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黑客行动
2013-09-14 23:57:00  来源:《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2013-2014学年01期
 

◎ 常 旭

  黑客一词最早源自英文hacker,原指痴迷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如今,黑客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能够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现代战争的形态。而某些大国所实施的国家黑客行为,更是能让整个世界陷入危机。

  Facebook: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2003年秋天,哈佛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学生马克·扎克伯格遇到了麻烦:他运用黑客手段“窃取”了大量哈佛学生的照片,然后用自己编写的Facemash程序,对这些照片进行打分。他的“壮举”激起了公愤,他也因此受到留校察看处分。

  “Facemash事件”后,扎克伯格想到,既然不能擅自上传他人照片到网上,那就想法子让用户自发上传照片,并把愿意共享的一切信息与别人分享。寒假期间他开发出这样一个网站,名字叫Facebook。2004年2月4日,Facebook开始运行,登录者必须使用真实姓名和资料,这是它同其他社交网站的根本区别。很快,Facebook像传染病一样在网络世界蔓延,注册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扎克伯格干脆从哈佛退学,专心打理Facebook。

  在Facebook之前,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深入细致地分析人和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现实关系,并让这种原本很难把握的社会关系变得可分析、可计量、可把控、可管理,而Facebook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据统计,Facebook的用户中,超过50%的人每天至少有1小时在线,这种黏度连Google都无法企及。如果说Google记录的是社会的信息脉动,那么Facebook不仅记录了信息脉动,而且就连这些信息背后的人都是可以接触到的。Facebook让分享媒体内容变得极其简单,它还彻底改变了人们与友人分享媒体内容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如今,无论是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社会动荡,还是欧美国家发生的政治抗议活动,背后都有Facebook的影子。

  扎克伯格曾表示:“Facebook的创建目的并非成为一家公司,而是为了践行一种社会使命:让世界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相连。”如今,他做到了。2010年7月,Facebook的活跃用户数高达5亿。如果把Facebook看作一个国家的话,那它就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人口大国。随着用户数持续膨胀,扎克伯格建起了一个“在时间上不朽、在空间上无界”的无疆帝国。2010年底,24岁的扎克伯格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人物”,理由是“他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建立了一个社交王国,并因此改变了数亿人的生活方式”。

  “奥运会”行动:改变现代战争形态

  伊朗的核开发,一直都是美国和以色列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2006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被告知,用网络武器阻滞伊朗铀浓缩进程,比普通的破坏活动更有效。随即,白宫便批准了代号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行动计划——美国和以色列合作研发一种破坏力极强的“震网”(Stuxnet)蠕虫病毒,发动网络攻击,迟滞伊朗的核冒险。“震网”包含空前复杂的恶意代码,能自我复制,并将副本通过网络传输,任何一台个人电脑只要和染毒电脑相连,就会自动传播给其他与之相连的电脑,最后造成连锁效应,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瘫痪。

  经过大约两年的准备,“奥运会”行动悄然进入执行阶段。首先,中情局间谍运用黑客技术将“震网”病毒植入伊朗核技术人员的电脑中,借后者之手,成功让病毒“混进”伊朗纳坦兹核电站的计算机系统。“震网”病毒的奇特之处在于,它能潜伏数周再发起攻击,其间还可以发送伪造的监控信号,让伊朗误以为一切如常。“震网”侵入伊朗核电站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后,夺取了核电设备的关键控制权,进而指挥离心机高速运转,最终导致离心机瘫痪。种种异状也曾引起伊方困惑,但他们始终没想到计算机系统已被“攻陷”,反而归咎于机器零件质量差、操作失当。伊方为此派人在工厂“蹲点”,但却未发现问题的根源。

  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总统后,得知伊朗并未发现自家的核电站已“潜伏”了病毒,“震网”仍在给伊朗制造混乱,便下令继续进行黑客攻击,还授权动用好几种“震网”病毒的变种。在随后几周里,伊朗5000台离心机中有近1000台“中招”报废,伊朗核计划进程也推迟了一年半到两年。“震网”因此成为第一个专门攻击物理世界基础设施的蠕虫病毒。俄罗斯常驻北约代表罗戈津称,“震网”病毒给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危害不亚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奥运会”行动是美国首次针对他国的持续性网络黑客攻击,看不见的代码实现了以往只能通过轰炸或派“詹姆斯·邦德”式的超级特工上阵才能达到的目标。同时,它也预示着“网络战”正从幕后走向前台。网络空间的较量,将成为决定现代战争结局的关键。

  棱镜行动:引发全球网络安全危机

  2013年6月5日、6日,美国中情局(CIA)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先后通过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曝光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一项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棱镜计划(PRISM)。

  据曝光的文件透露,该计划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监视范围很广,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都在监控之列。监控当中运用了大量先进黑客技术。通过该项目,NSA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进行的网络搜索内容。一言以蔽之:美国正以维护自身安全的名义对整个世界进行着国家黑客行动。更令人震惊的是,任何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参与“棱镜”计划公司服务的客户,或是任何与国外人士通信的美国公民,都在监视之列,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九大网络巨头都涉及其中。

  “棱镜门”事件一经报出,全球哗然,在美国国内也引发轩然大波。尽管NSA掌门人基思·亚历山大辩称,秘密监控是反恐需要,并称该计划曾帮助美国成功挫败了数十次恐怖袭击阴谋。然而,不断曝光的机密信息令美当局的辩解愈发苍白。

  “棱镜门”丑闻不仅招致全球的声讨与抗议,也让美国这个向来宣扬互联网自由和网络安全的国家,在世界舆论面前颜面扫地,自己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双重标准”下的“美式虚伪”更是昭然若揭。人们终于认清了,一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搞黑客活动的美国,彻头彻尾就是一个“黑客帝国”!

  而且,“棱镜门”事件也反映出美国在网络监控方面所拥有的超强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国家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如果任由美国肆意妄为,网络行为乱象将更加凸显,多数国家的利益将会因此受损。从这个角度来说,制定网络行为规范,保障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