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遏制“舌尖”腐败
2013-05-10 15:08:00  来源:《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2012-2013学年02期
 

  

  高档酒店内:衣着光鲜、称谓体面的宾客,围在动辄上万元的酒席边,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后,几乎没有动过的山珍海味只能作为厨余垃圾倒掉,令人愤慨;贫困山区的学校里:学生将碗中仅有的饭菜分给弟弟或妹妹吃,令人心酸。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作出重要批示:“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有人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谁都明白,浪费等于犯罪,糟蹋粮食更是天理难容。现实中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浪费呢?

  罪魁祸首是没有节制的公款消费。经济学有条定理: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计成本。经济发展了,财政宽裕了,无论接待还是请客,越来越追面子、比排场,还振振有词:“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直至喝坏党风喝坏胃。

  治疗顽疾,首先要下猛药。倾毕生心血想提高水稻亩产的袁隆平痛心疾首:“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又这么少”,建议政府“把浪费当成可耻的行为,当成一个犯罪的行为来限制它”!遏制公款浪费不能只靠自觉自愿、道德呼唤,必须施以更加严厉的法制,上升到反腐败的高度加以对待,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公务接待财务标准和审批、核准、监督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其次要找准点、把好脉,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措施。一些地方采用公务卡的做法值得推广,既做到了统一支付,又便于回查公款使用的时间、地点、事项。此外,社会监督更不能缺位,要加大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公布举报电话、畅通监督渠道,形成让各种浪费无可遁形的长效机制。

  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黄金时段打开电视,天价名酒的广告反复播放;翻开报刊,名表豪车赫然入目;高档楼盘、豪华别墅的广告位居街头醒目位置……领导好大喜功,企业追逐暴利,媒体不知不觉地推波助澜。于是,比富、炫富、夸富,“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在社会上渐渐蔓延,“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就是当代年轻人被“拜金”之风污染的典型病症。

  根治奢靡之风,更要积极倡导科学消费理念和实实在在的节约行动。现在,一场“光盘行动”正悄然兴起: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北京七百多家饭店最近竞相推出了“半份菜”、“适量菜”,更是从周到的服务项目助节俭蔚然成风。

  其实,饥饿并不遥远。不再扔掉剩饭,也是在为我们储存下明天所需要的粮食。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

  当然不必每个人都去重新体验饥饿,但我们每位中华儿女要对得起农民、对得起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若能改变陋习,当然伟大;不被陋习改变,保持对农民、对粮食的敬意,也是一种善良。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