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素质教育难在哪里
2013-05-28 14:08:00  来源:《时事报告》2013年06期
 

    我社举办“推进素质教育难在哪里”座谈会,邀请教育部有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和教育一线优秀工作者与会,我社总编辑曹勃亚、副总编辑张旭、总编辑助理钟鸣宇等参加座谈会。

主持人:《时事报告》副主编 赵鸿文

 

  主持人教育部今年启动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减负万里行”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现实却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难在哪里?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难在观念转变不彻底,未从根本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主持人: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好多年了,应该说是日益深入人心,但落实起来为什么还那么难呢?

  顾明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纠正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尽管人们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观念的转变不是件容易的事。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家长把子女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子女考不上好学校,他们会认为没面子。很多地方政府领导教育观念也陈旧,仍然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最主要指标,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还有教师教育观念也陈旧,教育方法落后。因此,旧的观念不彻底转变,素质教育推行起来就很难。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组组长 顾明远

  谈松华:素质教育提出的时候,就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样的提法有意见,认为既然要考试就要有应试,应试有什么不对?因此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应试教育”这四个字是加引号的,它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以应付考试为指挥棒而进行的教育。所以,考试——分数——升学这几乎是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天经地义的追求。其背后,实际上是中国长期以来科举制度影响下的那一套人才选拔办法,大一统的教育观念,标准化的人才教育培养,这一套观念模式制度影响了素质教育。

  孟夏:家庭、社会组织等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认为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事,是政府的事,缺乏投身素质教育的责任意识,谈不上参与到学校素质教育中来,甚至盲目干涉、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事情时有发生。学校在减轻学生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家长仍然盲目信奉所谓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加上社会上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培训机构的鼓噪诱导,人们观念的真正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

  主持人:这和人们对素质教育本身的理解不深不透是否有关系?

  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学习而获得的一种人的基本品格、品质,包括心理品质、思想品质、身体素质、文化修养等。从教育的目的和性质来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而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人,而是为了考试,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

  葛剑平:我们可以把素质和教育分开谈,首先是素质,然后是教育。素质简单说,就是人的生存发展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赋予他这种能力?这就是教育。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不能忽略人的生物属性,一定要按规律办事。生物学规律之一就是幼态延续,其核心是对外界感兴趣。人的幼态延续从出生一直到23岁左右,这是素质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这时的素质教育一定要在兴趣基础上开展,如果孩子没有兴趣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组长 谈松华

  谈松华:素质教育是要让人的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也就是说,不要让学生片面地发展自己,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下,往往是牺牲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片面地去发展他的书本知识,书本知识也更多重视的是考试分数,很容易把学生培养成为我们常常讲的“书呆子”。但是全面发展并不是说要所有的人在所有方面都达到同一种水平,人是有差异的,发展是各有所长的,全面发展不是一种补短的教育,而是一种扬长的教育。

  孟夏:从基础教育阶段来理解,我觉得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成人”的教育,这个“成人”是作为动词使用的。如果我们把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标准作些调整,就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健康的人的教育,不赋予那么多的功能和任务,可能会好一些。

  主持人:怎样才能让人们彻底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顾明远: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才能逐渐解决。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了,教育也均衡发展了,人们的观念就会逐步转变。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到的。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