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软”了还是“硬”了?
2011-11-13 21:33:00  来源:《时事报告》(职教版)
 

◎力 业

  以前,在外交斗争中,国内总有人批评中国外交太“软”,据说,有人还给外交部寄“钙片”,称中国外交“缺钙”,要“补钙”,“硬”起来。这两年,情况变了,西方一些舆论频频抱怨中国外交“太硬了”。要搞清楚中国外交到底是“软”还是“硬”,首先要看看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巨变,牵动世界格局

  今日中国,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和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与世界在同一条船上。中国是大国,块头大,中国有变化,一定会影响世界。

  外交的变化,是一国实力的体现。2010 12 月,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在北京召开,之所以选择北京,因为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31 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和谐号”380A 新一代动车组,跑出了时速486.1 公里的世界纪录。仅用5 年时间,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高铁开始走出去,要到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十几个国家建高铁。“中国高铁”成了响当当的“国家名片”。一名美国记者酸溜溜地说,“中国高铁让美国看起来像第三世界”。这几年,我们相继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区区1.76 亿美元外汇储备的穷国,成为外汇储备2.8万亿美元,世界第一,当上了美国的大债主;从封闭落后的国家成为世界出口第一、进口第二的贸易大国;从穿衣吃饭都难的弱国,成为产品走向世界的制造大国;从世界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的国家,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徘徊世界之外,说话办事无足轻重,成为在世界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国际地位不降反升。机遇提前了,许多重大挑战也提前了。近一年,中美关系一波三折、阴晴不定,中国在黄海、东海、南海都遭遇与邻国的纷争。中国人看自己变了,世界看中国也在变。中国越发展,和世界联系越紧密,利益的碰撞与摩擦也就越来越多。发展中的中国,如何与世界打交道,中国人关心,世界也关注。

  中国变了,世界也在变

  世界的变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其他大国实力相对下降,二是中国、印度等新

  兴国家力量上升。

  经历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法国《论坛报》去年12 月发表了《世界经济明年上演三只小猪的故事》的文章。文章说,从前有三只小猪,为了不被大灰狼吃掉,它们各自盖了一座房子。第一只小猪用稻草盖房子,第二只小猪用树枝,第三只小猪用砖。大灰狼来了,故事的结局,大家会猜到。世界三大地区也是如此。应对金融危机“这只大灰狼”,用稻草盖房子的是欧元区;用树枝盖房子的是美国;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大国住的是砖房子,它们经济增长十分强劲。虽然 2011 年上半年,小猪们运气可能不错,大灰狼要去休假了,发达国家经济会加速增长,但日子依然不好过。

  说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邻居日本。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就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曾经充满活力的日本如今因衰退而消沉》。“日本的消费者,曾经坐着飞机踏上前往曼哈顿和巴黎的购物之旅。如今,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家里,攒钱以备未来之需。”今天前去购物的是中国人。回想2001 年,日本的GDP4.17 万亿美元,中国是1.18 万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4 倍。2009 年,经历10 年经济低迷的日本,GDP 增加到5.07 万亿美元,中国则大步增加到4.95 万亿美元。2010 年,日本从占据了40 多年的世界第二的位子上掉下来,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高兴了,日本怎么高兴得起来?尽管,中国老百姓的人均GDP 依然是日本的1/10,但差距更小了。一个13 亿人口的大国发展起来了,必然要改变现有的世界格局,世界不担心、不害怕才怪呢!当这个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西方国家的心情有多复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鼓吹“中国傲慢论”、“中国威胁论”,要给中国制造麻烦。

  这时候,中国要怎么做,会怎么做,我们在思考,世界也在思考。

  中国怎样和世界打交道

  中国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国际国内的心态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内有些人认为,中国强大了,可以不用韬光养晦了,要大胆地和世界说“不”。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伤害时,要勇敢地回击。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心态同样复杂,惊讶中国的发展奇迹,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又对中国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感。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千方百计给我们制造麻烦,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一个关在牢里的中国罪犯,就是一个大阴谋。

  面对变化的世界、变化的中国,我们该怎么办?归纳起来是一句话: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韬光养晦前面加上“坚持”两个字,就是强调头脑要清醒,中国发展快是事实,但中国的整体实力还不高,经济质量还不好,科技实力还不强,各种矛盾各种困难还很多,我们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没变,还要踏踏实实先做好自己的事。有所作为前面加上“积极”两个字,就是强调中国要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承担自己应该承担,也可以承担的责任。

  中国还要向世界多宣传自己的和平外交思想,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尤其是用外国人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去讲话。戴秉国国务委员讲到中国的战略意图时说:“就是让自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些,希望地球上的人们日子也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过得好些。”这样的表述,听着亲切,也容易被人家接受。

  具体说,就是在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与各大国的交流合作,坚持睦邻友好,在维护自身利益上,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式方法,保持坚定、清醒、理性。

  最后,还是要回到中国外交“软”还是“硬”这个话题上。实际上,搞外交有硬也有软。在维护我们的核心利益上,在维护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大局上,就是要硬;而在其他问题上,则有软有硬,硬中有软,软中有硬,讲究策略和方法,无论软还是硬,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外交的软和硬,关键还要看实力,实力不济时,想硬也硬不起来。历史告诉我们,只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了,外面有再大的风浪也不怕,国家真正强盛了,中国外交的脊梁才会挺得更直!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