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中美关系
2011-11-12 20:06:00  来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 李双伍 王万征

  2008年底,奥巴马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2009年,美国经济受到重创,对中国依赖和借重增强,中美“同舟共济”共同抗击金融风暴。但2010年伊始,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贸易保护、谷歌退出等事件接踵而来,中美关系突然陷入低迷。2010年4月,胡锦涛赴华盛顿出席核安全峰会,中美元首举行会晤,接着中美在北京举行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关系出现了峰回路转。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中美关系从“一路高歌”到“风云突变”,又“迅速回暖”,像过山车,如悬疑剧,一波三折,我们应该怎么看中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呢?

  一、奥巴马上台一年多来中美关系一波三折

  1.一路高歌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在盛大的就职典礼中高调履新。新官上任三把火,奥巴马第一把火会不会烧到中美关系?要知道,以往每逢美国总统大选和政府更迭中美关系都会受到冲击,而民主党政府似乎更有这个“不良嗜好”。没想到,奥巴马打破了这个“铁律”。

  2009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第二次金融峰会期间,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举行了首次会晤,确立了中美关系的新定位,双方决定把中美关系从小布什时期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为共同努力建立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所谓“积极”,是指虽然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动各领域对话和合作。所谓“合作”,是指双方应该携手应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棘手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所谓“全面”,是指双方不仅应该深化经济、反恐、防核扩散、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

  2009年7月,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成功举行,标志着中美关系建立了新的合作对话机制和平台。可不要小看这个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小布什时期已经有了,那个时期,中国虽然称之为战略经济对话,但美国却称其为高层对话,因为那时美国不愿把与中国的关系看作战略关系。

  奥巴马上台后,改变了小布什时期的保守做法,首次将对话正式称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而且还提高了参会规模和级别,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不仅聚焦经济问题,也探讨中美间的战略问题,议题更加广泛了。

  此次对话的气氛也很好。对话中,美方明显放低身段,注意倾听,突出共识,淡化分歧,刻意不提人民币汇率、人权等敏感问题。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财政部长盖特纳来华前专门补课,学习了“风雨同舟”、“人心齐,泰山移”等中国成语、格言,并在讲话中多次引用,来阐明美国“高度重视与中国合作”。中美关系的总体氛围明显改善。

  2009年11月,奥巴马对东亚四国进行了访问。在7天东亚四国之行中,对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访问都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而在中国的访问时间达到了4天,占其整个东亚四国之行的一大半时间。此次访华,中美发表了长达6000多字的《中美联合声明》。美方在声明中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并“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一联合声明是中美间达成的第四份政治文件,对指导中美关系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何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能够平稳过渡并深入发展?从美国来说,奥巴马上台时,美国深陷危机困境,国内问题成堆,外部挑战如麻。奥巴马被迫收敛小布什时期咄咄逼人的“牛仔外交”风格,希望中国与美国一道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气候变化、核裁军与反恐、能源安全与合作等其他全球性问题上,美国都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中美关系能够实现平稳过渡还有中国的因素。中国认识到奥巴马政府面临的内外困境,也准确研判到奥巴马政府希望和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积极主动做奥巴马政府的工作,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平稳过渡和深入发展。

  2.风云突变

  2010年新年伊始,一系列事件接踵而来,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美国高调介入谷歌事件,在人权、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方施压等等,中美关系出现了“倒春寒”,急剧降温。

  此轮中美关系波折最早可以追溯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期间。2009年12月,各国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会议。中美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本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分歧对立,但也有共同利益。相比较而言,共同利益还要大于各自与欧盟的利益,但恰恰是在此次会议上美国公开把矛头指向中国,拿中国作挡箭牌,使得中美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矛盾凸显。

  接下来是对台军售问题。2010年1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将向台湾地区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对台军售问题直接导致了中美关系的急剧下降。以往美国对台军售多数是在总统任期的末期。而这次奥巴马竟然在上台才一年就批准对台军售,无疑是对处于上升通道的中美关系的一次急刹车。

  第三个问题是达赖问题。奥巴马在成功访华回国后不久,也就是今年2月18日接见了达赖,这一做法不仅让中国政府和人民难以接受,也公开挑战了中国的核心利益。

  第四个问题是谷歌问题。2010年1月13日,谷歌表示,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对谷歌中国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并称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将会关闭谷歌中国。本来该事件完全是一件商业事件,但美国政府高调介入,奥巴马、希拉里纷纷发表看法,对华施压,并将其上升到所谓的网络自由和政治自由的高度。该事件迅速被政治化,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又一问题。

  第五个问题是人民币汇率。2月4日,奥巴马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和亚洲将会继续是美国出口的庞大市场,但必须处理汇率问题,以确保美国产品不会面对“庞大的竞争不利因素”。此后,美国财政部推迟原定于今年4月15日向国会提交的汇率报告,不断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么多的问题接踵而来,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走势图出现了“高开低走”的特点,而这恰恰与以前多届政府的“低开高走”相反。如何理解这种冷热顺序上的颠倒?

  从理论上说,美国的外交决策尤其是对华政策受两大因素制约,一是国家利益,二是意识形态因素,如民主、人权、宗教等。一般而言,当美国日子好过些时,意识形态因素就会突出。当美国日子不好过时,美国就会着力解决自身的发展和困境问题,国家利益就会突出,意识形态因素就会减弱。

  奥巴马上台时,美国除了饱受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折磨外,又遇上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国家元气大伤,实力大衰,经济复苏成为奥巴马政府最紧迫的议题。在此情况下,奥巴马的中国政策显然以国家利益为主导,其他因素置后。不过,对华战略需求并不能消除两国既有的政治分歧,也不会完全消除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去年美方比较收敛,是因为美国忙于应对金融危机,有求于中国的一面比较突出。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美国经济呈现明显的探底回升态势,美国社会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有关问题就重新浮现出来。

  3.迅速回暖

  意识形态因素的过分上升毕竟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且美国目前还没有彻底走出危机,在很多全球和地区问题上仍然需要中国的帮助。因而,奥巴马政府从3月初就开始寻求中美关系转圜。

  3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受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张业遂递交国书,他表示:“美国欢迎一个作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成功一员的中国。美方所重申的一个中国政策不会改变。”奥巴马的表态实际上是从最高层向中方发出了美方改善中美关系的真诚愿望。

  同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在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举行媒体吹风会。斯坦伯格表示,美方不支持“台湾独立”,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欢迎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希望两岸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美方重申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美国再度通过副国务卿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西藏等问题上做出了承诺和保证。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赞赏奥巴马总统及斯坦伯格常务副国务卿就推进中美关系作出的积极表态,重视美方重申在涉台、涉藏问题上对中方作出的原则承诺。

  4月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胡锦涛主席将应邀于4月12日至13日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这一决定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这实际上是表明中国政府愿意为改善中美关系做出努力,意味着中美关系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波折后,开始出现转圜。

  4月12日,胡锦涛主席在华盛顿出席核安全峰会期间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见,意义更非同寻常。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文章指出,“奥巴马总统在华盛顿问候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之际,美中关系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开始步入春天。”

  5月24-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率由200多人组成的“豪华阵容”来华,同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率领的中方代表团进行对话。参加对话的双方正部级官员就达数十位,这在其他任何两国关系中都是少见的。这次对话成果丰硕,双方签署8项合作协议,达成26项具体成果,涉及能源合作等诸多具体领域。客观地说,此次中美对话是心平气和的对话,标志着中美之间沟通关系的机制化和常态化,也意味着中美关系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平台。

  短短三个月中美关系就走出了低谷,开始转暖,原因何在?

  此次中美关系较为迅速地由冷转暖,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之间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从中东到阿富汗再到朝鲜半岛,在如此广泛的空间内,几乎所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中美合作。而在应对尚未结束的国际金融危机问题上,中美之间更是谁也离不开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日益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关联体,两国之间不仅谁都离不开谁,而且谁也承受不了关系恶化带来的影响。

  二、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新特点

  1.影响中美关系的四类问题

  一是涉台、涉藏、宗教、人权等中美关系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美方认为,中美之间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所不同的是中国现在变强硬了,要来算账了。这是典型的“美国式傲慢”。美国肆意损害他国的核心利益,没有觉得自己傲慢。中国站起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反而被说成“傲慢”。这显然是不公正、不合理的。中国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时的立场是坚决的,一贯的,并非现在变得“强硬”了。

  二是经贸摩擦和人民币汇率等将来可能日趋突出的问题。今年以来,美方接连出台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关税。特别是美方加大对中方施压,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美欧还联手拉拢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施压。

  三是伊核、朝核等日趋复杂的地区热点问题。美方高度重视中方在这些问题上的合作,实质上就是要中国站到他们那一边。在有关问题上,中方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出发,坚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一贯反对动辄进行制裁施压甚至诉诸武力。

  四是气候变化、核裁军、能源合作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日趋上升。近年来,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成为中美两个世界性大国绕不开的话题。在这些全球性问题上,中美之间如何应对、彼此态度如何,不仅关系到这些问题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前途。处理得好可以成为中美之间合作的新的增长点,处理不好可能成为制约中美发展的“定时炸弹”。

  2.中美关系呈现四大鲜明特点

  第一,中美关系日益具有全球意义。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不仅有双边关系的具体问题,诸如涉台、涉藏、民主人权、经贸、汇率等,同时还有气候变化、核裁军、反恐、能源合作、东亚安全机制等各种多边和全球性问题。比方说,二十国金融峰会、气候变化等都是多边问题,中美在这些问题上既有分歧也有共同利益,而且这些全球性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日益占据重要位置,如何处理日益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

  第二,中美关系日益触及各自根本利益。中美关系一方面向外延伸,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意义,另一方面向内扩散,向各自国内纵深发展,触及两国的核心利益。比方说,近年来影响中美关系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关系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千百万就业人口,说得更大点,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社会能否保持稳定,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关系中国发展的核心利益。而人民币汇率对美国来说,也越来越具有国内性。美国人认为,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调整,美国将损失140万个就业机会,奥巴马提出的未来5年出口翻番战略无法实现,届时美国不仅无法走出危机,奥巴马也将面临严峻的政治压力,能否连任更是难说。虽然美国的逻辑未必立得住脚,但至少美国是把人民币汇率看作事关美国国内发展和政权能否保住的问题来看,认为人民币汇率关系美国的根本利益。

  第三,中美间的议题不断增多。以前中美间的议程十分简单。上世纪70年代就一个,那就是两国如何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几乎没有经贸问题,也几乎没有人权等问题。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就复杂一点了,西藏问题、人权问题、台湾问题都开始出来了。现在的议程就更加广泛了,气候变化问题,清洁能源问题,汇率问题,都出来了。原来议程大都仍在,而现在又进入了很多新问题。在越来越多的各种议题中,没有一个议题,双方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也没有一个议题,双方意见是完全相反的。正是因为议题的增多和事情的复杂,才使得中美关系成为当今世界最复杂的一对关系,中美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一方受损,双方皆输,而是日益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四,中美是最为特殊的关系。中美关系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特殊也最为复杂的一对关系。中美之间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和矛盾不会消失。美国不会放弃一超独霸战略,更不会让中国成为其平等伙伴,骨子里仍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会利用各种问题给我国制造麻烦。与此同时,随着中美利益交融日益加深,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美国轻易也不愿同中国形成全面对抗态势,否则只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非敌即友的思维越来越行不通。中美关系的这种特殊性导致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的特点更加明显。

  三、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1.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四个基本未变

  虽然2010年中美关系会面临不少问题,但因此认为中美关系会发生根本转向,会走向冲突则未免夸大其词。因为总体看来,2010年中美关系有四个未变:其一,美国对华战略倚重未发生根本改变。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和阿富汗反恐等全球和地区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帮助。美国金融危机势头虽得到初步遏止,但经济危机的风险并未根除,奥巴马政府主要精力势必仍会放在拼经济、保就业、促发展上,中美经贸关系出现重大波折并不符合美国利益。在外交上,奥巴马政府要聚精会神解决阿富汗困局,需要解决棘手的伊核问题,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协作。

  其二,中美关系的基础总体仍未动摇。两国经济摩擦的深度与频度虽在上升,但相对中美贸易总量及经济合作格局多元化的势头,毕竟只是大格局下的小问题。谷歌事件等所体现的中美政治较量虽针锋相对,但两国总体政治对话与交流势头仍呈升势。双方在气候变化、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的矛盾分歧本来就很正常,不会根本冲击两国战略合作大局。

  其三,奥巴马团队总体对华态度没有根本改变。尽管对中国有期待太高进而落空的遗憾甚至不满,尽管在谷歌等问题的处理上有强词夺理的一面,但正如希拉里所言,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关系的大局是得到两国元首认可的共识,理性对待分歧是双边关系成熟的标志,发展美中关系仍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其四,中国发展健康稳定的对美关系的意志依然坚定。对对台军售等事件的批评与反制并不意味中国政府松动发展中美关系的立场,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减缓与美国在重大国际与区域问题上合作的力度。

  2.中美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

  经过10年的努力,中美关系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富生机和活力,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第一,战略互信大大增强。中美之间建立起60多个对话合作机制,特别是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为两国在战略层面加大、加深对话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第二,经济整合越来越紧密。目前中美的贸易额比10年前有了几个数量级的增长。第三,两国交流大大增加。不仅政府高层之间对话的频率是史无前例的,各阶层之间的交流也大大增加了。这说明,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建立在双方的共同利益基础上,越来越具有各方面的机制保障,越来越趋于理性。中美关系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不仅受外部国际环境影响产生的波动减弱,而且受美国国内选举换届的周期性波动也大大减轻。

  中美决定努力建立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发表第四份《联合声明》,这些都表明中美关系在不断走向成熟,将可能指导今后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中美关系的发展。以前美国一直不同意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提法,认为战略只是在盟国和盟友之间,现在奥巴马政府虽然没有同意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但实际上被迫与中国建立战略对话机制,也就是说中美有了战略的实质性内涵,缺的不过是战略伙伴关系的外壳而已。未来十年中美关系将在如何深化、如何发展伙伴关系上下功夫,做文章,中美战略关系的深化是必然的趋势。

  3.中美关系需要重新平衡

  虽然从总体态势上看,中美关系将会越来越深入,战略关系越来越突出,但由于中美力量对比不断趋于均衡,中美关系必然面临彼此认知的变化,需要重新定位。对于美国来说,需要学会如何看待一个崛起的中国并与之打交道。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学会如何用好自身日益上升的影响力,如何与当前最强大的国家打交道。

  从“9·11”后至今,美国暂时没有把中国看作主要敌人和主要安全威胁,中国也不会跟美国争夺霸权或企图把美国孤立于与国际社会或亚洲事务之外。但这种战略稳定框架随着中国力量的进一步上升需要不断调适,尤其是美国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心态和对中国的认知。今后十年涉及美国用何种态度、心态和策略来应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同时也包括中国以何种态度、形象和面目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处理与其他各国尤其是美国的关系问题。

  在这种基本框架稳定与结构性矛盾的交织过程中,中美关系今后十年将会呈现出利益融合加深与战略磨合不断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中美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合作也会加强,合作与竞争同步上升的态势。在这两种趋势同时加强的进程中,中美关系将逐步呈现重新平衡的过程。多年来,中美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导致美国是行动型的,中国是被动反应型的。美国在很多方面是进攻型的,中国是防御型的。未来十年当中,这种态势会发生一些转换,中美关系也越来越向相对平等方向发展。

  (作者分别为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时事报告》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