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变了什么
2012-04-19 16:02:00  来源:《时事报告 职教版》2011-2012学年01期
 

  ◎刘

  看世界形势,离不开对大国的分析。国际上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美国病了,欧洲老了,日本熊了,中国醒了。”西方大国看中国,五味杂陈,又羡慕、又忌妒,对华政策也更有两面性。

  美国病了——国内问题缠身

  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病得不轻,有些气喘吁吁。在它身上压着三座大山:失业困扰、楼市低迷、债务高企。最头疼的是失业的人太多,一直在9%左右徘徊,也就是说,有大约1390万人口失业。失业人多,生活就会下降。口袋里的钱少了,消费自然就低,东西卖不出去,就会影响生产。这不仅给刚刚复苏的美国经济蒙上阴影,也成为奥巴马竞选连任的最大问题。债务问题更是美国的慢性病。516日,美国国债达14.2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到了美国法定举债上限。不借新债,就还不了旧债。再借债,需美国国会批准才行。82日,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在长达数周的政治斗争后,达成妥协,提高了美国债务上限。美国国家债务一天膨胀43.8亿美元,为什么经济还能运转?美国的一个政客说了真话,如果美元不是事实上的全世界储备货币,美国就是另一个希腊。美国为什么可以多发行美元?举个例子,同学们就明白了。假如美国所有创造的商品是100个汉堡,美联储相应发行100美元,那么,每个汉堡的价格就是1美元。如果发行了200美元,美国汉堡的价格就应该涨至2美元。而美国的100个汉堡仍然是100美元,多出的100美元,可以去别的国家再买回100个汉堡。而别的国家就不能这样做了。

  恢复美国经济,奥巴马开出了药方:鼓励创新、推动教育,促进出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奥巴马还处处与中国比。他说,中国正在建造更快的火车和更新的机场,而我们的基础设施却得分为D。德国《明镜》周刊的一篇报道说,美国许多城市如此破败,道路桥梁失修,一些地区早已如同第三世界。为了多赚钱,美国急着向外卖东西。今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期间,奥巴马急切地对中国记者说,我们希望卖给你们各种商品,包括飞机、汽车、软件,什么都想卖。在场的美国记者一片苦笑。中国和美国签订了购买波音飞机等协议,奥巴马立刻说,这将使23.5万美国人获得工作机会。

  美国病了,但不是绝症,实力还在。美国的GDP是排在第二、三、四位的中国、日本、德国的总和。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3,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了大约3/5。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两国间的问题要合作,解决世界重大问题也要合作。所以,中美关系十分重要。一位学者形象地比喻,中美关系就像一条大河,关系好时,水位上升,水面平稳,合作增多;关系不好时,水位下降,藏在水面下的对台军售、南海、人权、贸易争端等“大石头”就会冒出水面。今年,中美关系转暖,年初,胡锦涛主席访问了美国。5月,总参谋长陈炳德时隔7年后再度访美,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举行,6月,中美进行首次亚太事务磋商。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高度重视两国关系。既合作又斗争,斗而不破,将是中美关系的常态。

  欧洲老了——债务危机重重

  欧洲老了,是说欧洲陷入“高收入陷阱”和“债务危机”。他们的生活很富裕,但再往前走,困难重重。有一个说法,叫“双速欧洲”,讲的是欧洲分化了。2010年,德国经济增长3.6%,占了欧元区经济的1/4。而所谓“欧猪五国(piigs)”(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西班牙),债务太多,困难重重,日子难过。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连续下调希腊、意大利、比利时的主权信用评级,使得新一轮欧债危机担忧加剧。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包括美国、7个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和澳大利亚,这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占到全球的45%,美国占32%左右。

  兜里没钱,欧洲各国政府只好大幅缩减开支,减少福利。可老百姓不干,上街游行抗议越来越多,导致社会矛盾上升。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上任时说,这个国家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我们的巨额赤字和不断增长的债务。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将影响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我们整个的生活方式”。

  日本熊了——经济复苏乏力

  我们的近邻日本,日子过得也不好。近来,有两件大事让日本人心里很难受。第一件是,2010年,日本把占据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长达42年的宝座,不情愿地让给了中国。这一年,日本的GDP换算成美元为54742亿美元,而中国为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4044亿美元。要知道,2001年日本的GDP还是中国的4倍。虽然,中国的人均GDP还是日本的1/10,但这次超越还是让日本心里不舒服。日本《朝日新闻》前主编船桥洋一在英国《金融时报》无奈地写道,东京除紧靠中国之外别无选择。

  第二件是,日本3·11大地震、海啸、核泄漏事件使日本经受严重考验。地震打破了日本管理最好、核电技术最安全的神话,对民众心理造成巨大冲击。早在2006年,日本就确立“原子能立国”的发展战略,决定2030年把核电比例提高到30%~40%。核电出事,打乱了日本的能源规划布局。

  正在进行恢复重建的日本,一方面想加强和中国的联系,与中国做生意;一方面使劲投靠美国,拉拢其他国家防范中国,总想给中国找点麻烦。这反映了日本的矛盾心理。

  中国醒了——机遇中有挑战

  和西方大国相比,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看看中国的经济地位变化就知道了:1989年,中国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11位,1999年上升到第7位,2005年超过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跃升第4位,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又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发展让人自豪,也带来更多的关注。世界对中国:借重多了,要求多了,防范多了,制约多了。中国发展了,挑战却更多了,因为“老二”最不好当。前面有“老大”处处防范你、遏制你,怕你超过自己;后有“老三、老四”忌妒你、掣肘你。连一些小国也要在你没更强大之前,赶紧争点利益。从国内来说,中国人均收入仍然很低,贫富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矛盾多、问题多。东部的上海,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西部的贵州,人均GDP仅为1700美元。前不久,英国一位学者给中国取了一个新名字:“穷富国”,说的是中国总体上富了,但按人均计算很穷,排在世界100位左右。中国发展的步伐、改革开放的步伐慢不得啊!

  

 

课堂讨论

  1.组织一次班会,谈谈我们能从大国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2.如何理性看待中国GDP世界第二?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