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好活法】社保:框架基本成型
2015-10-16 16:51:00  来源:《时事报告》杂志社
 

    编者按:“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依照规划安排,推出了各项深化改革、促进规划落实的举措,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每年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并通过鼓励大众创业,使得更多年轻人获得了更符合自身兴趣和特点的多样化就业选择。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配结构更趋合理,群众增收的实际感受更加强烈。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合理,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等覆盖面更广、水平更高,免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富裕起来的人们普遍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而是开始享受生活,进行了更多的服务消费,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回顾“十二五”,我们发现,人们不但过上了“好日子”,更有了“好活法”。本期,我们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与读者一起回顾“十二五”的“好日子,好活法”。

  社保:框架基本成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  鲁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遵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在调整中不断完善,初步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初步发挥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调节收入分配、提升社会公平性的功能,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从而成为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制度安排。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基本成型体现在提高制度规范性、弥补制度覆盖面缺失和加强制度协调性三个方面。首先,在制度规范性方面:2011年颁布实施的《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保险领域的最高层级法律,公民的社会保险权得以明确,社会保险制度运行从此进入法治时代;2012年,《军人保险法》颁布实施,军人保险制度正式确立;201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成为我国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最高层级行政法规;在养老保障领域,20137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20141218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国家层面的第一个专门规范慈善事业的文件,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次,在弥补制度缺失方面:2011年国家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12年启动大病医疗保险,进一步降低人民群众的疾病医疗负担;2013年民政部等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儿童福利政策,弥补了儿童福利制度长期滞后的缺陷。社会保障的安全网越织越密,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对象越来越多。最后,在加强制度协调性方面:2014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新农保制度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同月,相关部门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201411月,相关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异地就医费用报销难的问题。这些制度安排都保障了劳动者在职业流动和区域流动过程中的社会保险权利与待遇,劳动力流动从而变得更加顺畅。

  社会保障体系关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也是合理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伴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效率的提高,社会保障总体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差距逐步缩小。

  在社会救助领域,城乡居民社会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在城市低保方面,2010年底,全国共有2310.5万城市低保对象,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251.2元,月人均补助水平189元。2014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877万人,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411元,比2010年提高63%,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286元,比2010年提高51%。在农村低保方面,2010年底,全国有5214万人得到了农村低保,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117元,月人均补助水平74元。2014年底,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5207.2万人,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231.4元,比2010年提高97.8%,月人均补助水平129元,比2010年提高74%。从城乡待遇水平的差异来看,2010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的比例是2.15倍,该比例到2014年下降到了1.78倍。在农村五保方面,集中供养的年平均标准从2010年的每人2951.5元提高到2014年的5371元,分散供养的年平均标准从2010年的每人2102.1元提高到2014年的4006元,提高幅度分别达到82%90%

  在养老保险领域,城乡老年人养老金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每年以10%的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补助部分也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具体而言,2010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为1395元,2014年提高到2262元,涨幅达到6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从2010年的平均每月58元提高到2014年的91元,涨幅达56.9%。在养老服务领域,2010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9904个,床位314.9万张,平均每56人一张床位,2014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平均每37人一张床位。除此之外,各种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与项目也日益蓬勃发展起来,老年人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相关服务。

  总而言之,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此前的残缺不全、城乡分割、水平低逐步走向框架完整、城乡统筹、水平适度。当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体系结构不合理,区域间、群体间待遇水平差距较大,监管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尚难以全面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未来仍需要加快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从而实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志才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您正在阅览的是