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崛起的文明新城
2013-09-30 15:26:00  来源:《时事报告》2013年10期
 

  

向继贵

  在中国西部的戈壁滩上,有个企业自诞生起便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命运紧密相连;有个城市自设立起就担负起传承和创新工业文明的重要使命。在历史长河中,企业和城市走过的历程虽然短暂,但注定要在中华民族史上铭刻精彩一笔。

  这就是“祖国的镍都”——甘肃省金昌市,连同金川集团公司,一起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金川镍矿发现于1958年,它宣告了中国缺镍少钴历史的结束。邓小平同志亲切地称之为祖国的“金娃娃”。1981年,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拔地而起,受丝绸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滋养,如今的金昌似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西部戈壁。

  早在1985年,也就是金昌建市的第5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争创文明城市的目标。历届班子带领全市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用28年时间坚定不移地追梦“文明之旅”,演绎出一场污染治理、循环发展的生动实践,开创了人进沙退、城乡共享、文明祥和的可喜局面。

  2014年,我们志在必得!”金昌市委书记张令平对参评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充满信心。资源型城市是如何实现文明转型的?它又能给正在争创“全国文明”的欠发达地区城市带来哪些启示?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张令平书记,试图找到答案。

  循环经济:“金娃娃”摘掉“黑帽子”

  时事报告:金昌市20多年不间断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动力源自哪里?

  张令平: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已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金昌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建市时间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美丽家园、追求现代文明成为广大市民的迫切愿望。28年来,历届班子一届接着一届、一任连着一任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央领导同志曾对金昌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我们努力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典范。为此,省领导多次带我们到中央汇报工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有力指导,这坚定了我们争创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另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创建活动让老百姓得了实惠,环境改善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了,老百姓生活更加舒心惬意了。我们几年前作过一项问卷调查,有市民说最好别评上,担心评上后创建活动就结束了。市民的这个心态就说明,创建活动千万不能停步。当然,部分市民对创建工作理解有偏差,认为评上就完事了,实际上保住荣誉称号的压力更大。创建工作是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民对这项活动理解、支持、关心,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期待也越来越高,这才是我们不间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力量之源。

  时事报告:金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难的工作是什么?对此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张令平:金昌市发展存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资源城市的共性,资源开发完了以后怎么办?在资源开发的盛年期就得考虑这个问题。二是环境问题,重化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影响很大,这是全世界工业城市都要面对的难题。我们现在一年用二氧化硫加工的硫酸就有250万吨,这么大的量,如果没有处理好,对空气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水就更不用说了,正常的情况下,用多少水就会产生多少工业污水,我们现在工业用水一年上亿立方米。再一个就是固体废弃物,矿石真正有用的东西就在1%左右,99%都是各种形态的固体废弃物,一年上千万吨固体废弃物,不仅产生了严重的污染,而且使堆放占用的土地都成了问题。

金昌市委书记张令平(右二)检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03年、2004年,国家评十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我们连续两年上榜,压力很大。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启示我们,不发展循环经济,环境难以承载、资源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为此,我们痛下决心,从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回收再利用入手,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产业在接续中延伸、结构在延伸中调整,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循环经济“金昌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并编入中组部全国干部培训教材。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我们培育了新的接续产业,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金昌市2011年空气环境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进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今年上半年,中国社科院发布全国600个城市综合实力评价,金昌市位居全国宜居城市77位,在甘肃14个地级市排第1名,这连我们自己都没想到,因为过去戴“黑帽子”的记忆太深刻了。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