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建设,让出行畅通无阻。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7918网”,覆盖10多亿人口,贯穿90%的东部地区、83%的中部地区和70%的西部地区。现在,省际原先的那种“断头路”一去不复返,高速公路网络就好像建在了自家门前。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随着全国各省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联网,一张ETC卡就可以走遍全国,畅通无阻。

  10年前,坐飞机对普通百姓还是一种“奢侈”,而今,打一个电话就有人将机票送到你手里,有时买打折机票的价钱和火车票也差不多,2011年春节,150名四川籍农民工包机回家过年,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世界越来越小,出行越来越快”,今天,广阔的天空下、无垠的大地上,民航、高铁、高速公路编织而成的高速出行网络已经延伸到各个角落,“人便于行、货畅其流”,10年变迁,交通让百姓随心而“行”,“加速”奔向幸福生活。     (王志才)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