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2011-11-12 19:59:00  来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 谈松华 夏鲁惠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温家宝总理说,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当前,我国处于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普通劳动者转向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变化,迫切需要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创新。6月21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纲要》在高等教育方面释放出哪些改革信号?将会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带来什么影响?

  一、高等教育改革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高教战线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深刻变革,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由国家统一办学,所需经费几乎全部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国家根据行业、部门和地区发展计划制定招生规模并按不同层次、专业和学校分配招生指标,政府批准设置专业、规定所开设的课程,学生免费入学,毕业后由政府统一安排对口工作。这种体制一直延续了30多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并逐步取得了一些突破:中心城市举办的“市属高校”的兴起,突破了以往只有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办学的体制;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进一步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体制,至2006年底,全国有独立的民办高校278所,独立学院318所,在校学生280余万人,约占高校学生总数11%。

  第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高等教育根本改变了全部由国家财政投入的单一渠道,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同时,实行人才培养成本合理分摊机制,学生交费上学;支持兴办校办产业、推动科技咨询有偿服务;鼓励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和社会捐赠;研究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奖励基金;充分利用国内外银行的贷款政策。据粗略估计,财政拨款以外多渠道筹措的经费,在许多公办学校已占到总支出的50%以上。投资体制改革,为保证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

  第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逐步改变政府对高校统得过多、管得过细状况的同时,通过“共建、合作、合并、协作”等多种方式推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了大部分中央部门所属院校与地方共建或转为由地方管理,调动了地方的办学积极性,增加了地方对高校的投入。例如到2000年,有556所高等学校(普通高校387所、成人高校169所)经合并调整为232所(普通高校212所、成人高校20所);有509所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的调整,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转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共360所;有31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校际间的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体;有241所高等学校与5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实行了实质性协作办学,进行产学研结合。2001年至2007年,教育部又与30个行业部门、企业分别签订了共建23所部属高校的协议。通过改革,逐步建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协调为主,学校依法自主管理办学的新体制。

  第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改变了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下机构重叠、队伍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局面,建立了精简高效的校内管理结构,全面推行聘任制和聘用制,多方面激发学校教师、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率,充分释放了学校内部办学活力。另外,高校学术组织逐渐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不断发挥,校园学术环境得到优化。

  第五,高校招生入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到位。实行学生交费上学、政府和社会助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这一改革彻底结束了大学生上学和就业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不合理状况,实行了教育经费由国家、社会和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教育,激发了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积极性。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与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形成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涵盖就业指导、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多个方面的近百项政策措施。

  第六,高校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我国高校逐步形成了一支规模稳定的高水平科研人才队伍。截至2007年底,高校有两院院士562人,占总人数的4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02人,占全国的60%。经过国家重点建设,特别是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重点大学建设步伐,培育一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以2007年为例,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立项的“973”项目48项,占立项总数的65.75%;高校专家任“973”第一首席科学家的项目50项,占立项总数的68.49%。从1985年到2007年底,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57项,占总数的52.4%;国家技术发明奖1130项,占总数的35.9%;国家科技进步奖2775项,占总数的29.4%。

  第七,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不断完善。自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也大幅增加。教育部、财政部及其他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从政策和机制上解决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上学难问题。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助)学金;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对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制度;设立“绿色通道”,对新被录取、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资助措施,等等。

  第八,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方针,明确了高等教育需要更快发展,以极大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接受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1999年招生数达到159.65万人,扩招比例高达47%;2000—2005年扩招比例分别为38.16%、21.61%、19.46%、19.24%、17.05%、12.78%。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2%。在10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加,每年输送的毕业生从原来不足百万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万。

  二、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高等教育发展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面临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形势和要求,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1.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新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挑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许多国家政府都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努力将短期经济刺激与对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结合起来,把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例如,欧盟将2009年定为“欧洲创造与革新年”,集中力量营造有利于创造和革新的环境氛围;德国政府认为科技创新是应对危机的根本出路,提出到2015年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美国教育2011年预算议案包括5亿美元的“创新投资”。可以说,以教育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以和谐提升竞争力,正在成为各国谋划后金融危机时期繁荣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思路。

  我国正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这既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和结构调整提出更高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就必须加快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科技产业化、创业与实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要担负起新的历史任务:一是培养出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新要求的大批人才;二是围绕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三是开拓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重视工程技术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吸纳和利用国内外资源,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高等教育自身迫切需要改革

  近几年,我国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常见诸报端,“新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也在一些年轻人中悄悄扩散,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的质疑和反思。再者,去年大家热议“钱学森之问”,探究为何我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再次将我国高等教育置于风口浪尖。的确,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亟需深入改革的问题也不少。

  一是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

  型国家需要,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比较薄弱,创新型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还不尽合理。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培养评价体制,我们的优点和弱点是并存的。我们的人才培养比较强调基本标准,能够在教育上大面积地实现质量保证。但是它有一个缺陷就是很容易疏忽对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的培养。而且,我们的培养更多的是从学历上的角度,考试成为质量评价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这种选拔对学生来讲,他的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是很重要的,那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就会忽视。另外,我们的人才培养体制中学校教育是比较系统的,有基本的一套制度,但是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和联系比较欠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培养的学生考试能力很强,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这是我们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上的不足。这次教育规划纲要中,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对人才培养体制问题做了一个规划,包括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评价制度的改革。整个人才培养体制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培养,达到成才的目标,这样要求有灵活的体制,有不同的选择;第二,让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优异的或者说是拔尖创新的人才有更好的渠道,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这两点是将要在人才培养体制中着力创造的条件。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尤其是还缺乏领军人才,这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一方面,高校扩招过快,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1999-2008年期间,普通高校和研究生招生数量分别以19.5%和20.4%的年均速度增长,而高校专任教师的数量仅以12.3%的年均速度增长,远远低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同期增长速度。这就必然会导致师生比的扩大和教师资源的相对短缺。不得不采取上大课的办法,一两百人在一起上课的现象增多,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把自身功能定位为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往往在办学过程中,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变成主要功能,而人才培养变得次要。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永远是第一位,包括知名教授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必须上讲台。比如美国许多名校一改以往基础课均由研究生承担的做法,鼓励知名教师下课堂,为低年级学生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使更多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如费城天普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一些院校设立了“优秀教学奖”,奖励老教授从事教学工作。

  三是部分高校应用学科结构体系仍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动力也不足,社会支持高等教育的水平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都亟待提高。此外,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沟通衔接比较欠缺,公共教育资源共享的系统设计和全面规划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都促使我们要深入反思、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如由于扩招速度太快,专业的设置过于轻率,合格的老师还没有培养出来。一些当时认为有利于就业的专业,很多大学就一起上,结果毕业时反而找不到工作,因为同专业的毕业生过多了。再如,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仍然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输,轻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惯性。而在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许多大学鼓励低年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实行一学年三学期制度,学生两学期参与教学活动,一学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学习与实践较早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提高质量是核心任务

  6月2 1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1.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3300万人,其中研究生2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虽然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但在世界上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5年,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达到46%。很多欧美国家已从大众化阶段进入到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我国扩招以后在世界毛入学率方面的排位是第70位。200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4年,但在包含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和20国集团在内的34个国家中位居33位。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均在16年以上。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同世界水平的差距。

  2.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高教界。2005年,钱学森对前去看望的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培养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意志,通过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一是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思考。科学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跨学科交叉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多学科视角开展创新思维活动。比如,南开大学出台新规,从2010级本科生开始,一门名为“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系列讲座”的新课程被列为必修课,每个学生要通过选听5场以上这样的讲座并完成一篇报告,来获得这个学分。让学生用感兴趣的方式学习,加强其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该校“2010本科教学质量年”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是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比如,密切校企关系,结合经济社会需求,设置培养方案,强化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联合建立教学实训基地,聘请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与企业联合修订培养方案,通过增加必要的课程,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通过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为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提供培养条件等。比如,上海高校对学分制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此前,一名本科生4年里要学几门课、一学年又要上多少课时,都有统一规定,可说是“铁板一块”;现在,传统的本科4年学制,开始被3~6年的灵活学制所取代。上海大学提供给学生的课程菜单,从上午8点起13节课连排,尽量扩大学生选择范围。复旦大学推出可跨系、跨专业选修的近百门通识课程,开阔学生眼界。学分制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和专业学分要求,灵活安排学习计划,甚至可提前或推迟修满学分毕业。

  3.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高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具体来说,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主要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的前提之下。纲要提出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是处理大学和政府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政校分开,政府和大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所以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管办分离,政府负责宏观管理,大学负责自主办学。

  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

  三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大学自主办学需要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纲要提出可以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形式,同时还强调了行业、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提出大学要向社会公开信息,要实行年报制度,让社会对大学有知情权。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

  (作者分别为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学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