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面面观
2012-04-27 15:35:00  来源:《时事报告 职教版》2011-2012学年02期
 

◎段婷婷.邓海林

  每年春节过后,铺天盖地的关于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的消息,已成为媒体的“保留节目”。这几年,“用工荒”不仅没有缓和迹象,且出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蔓延的趋势。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用工荒”将会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技工荒”。

  拨开“用工荒”热闹的表象,来看看究竟“荒”的是谁,又因何而“荒”?

  现象一 企业低薪招普工难

  赵南(化名)是浙江台州的一个小工厂主,他的工厂是手工制作会场装饰品,包括灯笼、条幅、花瓶等,需要的普通工人比较多。2011年春节刚过,赵南就接到了几十个海外订单,可厂里回去过年的70个工人,只回来30人。赵南在当地报纸上遍发招聘广告,到劳务市场招人,甚至去火车站“抢”人,收获都不大。赵南知道自己开出的2000元月工资没什么吸引力,但他这两年连涨5次工资了,基本工资从1200元一路涨到2000元。工资也不是随便涨的,它得跟企业收益挂钩。赵南一跟海外买家说要涨价,所有人都嗷嗷叫,威胁着要撤单。订单不能推,工人又不好找,生意越来越难做。

  工资总体偏低、工作不稳定,是老板们招普工难的主要原因。赵南的企业是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有订单时,需要大量工人赶活儿,订单减少时,企业支付的工资就很少。“大量招普工”却不“大量长期用普工”的企业,很难留住人。

  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增多了。一是在家务农。近些年,农业政策优惠、农产品价格提升,在家种地也能过上小康日子。二是就近打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使地区间发展趋向均衡。沿海地区的企业在向内地转移,农民工能就近找工作,收入跟在东部差不太多。三是新一代农民工的观念在转变。“85后”和“90后”的年轻人,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有些人经过一两年的打工生活后,重返校园学习一技之长,也有一些人转向上升机会更多的服务业就业。

  “用工荒”说明,依靠廉价劳动力赚取辛苦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象二 留住熟练工人难

  张经理是山东威海一家服装加工企业人事部的负责人,春节一过,他就跑去劳务市场上招人了。原来,厂里64名熟练工春节后只有一半返回了岗位。为了不耽误生产,得赶紧招些熟练工人。张先生一进劳务市场就发现,在场的5家服装企业都打出了“熟练工优先录用,待遇从优”的启事。经过一番“游说”,有6名熟练工人给他留下了电话,但他一“侦察”发现,另外几家服装企业也有这6个人的电话。为了保证这几名熟练工人不至于花落他家,他只好逐一给他们打电话,再三介绍企业的待遇和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王志才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